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2009-08-12

理论与现代化 2009年4期

信 欣

摘要:学术编辑的角色是在编辑活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学术编辑的工作是学术创新的一个中间环节,科研成果只有通过编辑的加工才能公之于众,因此,其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编辑必须是学术“审查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稿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学术编辑应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对所在学科的研究状况有一定的敏感度,从而能够抓住热点问题和发现创新性成果;学术编辑还须是学术“育才员”,努力培养创新型作者队伍。以保证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术审查员;学术研究员;学术育才员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4-0126-03

所谓学术编辑,就是在学术论著和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对来稿进行学术性审核,对采用稿件的学术质量把关负责的编辑人员。学术编辑的角色是在编辑活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并与稿件的学术质量或水平息息相关。进一步说,以学术论著和期刊为出版对象的学术编辑的角色是由现代编辑性质和发展要求决定的。今天,学术编辑工作已然成为学术创新与发展的一个中间环节,科研工作者的智力成果只有通过编辑的审阅、选择、加工之后,才能公之于众,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因此,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学术编辑应是学术审查员、学术研究员和学术育才员。

一、学术编辑必须是论著和期刊稿件的学术“审查员”

众所周知,编辑工作其实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作为把关者编辑既要政治上敏锐,也要具备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因为编辑工作一旦出了差错,白纸黑字,再想纠正和弥补就很困难了。若是产生原则性的错误,还会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甚至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风波,近年来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若是产生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就会造成知识方面的混乱,甚至误人子弟,近年来广大读者对教育教学出版物中的错误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就可见一斑。所以作为学术审查员,编辑要把好以下两道关:

首先,学术编辑必须把好学术质量关。稿件的学术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以学术期刊为例。编辑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好稿件的学术质量关,选取稿件要以学术质量为依据。编辑人员在选择稿件时要特别把学术品位放在首位。所谓学术品位,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发刊词》中指出:“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那些不用思考,信口开河,空洞武断,冗长无物或者生硬地引文不加阐发,或者盲从附会不加分析的文章,不属于学术研究”。可见,学术编辑的角色首先是审查员,即要具有甄别稿件学术价值的能力。在审读稿件时,首先要从整体上、宏观上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或理论意义,这是稿件能否采用的基本前提。

学术编辑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文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面的立体审视,要善于洞察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方式,捕捉论文的新意,在认同中求异,敢于质疑、敢于消除从众心理,对具有多元性和多向性特点的问题,能从新的视角寻求新的突破口,发现新东西、新观点,从而找出文稿中存在的缺陷,发掘论文的潜在价值。通过学术编辑的工作使学术研究创新活动被广泛传播,使创新内容被讨论、商榷、改进和完善,直至学术创新成果被肯定、被接受、被推广,从而使那些有见解、有创新的思想为社会所接受,推动学术的创新发展。

其次,学术编辑必须树立信息意识。以往强调编辑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做好学术编辑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当今社会条件下,仅凭这些已不能做好编辑工作。我们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畅通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了,这对编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信息渠道的增加,也为编辑了解学术动态提供了便利。因此,学术编辑除了要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的学习之外,尤其要学会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网络手段,通过查阅报刊、浏览文章索引、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科研活动等途径,及时地了解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避免学术研究的重复和雷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方便了作者的学术研究,使他们能尽快地和充分地收集到学术资料,但同时给学术造假也提供了方便,于是大量“下载”、“堆砌”的作品出现了。作为学术审查员的编辑要密切关注这一动向,要充分利用网络,搜索、筛查出剽窃之作,为净化学术研究领域的风气做贡献。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必须对稿件的选题是否具有前沿性,论据是否真实,概念的运用、文献的引用是否准确,研究方法是否可靠,逻辑判断及文章结构层次是否严谨,结论是否正确等方面整体把关。只有从社会和历史责任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审查员”。

二、学术编辑必须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员”

俗话说“外行不能指导内行”。而要成为内行,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往强调编辑人员编辑技术方面的能力比较多,而对提高编辑人员的科研能力重视的不够。茅盾等老一辈编辑家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爱戴和敬佩,与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所具有的学术地位是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说编辑工作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作为学术编辑也应是专业领域的研究员。

