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09-08-11张艳民
张艳民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探究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学生;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一、实验能培养学生注意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才会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讨论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例如在镁条燃烧实验中,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剧烈燃烧、发出强光,而对放热和生成白色固体往往忽略,其实整个实验中判定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关键正好是有白色固体生成这一个事实。细致地观察有助于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仍以上面这个实验为例,实验时我们需要在实验桌上垫上一块石棉网,许多学生按要求都放置了,但当讨论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时,不少学生都答不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观察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镁条的燃烧实验中,而忽略了燃烧后产生的氧化镁温度较高,直接溅在实验桌上,会损坏实验桌这一事实。所以在实验前,就要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
三、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意识,而科学探究一般总是循着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规律实施其过程,因此掌握良好的实验技能对实施科学探究意义十分重大。例如在进行教材中关于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我让学生对照教材实验,利用家中可找寻到的材料进行该实验的探究。学生兴趣很高,很多学生都利用家中的玻璃杯或一次性水杯来代替试管很好地完成了实验,学生对钢铁生锈的环境条件在探究中得以解决,并能依据实验验证得到的结论来解释很多的问题。
四、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培养学生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根据教学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的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四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然后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
五、开放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封闭性习题的挑战,这类习题旨在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开放性实验习题,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乐趣,领悟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所述,只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为21世纪的祖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守琴,普通化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
2.傅献彩.大学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化学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2006.3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