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2009-08-11黑立军
黑立军
摘要:教师要善于回过头来总结自己的工作,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反思;探讨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下是我多年来关于教学反思的一些心得。
一、历史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有自觉性、超越性、个性化的特征,那我们历史教学就更应该重视教学反思了。新课程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使用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并且要求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展现主动性,要求历史课堂具有生活化倾向。历史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所以说历史教学的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二、历史教学反思的优越性
通过课堂教学,我真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反思教学设计,积累经验——质的基石
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一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应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或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如在讲“宋代的社会生活”时,第一节课时分别介绍宋代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储备量”非常丰富,远远超过了自己所讲的内容。下课后,我及时反思了学生的课堂反映,并对授课方案进行了调整。第二节上课时,改为先由学生展示自己熟悉的宋代的衣、食、住、行,然后大家一起分析宋代与现代的衣、食、住、行的不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这正是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质的驱动力
对历史教学过程的反思具体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进行反思:1.教学内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是否充分挖掘,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2.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适时、恰当,学生可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渗透和强调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3.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主干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4.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5.课堂练习的质和量的控制是否合理等等。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这些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三)反思教学效果,沟通心灵——质的生成器
对历史教学效果的反思,最重要的是考查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这个过程又必须通过学生来体现,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回顾、反思使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同行们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