第一,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是编辑自身知识积累和内化的过程。编辑可以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某一领域的最新信息,及时把握本学科发展的趋势,进而对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能够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反映。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比较偏重于提高编辑人员的编辑能力,认为只要能把好稿件的政治关、堵住文字方面的“硬”错就可以了,造成了编辑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其实,即使是专业学术期刊来稿也存在着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方面的差别,要把握来稿的学术质量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编辑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稿件的取舍往往全凭编辑的个人好恶,既可能造成优秀稿件的流失,还可能造成优秀作者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使期刊工作处于被动境地,丧失了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影响力的后劲。如果编辑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就能够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在某一领域的丰厚学养,对稿件的学术价值有极强的甄辨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对学术论文的评鉴能力,作为编辑必须做到及时了解各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密切关注与自己的工作联系紧密的专业学科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围绕某个专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这样由于自身科研的需要就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发展予以持续的关注,进而更加有利于分辨出学术研究成果的优劣高下,对做好编辑工作有实实在在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另外,通过科研实践,编辑不断摸索和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规律,进而探索和认知学术论文的写作手法、论证方法,这样遇到有的稿件虽然提出了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由于作者写作经验或学术修养

等方面的不足,在表述上有欠缺的情况,编辑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找出影响作者观点阐述的诸方面原因,给作者提出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

第二,作为学术编辑,参加科研活动与做好编辑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学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因此从事研究工作在时间上、科研条件上有一定困难,但是,由于编辑工作的特点,使他们在学术信息动态的掌握方面,在选题的设定方面,比起一般科研工作者具有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通过参加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有利于编辑在审读和编辑稿件时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把问题提到点子上,从而与作者就学术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可见,要想提高学术编辑的社会地位,赢得他人的尊重,编辑工作者应该善于抓住在办刊过程中发现的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借助编辑工作中激发出的灵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不断拿出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同时,利用自己从事科研实践的经验促进编辑水平的提高。

三、学术编辑必须是作者队伍发展的学术“育才员”

在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只有抓住前沿和热点问题,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不断扩大影响,吸引读者,从而在繁荣的出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要做到将期刊办出特色,就要积极发展自己的作者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与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加强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学术编辑要不唯名家,但是,专家之所以为专家,说明他们在某一领域有渊博的知识、与众不同的见地。所以,他们的学术成果就能给人以启发,能对学术研究有推进作用。因此,要办好出版物,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支持。如果能经常地、稳定地得到专家学者的稿件,会对出版物质量的提高、影响的扩大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然,也应当看到,专家学者的科研任务多,社会活动也比较多,因此,学术编辑必须想方设法与他们保持比较紧密的联系,约稿时提出较明确的要求,以保证他们能够提供自己最新的、最成熟的成果。同时还可以请专家广泛推荐有发展潜力的作者,因为同行专家对本专业领域的人才队伍情况一般比较了解,所以专家的意见对选择作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其次,要建立一支后备人才充足的作者队伍,不能忽视对年轻学者的支持和培养。要使出版物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必须努力发现、重点培养年富力强的学者(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使这些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和壮大学术刊物的作者队伍,成为作者队伍的稳定主力军,从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梯次的、动态的作者队伍。当然,年轻作者知识的积累可能不够充分,科研经验不足,学术视野不够开阔,但是,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思维很活跃,目光敏锐。因此,学术编辑在处理他们的稿件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和热情,关注他们的研究动向,主动与他们交流有关学术论文的选题方法、研究过程、撰写要求等等,帮助他们尽快提高科研水平,成为优秀的作者。

再次,要根据时代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培育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此,编辑就必须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对话,依据自己对对方学术研究的了解,将审阅稿件中发现的学科发展的前沿和交叉内容信息及时反馈给作者,以迅速及时地选择出有创新价值的选题,形成对作者科研发展方向的积极引导。

此外,编辑应该积极争取机会参加学术研讨会、座谈会,走访作者等。虽然现代通讯设施的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信息沟通的效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与作者交往的初期阶段,能够与作者当面交流思想,方便相互交换意见,深入地理解和沟通。这样,一方面使编辑对作者的科研方向、科研思路、科研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约稿时能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有助于作者了解刊物的选题设想,使作者有的放矢地撰写论文,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总之,作为学术编辑要明确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要树立创新观念,打破以往“为他人做嫁衣”的传统编辑观念,把编辑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辛勤的劳动付出,为广大读者奉献出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不断积累科研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逐渐成为本专业的专家。

参考文献:

[1]王华生,编辑组稿的创新原则[J],出版发行研究,2001,(8)

[2]郑东,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中州学刊,2008,(5)

[3]高清,莫仲宁,编辑工作与学术期刊的质量[J],桂海论丛,2008,(5)

责任编辑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