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08-12王志忠
王志忠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存在着只有“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单一教学形式、仅仅训练学生软件操作能力的单一教学内容的现象。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症结在于,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简化为技术的传授,把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窄化为“教学生如何操作电脑”。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也没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实践。信息技术教学要超越这种“训练学生计算机操作”的低层次,必须用相对科学、先进的理论来引领。经过思考,我们的研究以“支架式教学”为具体的行动策略,努力探寻新时期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在争论中融合,创新出对研究核心的认识
在我们所能查询到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支架式教学”的论述大致相同,即“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主张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置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有策略地给予帮助和支持,并随着学生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支持。通过这种类似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行动策略,“支架式教学”如何作用于具体的教学的问题在我们的研究中逐渐有了进展。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的研究者们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并引发了一场争论。
(一)认识之争:“支架式教学”是什么
一方:它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包含了搭建支架、进入情境、进行探索、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步骤。将这些程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就自然形成了一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
另一方: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时、适当、适量的帮助与支持。这些核心思想所昭示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它不应该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模式。
(二)行动之争:如何实施“支架式教学”
一方:彻底改变,严格执行。既然要实施这种教学法,就应该彻底丢弃过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形式,按照“支架式教学”的“五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另一方:本来就有,无需特别。认为即使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演示、讲解由于为学生提供了帮助与支持,也可以视为一种重要的、有实效的“支架”。也就是说,在我们过去的教学现实状态中,已经存在着与“支架式教学”相一致的教学行为。只是需要将其典型化和明确化,不必另行一套。
双方争论的背后是思想的碰撞。在随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双方开始了调适与融合,从而得到了这样的共识:
应该说,这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认识。承认它是一种培养理念,是对学生学习阶段发展的目标定位,肯定了“支架式教学”能有效解决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应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认同它是一种教学策略,则是针对了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结构单一的问题,即在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习过程总是沿着“教师→学生→操作”的线索进行,教师所设定的任务缺乏挑战性,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有策略地提供支持与帮助。
二、在探索中前行,立足课堂开展行动研究
(一)主动适应,进行基于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从文献资料上看,“支架式教学”虽然还不能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但作为一种“范式”,它还是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的,明确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步骤应当完成哪些任务。资料显示,“支架式教学”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但我们在研究中并不是简单地执行这五个环节。
我们认为,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普遍适用的模式。因此,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方法上的调整。在基于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中,我们突出了“支架式教学”对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并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我们认为适合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块化构成。
“情境与导入”模块。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让学生顺势进入技术学习的情境中。
“引导探索”模块。这是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探索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所需要的“支架”,并力求使“支架”的作用力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
“自主、协作探索”模块。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在这一模块,教师主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合理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实践,并充分关注学生间已有经验的差异,运用差异有效开展协作学习。
“交流评价”模块。信息技术教学多是基于任务来进行的,但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任务或作品的完成,而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很显然,任务或作品的完成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对作品及其完成过程的交流与评价既是课堂结尾时必需的一个环节,也是引导学生超越任务(作品)的完成过程,提升信息素养的具体举措。
(二)剖析任务,进行基于教学理念的行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多是基于任务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组成和发展线索。为此,我们将“支架式教学”与学习任务的设计、完成过程相结合,开展了两个方面的行动研究。
1.任务的设计:改“微软操作培训”为提供有挑战性的、有层次的学习任务
我们在任务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给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创设出“发展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以“支架式教学”为指导,将复杂的任务合理地分解,并使各层次任务呈现出一种逐层深入的趋势。这样,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系列任务,使已有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支架”,进而将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2.任务的完成过程:改全程演示为有策略地提供帮助与支持
在基于任务的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于首先将一项任务的操作过程或分步或整体地向学生演示。如果每一项学习任务都给予这样的帮助与支持,就会出现“帮助过度”的问题。因为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任务只剩下了简单的模仿,失去了思考的必要与动力。不需要付诸智慧的学习是没有兴趣的学习。如果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任务开始冷漠,甚至厌恶,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为此,我们在研究中努力践行如下有策略的帮助与支持。
适时的帮助——“先挑战,后帮助”。将帮助置于学生的独立探索之后。学生在挑战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他们更易于接受帮助与指导。
适量的帮助——“你需要,我帮助”。学生间的差异会形成这样一种情况:对于同一项任务,一部分学生已经很熟悉了,另一部分学生却难以完成。此时,就需要通过分组指导、个别指导等形式,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适量的帮助。
适当的帮助——“我保留,你创造”。在同一主题下的连续多项任务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完成基本层次的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发散层次的任务;帮助学生完成单项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综合性任务。
(三)重新认识,对“支架”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
在我们的行动研究中,“支架式教学”既是改进教学的行动策略,也是着眼于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发展的培养理念。它的目标是“随着学生自身能力的增强,教师逐渐减少支持,直到学生完全独立时撤除支持,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经过“搭建支架——拆除支架”的过程。我们的行动研究在此遇到了明显的阻碍与失败。例如课上,教师的演示与讲解被我们看做是一种最常用的“支架”,但在逐渐减少演示与讲解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如学生无法适应、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并没能成功拆除“支架”。
面对陷入困境的行动研究,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支架式教学”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其核心概念——“支架”的本质及其外在形式的认识还存在缺陷,甚至是错误。在进行这项研究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所谓的“支架”就是对学生提供的帮助与支持,相应地,在教学现场中主要通过教师演示和讲解的方式来“搭建支架”。为此,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对“支架”进行了重新认识。
第一,对其内涵的认识回归其“原义”,即“提供一种概念的框架”。这个重新认识也在我们的行动研究中得到了实证。例如在研究课上,两位教师同上《视频、动画信息加工》一课。其中一位教师将课定位成“Flash动画制作”,指导学生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动画的制作任务,并围绕制作任务给学生逐项演示操作,要求学生在课的结束时独立制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但完成率不很理想。另一位教师则引导学生经历了“动画、视频的认识与比较→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的认识与比较→Flash动画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与实践”的过程。相比之下,第二位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直接演示操作软件等的帮助极少。但是通过系列的比较与认识活动,学生对于动画制作原理的认识与理解获得了“概念的框架”。正是在这种“支架”的作用下,学生很顺利地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提升过程,而且在最后的独立制作环节也相当成功。
第二,我们对“支架”的外延也进行了重新认识。我们认为:①“支架”可以是教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但更应该是指导或帮助学习者从教材、网络、专题性网站、学习软件等学习资源中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②“支架”可以是操作过程的演示,但更应该是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思路的引领。③“支架”的搭建可以从教师开始,但更应该在学习同伴间的交流与协作中延续。
回望这段研究历程,我们发觉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支架式教学”能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枝繁叶茂”,并不取决于我们对其理论的占有,而是取决于我们能否将其从文本走向实践。我们业已进行的、充满着争论与困惑的研究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坚信,研究就要容许每一位研究者独立、自由地思考,重要的是研究者能在坚持己见的同时,看到对方的合理性,能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我们也坚信,研究过程中虽会遭遇困惑与失败,研究者只要能直面挫折,在过程中不断调适与发展,一定会在研究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红樱香.支架式教学[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292765.htm,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