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探究

2009-08-1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探索作文教学创新

张 卓

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还要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大胆创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探索;创新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

一、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教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教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他们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而今后的社会也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去交际,适应高速度、高智能运作的社会。

二、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要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三、教授方法,有效倾吐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具体可行的方法,即观察的方法、积累材料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就观察而言,有掠影式观察、探索式观察、摄影式观察、反刍式观察、机械式观察、立体式观察等等,方法众多,不一而足。而积累材料主要表现在日记式或卡片式,是观察感受以及阅读的直接记录,因而可看作是写作的雏形。如何利用材料表现主题,一方面体现了写作者审题立意、定体拟题、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修改润饰等基本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对学生多进行象征、比兴、托物言志等写作技能的训练。而联想、想象、比较等能使材料增值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作文时有效倾吐的重要前提,因而要加倍重视。利用材料表现主题实际上是写作中的技能训练,方法繁多,不胜枚举。但一定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领会掌握,关注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忌教师机械灌输,扼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宝贵的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借助某种方法就能一蹴而就,它更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指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学会感知生活、激发写作情绪、勇于大胆创新,才能使中学作文教学出现新局面,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迅速提高。人类社会已步入新的世纪,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社会教育一个门类的语文教学,肩负推广母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使学生树立对美的追求的人生信念等历史重任。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语文教学的不足,自觉主动地加以调整和弥补,开创更加适应人类社会的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探索作文教学创新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