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009-08-11王艳芳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提高方法动手能力数学教学

王艳芳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去做,那么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动手能力;提高方法

一、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因此教师提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步骤等。有些问题应要求学生自己多动手、多观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他们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对学习结果记忆深,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动手去做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等。新课程提倡“做中学”,这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室去浏览查阅与数学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在参与动手去做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也要求学生多动手去做。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课题学习《拼图与勾股定理》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课程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八个直角三角形,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拼正方形,通过求面积的方法来进一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拼图如下:

图(2)我们称为“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做注时绘出的。

让学生在参与拼图的过程中,既锻炼拼图能力,又提高学习兴趣,把以前单调死板的数学教学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人,这样的实验效果很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成绩,进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其实在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去完成,教师适当指导,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

问题情境的提出必须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必须由学生独立探索完成;较难的问题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探索完成;重点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必须留给学生动手去做,然后讨论,得出结果。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各种认知和见解。如教师在讲《探索规律》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从家带些火柴棒,按书上的要求去摆。学生在参与摆火柴棒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明了地得到结果。这样安排既降低了难度、分解了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应用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数学知识的发生

形成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要根据自身的体会和在生活中的感受,互相介绍、进行交流。如由相切在作图(1)中的应用自行设计一个商标、宣传画、地毯、工艺品等的图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师生搜集的一些立意新颖的图案,从而激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数学越来越走进生活、越来越贴近实际,丰富的插图、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是以往教材所无法相比的。要学好数学,学生就要做到“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去动手完成实习作业,要对书上提供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去实践论证,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多读课外书,以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

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数学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并且数学实践活动还可使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提高方法动手能力数学教学
学院应重视学生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