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生活:儿童教育的根基和源泉

2009-08-12朱自强

江苏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杜威公鸡果子

一、抽取身体生活的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几年前,我在思考中国(儿童)的童年生态状况时,曾经指出当前的童年生态面临着根本性危机。并且认为:“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童年的身体生活的被挤压甚至被剥夺,从而造成了儿童生活中的身体不在场。出于功利主义的打算,成人(家长、教师们)对书本文化顶礼膜拜,却抽取掉在儿童成长中具有原点和根基意义的身体生活。这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教育,不仅难以使儿童成才,甚至难以使儿童成‘人”。

为什么我说抽取掉身体生活,膜拜书本文化的儿童教育是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教育呢?因为身体生活是五种感官相互活化所感知的生活,通过身体的行动获得的生活,立足于坚实的感性基础;书本知识则是省略掉个人感性经验的普遍认识,当它脱离学习者的感性体验之后,便容易被悬置成空中楼阁。我认为,这种情形与当年卢梭对约翰·洛克的批判有些相似。卢梭说:“用理性去教育孩子,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原理在今天是最时髦不过了;然而在我看来,它虽然是那样时髦,但远远不能说明它是可靠的;就我来说,我发现,再没有谁比那些受到许多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因此它最难于发展,而且也发展得迟;但是有些人还偏偏要用它去发展其他的官能哩!一种良好教育的优异成绩就是造就一个理性的人,正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就企图用理性去教育孩子!”卢梭认为,这种教育打乱了教育的次序,得到的只是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对儿童而言,没有身体生活作为感性根基,直接的理性知识或观念的灌输是难以接受的。可是,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就忽视身体生活,眼睛总是盯在书本知识或抽象观念上。我想结合与教育有血缘关系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一具体分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写过童话《小花公鸡》。故事里写的小花公鸡在家里“淘气”。在学校里“调皮捣蛋”。有一次,老师上课讲什么是“果子”,老师说:“果子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很多果子是红红的,又甜又酸,吃下去对身体很好,这样的果子在野外很多……”小花公鸡想尝尝果子是什么滋味。就从课堂里溜了出来,跑到野外,找到很多海棠、山楂等果子,吃了下去。后来,他又把红辣椒当成果子吃了,结果辣得嗓子像着了火。“以后呢,小花公鸡可再不敢乱淘气了,遇见了什么事他都要想一想。”小花公鸡“变成了一个用心听课的好学生了”。

在这个故事里,作家是把小花公鸡当作坏孩子、坏学生看待的。作为“不好好地听老师讲课”的事例。作品主要讲述了小花公鸡去野外品尝果子,结果误吃了红辣椒,受到了不好好听课的惩罚的故事。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到小花公鸡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并为学习知识去积极行动、实践的真正的好学生。他去野外亲自品尝果子的滋味,并从吃辣椒的体验中得到了有的果子是红红的,但是,红红的东西不都是果子这一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逻辑思考。可以说,小花公鸡以儿童真正应该采用的方式,学习到了正确的知识,这种方式,比书本上、课堂上的单纯理性灌输要可靠和有力量得多。但是,我从这个故事里看到的是,作家似乎在主张,学习“果子是红红的,但是,红红的东西不都是果子”这一知识,只需要“用心听课”即学习书本知识就行了。而对走人大自然的小花公鸡的身体学习却不以为然。

下面,我们看看另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儿童教育观念。

《我一直走》是日本的一篇幼儿图画故事:奶奶给“我”(幼儿)打来电话,让他一个人到奶奶家来。“我”问奶奶路怎么走,奶奶告诉“我”,沿着你家窗前的大路一直走就会走到。“我”又问,哪座房子是奶奶的家呢?奶奶让他自己去问。于是“我”出发了,沿着窗前的大路一直走。一直走就来到了乡间的小路,路边有一朵野花。“我”去摘下野花,然后又一直走(其实已改变方向,走进了田野。以后,“我”每遇到一个事物,就改变一次方向)。在“一直走”的路上,“我”遇到一群群蝴蝶,又采摘下野草莓(自己吃了一枚,给奶奶留了一枚),蹚过小河。翻过山坡,遇到一间木屋(马厩)、一间小屋(狗窝)、一座养蜂棚,在探明都不是奶奶家后,又一直向前走,最后走到一间屋前,伸头探望时,奶奶迎了出来。在吃着奶奶为“我”准备的大蛋糕时,“我”将那只野草莓送给了奶奶。

也许对成人来说,这是一篇十分荒诞的作品,但对特定年龄阶段的幼儿,它却恰恰是真实的作品。男孩儿在走向目的地(奶奶家)的路上作了许多“游玩、闲逛”,但是正因如此,他的旅途才充满了乐趣,并获得了关于大自然和生活的真实的知识。“游玩、闲逛”赋予他新鲜的经验,让他了解到野花的芬芳,野草莓的美味,知道了什么是马厩、狗屋、养蜂棚。并学会靠自己战胜困难(遇到小溪,脱下鞋子膛过去),向奶奶表达爱心。我觉得,《我一直走》对儿童的“游玩、闲逛”这种身体生活是作为有价值的成长方式给予充分肯定的,而“我”因游玩而不断改变“一直走”的方向,但却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这一情节设定则显示了作家对“游玩、闲逛”的儿童走向健全的成长道路是抱有坚定信心的。

