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乐学语文
2009-08-11王素芹
王素芹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起来见效很慢的学科,如何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指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充满欢笑、愉悦起来,倒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学生;语文;兴趣;方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学习起来见效很慢的学科,而且写作文又有难度,常常使学生望课兴叹。如何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充满欢笑,让语文课愉悦起来,倒不失为“良方”。
一、兴趣是动力
动力是学习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一环,而兴趣是动力的一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
1.以声感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生动形象的描述、准确精辟的分析,都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激情。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素质要高。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自己的普通话学习,有时跟着电视里新闻广播员学,有时跟着录音磁带学,一有空,就练习读、说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我注重实践应用,注重信息反馈。学生们喜欢我用普通话讲课,就连几个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开始学说普通话了。
2.以情动人。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点就在于抒情性浓。每一篇课文,除了给人以知识外,还使我们收获一种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喜悦、深沉、悲哀、激动、抑郁等多种感情让我们去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必会感触颇深,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诱导。如教《听潮》一文时,教师可用优美的、充满诗情的朗读,把海睡着时的幽静、和平、愉悦的神秘之感,海醒着时的兴奋之情及海愤怒时的凶猛搏斗之势读出来,让学生体会作者溺爱大海、溺爱海潮的感情,领会作者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把听者与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美感自然就产生了。
3.面带笑容授课。“笑容是能传染的”,不记得哪一位名人如是说。对此,我也深信不疑,所以我渴望自己把它传染给学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也有喜怒哀乐,但我总是告诫自己进入教室就要面带笑容。我的笑容告诉学生,面对他们我是自豪的、开心的,是他们令我觉得满意、富有、幸福。我发觉我的笑容总能传染给他们,使他们快乐起来。一个学生能带着快乐的心情去上课,当然其收获要比带着忧愁的心情去上课多。
4.教师精练的、鲜活的板书,也有利于学生的乐学。如:教两首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把这两首诗中的人物、地点、景物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
5.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在教《变色龙》一文时,文中的人物很多,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假如你是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独眼鬼,你该怎么读?学生进行了分角色反复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从读中学生体会到了奥的狡猾善变、阿谀奉承及那些陪衬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学生们争着举手,积极主动充当角色。这种生动、活泼的气氛令我大为感动,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注意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兴趣很高,效果确实很佳。
二、方法是关键
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教法。就好比现在有一个钥匙和一把未打开的锁,教师要教给学生开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开,而不是教师把它打开。实践证明,采用恰当的教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学生乐学的一个关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乐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1.以鼓励表扬为主。不管是检查预习情况、课堂提问,还是学生读后独立思考的答案,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要鼓励,对回答正确的要表扬,尽量避免用批评的语言——“你真笨!”或“人家都会,你为啥不会?”因为学生虽然答错了,但经过独立思考了,也得给与鼓励;答对了,受到表扬,学生就能体会到自己动脑掌握知识的甜头,就更有信心去学。
2.给学生创造说、读、写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只管一味的讲解,把学生当成盛东西的容器,这样,当容器塞满时,学生就会厌学了,不如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去说、去读、去写。魏书生先生曾说:“只解放学生的耳朵,而堵住学生的嘴,拴住学生的手,对于处在广大第三世界的学生,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这话确实有道理,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去学,必须让他各个感官都参与,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学生才会感到自己发挥了主体作用。
3.恰当采用多媒体手段。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学生乐学。我在教《变色龙》时,就制作了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的幻灯片,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他,用讽刺的语言挖苦他,对奥楚蔑洛夫多变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百闻不如一见”,恰当使用幻灯片,确实能吸引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当然,使用不当,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4.开展竞赛活动。有一次课堂上,我说:“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刚才学的两首诗背诵出来,谁就是我们班的记忆大王。”结果,同时举手的竟然有二十多人,学生的兴趣被我开展的小小竞赛激发起来了,效果当然就好多了。
总之,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去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真正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学语文。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彰显,同时迸发出多维的想象与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