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的范式探析
2009-08-12袁同成
袁同成
摘要:目前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范式:单一社会角色的知识分子研究、知识分子的角色集研究、知识分子的场域观研究。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扮演的理论与实践中,诸多混乱与困惑即源于各种范式问的冲突,也导致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布迪厄“从场域到场域丛”的视角转换则较好地消解了文化与结构及单一角色与多元角色扮演之间的二元对立,较之以往的研究范式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4-0083-05
自1894年德福雷斯事件以来,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在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受到普遍重视,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观点。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知识分子的内涵、外延、地位、社会作用等方面,学界的观点歧异,互相抵牾,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根据吉登斯的“双重解释说”,社会科学家们观点的歧异无疑也影响到了作为常人的一般知识分子在日常实践中的表现,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进退失据,难以有所作为,我国现代知识分子即是如此,他们“角色模糊,命运多舛”,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明确的社会定位,难以找到自己的归宿。究其根源,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困惑与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界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方法论本身的关注较少,各种研究范式之间缺乏足够的对话和融合。本文将总结几种主要的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范式,比较其优缺点,以期厘清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中观点歧异的方法论原因,探索解决的路径。笔者认为目前在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范式:单一社会角色的知识分子研究、知识分子的角色集研究、知识分子的场域观研究。
一、单一社会角色的知识分子研究
郑杭生等给社会角色的定义是:“与人们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单一社会角色的知识分子研究”者们则片面地执信这类定义,把视域局限于知识分子扮演的某一特定社会角色,只将一种行为期望投注在知识分子身上,忽视他们作为社会人扮演的其他社会角色,仿佛知识分子是一个天生的知识人(born intellectual),生来就是为了扮演这一种社会角色的,而且各种不同的论者对知识分子所应该扮演的这一社会角色为何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对知识分子角色期待的混乱也造成了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角色认识和理解的模糊不清,从而导致知识分子角色实践的差异和混乱。关于知识分子所扮演的这个“唯一”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神圣的社会批判者
信奉知识分子精英论的研究者往往从道德主义出发,赋予知识分子神圣的使命,认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是社会的良心,从事社会批判是他们的天职,他们将知识分子作为潜在的或实际的反对者、改革者和革命者、社会和文化方向的开拓者和反传统的开拓者。如萨义德将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定位为局外人、“业余者”、扰乱现状的人(outsider,amateur,and dis—turber of the status quo);福柯从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人手,主张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不在于为民众代言,而是与身临其境的权力形式做斗争,揭示知识分子话语与权力统治之间的隐蔽关系;戈德法布把知识分子描绘为“某些特殊类型的陌生人”,认为他们特别注重自身的批判能力,独立于权力中心自主行动,其听众和读者是广大民众,在民主社会中能起到专业性质的作用。促进对迫切的社会问题进行开明的讨论。对于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来说,若问知识分子何以能够成为社会批判者,曼海姆的答案较具代表性:这是因为他们是一个自由漂移(free-floating)的阶层,允许其他社会群体的个体进入其中,正是因其没有归属,所以他们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
(二)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宣称“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由此,他们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与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一样是作为普遍阶级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解放全人类是他们光荣的历史使命,他们应该而且能够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极具俄罗斯知识分子批判性传统的列宁,更是进一步主张知识分子应该勇当革命的先驱,用理论将无产阶级武装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三)占统治地位的新阶级
泽拉尼将知识分子的新阶级理论分为三个流派:一是“无政府主义”者(anarchist)的知识分子阶级论;二是以考茨基和吉拉斯为代表的技术官僚一行政官僚的新阶级论;三是古尔德纳的文化资本的新阶级论。但这三种新阶级论都认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优势阶级,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不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古尔德纳甚至预言,“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专业化(proles-sionalism)浪潮使得具备文化资本使用权的知识分子将最终取代旧阶级的权威”,现代知识分子的基本目标已是:增加自身在国民生产中的份额(share);生产和再生产特殊的社会条件,使其能够私下占有由他们的特殊文化所创造的收入中的更大份额。
(四)专家
许多学者看到随着知识分子的学院化和专业化。知识分子不断成为学有专长、专注于研究和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特殊知识分子——专家,而非过去那种在广泛范围发表意见的普通知识分子。他们认为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人文知识分子还是科技知识分子都已经专家化了,失去了批判性,指导其工作的是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即他们是价值中立的,只对求真或探索奥秘、归纳规律感兴趣,而对为什么要求这个真或为什么要探索这个奥秘却不感兴趣了。
吉登斯则十分重视高度发达的现代性晚期(high/radicalized modernity)中作为专家的知识分子在化解社会风险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现代性晚期充满着风险,而专家系统与符号系统作为脱域机制可以把社会关系从具体情境中直接分离出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常人对专家系统信任的体验来源于交汇口,即“专业性个人或团体与抽象体系的代理人之间的连接点”,可见正是每个具体的知识分子在使抽离机制变为可信的,但吉登斯同时指出,没有任何一种专家系统能够称为全能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化解风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五)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知识分子泛化论者倾向于把知识分子定位为那些从事知识的生产、解释、传播、消费的人,他们常常用受过高等教育(大学、大专)以及具有同等学力的人来操作这一概念。这样在现代化的当下,就使知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