显然,《我一直走》与《小花公鸡》不同,前者是尊重身体生活、主张身体教育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想到了美国的教育哲学家杜威说过的话:“为灌输知识而组织的实物教学,不管有多少,绝不能代替关于农场和田园的动植物的直接知识。这种直接知识是通过在动植物中的实际生活,照料动植物而获得的。”杜威的观点在今天似乎更具有启示意义。在电子媒介的映像技术手段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教育者们往往陷入一种错觉:以为讲述果树吐蕊、开花、结果的过程,只消用五分钟的教学片来演示,就活灵活现,就是直观的了,用不着花费那么多的时日进行实地考察。对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不以为然,他认为,映像技术的发达和普及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技术手段拉近了世界同儿童的距离。为他们迅速地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与此同时,它又使儿童远离了自然界,假如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被对个别自然现象的‘简化和‘假定地观看替代的话。大自然比任何‘简化的有关信息要丰富有趣得多……自然界中包容着对儿童来说通俗易懂却又纷繁的事件、物体、现象和因果关系、规律性。这些信息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它们易于为儿童接受,它们正是儿童所能进入的世界。它们也正是儿童观念、概念、思想、概括和判断的直接来源。换句话说,大自然乃是‘儿童思想的发源地。”

二、“让孩子的心灵去闲逛”

我认为,比苏霍姆林斯基所警惕的技术信奉更危险可怕的是拔苗助长、立竿见影、膜拜书本知识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使儿童与大自然隔开,而且还使儿童与“儿童社会”以及一般社会隔开。功利主义教育者最想做的,是尽可能地让孩子面对书本,特别是面

对教科书上的知识。

杜威在论述教育哲学时,指出教育的最大弊病,是把学科看作教育的中心,这可谓点到了问题的根本处。杜威说,教育有三个要点:“(一)儿童的方面;(二)将来儿童要进去做人的社会方面;(三)介乎二者之间的学校和教材。”而“第三点最重要。因为他的目的是要使儿童进到成人社会里面去。教育学就是指挥他联络儿童与社会两方面,使他成为一个过渡的桥或摆渡船。”杜威指出,很多人把介乎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学科看得太重,将儿童和社会看得太轻,从而使学科与社会,特别是与儿童相脱离。把学科独立,与儿童实际生活脱离关系,其流弊有:“(1)学科与真生活断绝,生活自生活。学科自学科;(2)学科变成纸上的假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3)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用。”

做家长的、做教师的都一心想让孩子们早日成才。这种急切的心情导致的做法就是,要让孩子们抓紧时间,要心无旁骛,要一心学习,不要浪费时间,这是我们普遍的做法。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味地这样做,对孩子的成才并不能带来根本的帮助。

在功利主义者看来,很多儿童的身体生活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处于身体生活中的儿童的身心呈现出“闲逛”的状态。但是,我恰恰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儿童的身心去“闲逛”。儿童身心闲逛的时间,是那种心灵自由、解放、充盈的时间,这些时间,是哺育心灵成长的非常好的养料,人生由于有这些闲逛。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性,有更广阔的精神发展的空间。相反,如果没有闲逛的话,如果用书本学习的时间将孩子的生活填满,人生就会变得很单一,很局促,精神世界就会被压迫得无法伸展。

“浪费时间”是童年期里正当合理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卢梭曾提出这样的儿童教育法则:“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他这样解释“浪费时间”的辩证法:“你看见他无所事事地过完了童年的岁月,就感到惊奇!唉!难道说让他成天高高兴兴的。成天跑呀、跳呀、玩呀,是一事不做、浪费时间吗?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大家都认为是写得很严肃的,然而他在这本书中是完全通过节日、体操、唱歌和娱乐活动来教育孩子的;因为当他教他们玩耍的时候,他把其他东西也一起教给他们了。”

让身心去闲逛,这是儿童的利益和愿望,是他们渴望的“现在”的生活。但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却要拿它去做“将来”的牺牲,它告诉孩子们,人生只能是先苦后甜。将童年人生与成年人生对立起来,为了预备成年的“将来”而牺牲童年的“现在”,这是功利主义教育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预备将来,应该是教育的结果,不是教育的目的。倘能把现在的生活看得重要,使儿童养成种种兴趣,后来一步一步过去,自然就是预备将来。倘先悬一个很远的目的,与现在的生活截然没有关系,这样预备将来,结果反而一定不能预备将来。”杜威80年前在中国讲的话,触及的却是80年以后的中国儿童教育的根本弊端。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就不能种植两头甜的甘蔗。给予孩子一种童年和成年都甜美的人生呢?

注释:

(1)朱自强:《童年的身体生态哲学初探——对童年生态危机的思考之二》,载于《中国儿童文化》第二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2月。

(2)(8)(9)(法国)卢梭著:《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6月第1版,1994年4月北京第6次印刷第89至91页,第96页,第119页。

(3)(美国)杜威:《学校与社会》,见《杜成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4)(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校与大自然》。见《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6)(7)(10)(美国)杜威著:《教育哲学》,见《杜威五大讲演》第93页,第9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杜威公鸡果子
让我们摇起橹来
自私的公鸡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果子的滋味私厨
果子和她的+1
一颗滋味果子
从“独白”走向“对话”:杜威研究的历史轨迹
小猫杜威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