我“偷懒”是有道理的
2009-08-12胡少振
读写算·高年级 2009年8期
家庭作业中有道这样的题目:在高速公路上,客车1小时行100千米,轿车1小时行120千米。两车同时行驶5小时后,轿车与客车各行多少千米?两车同时从同一地出发,行驶10小时后轿车比客车多行多少千米?我的解答过程如下:
第一问:轿车5小时行120×5=600千米,客车5小时行100×5=500千米。
第二问:客车与轿车行5小时相差的路程是600-500=100千米;行10小时相差的路程是10÷5×100=200千米。
妈妈看了我的解答过程,说:“小懒虫,又偷工减料,应该先算出10小时行的路程再求差数才对。”我说:“我知道,轿车10小时行120×10=1200千米,客车10小时行100×10=1000千米,行驶10小时相差的路程是:1200—1000=200千米。”妈妈要我在作业本上进行更正,等妈妈一转身,我快速地把作业本塞进了书包。
第二天,在上学的路上,妈妈向胡老师说起了这件事。胡老师认为我的方法是有道理的。在课堂上,胡老师还表扬我呢,她说:“胡少振在完成昨天的家庭作业时,能把前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条件,又巧妙利用了前后两问条件中时间的倍数关系,使问题的解答更简单,真好!”
我“偷懒”是有道理的,嘻嘻,我心里美滋滋的。
后来,我们还想到一个更“偷懒”的算法,只列一个算式:(120—100)×10=200千米。这是先算出1小时的路程差,再求10小时的路程差。
看来解决数学问题时,偷懒不要紧,只要有道理。
(指导教师胡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