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教学中知识的拓展问题
2009-08-11杨兴旺
杨兴旺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哲学中抽象的思维方式还不适应,加上现行的课本本着精练的原则并未对某些引用的哲学观点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就使得学生在遇到这些哲学观点时形成了许多疑问。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拓展过程中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哲学常识;知识拓展;作用;内容;原则
现在正统的学校哲学教育起始于高中,但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哲学中抽象的思维方式还不适应、不习惯,因此他们学习起哲学来觉得很困难,常常是教师讲解得很细致了,但是在学生听来仍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另外,我们现行的课本本着精练的原则并未对某些引用的哲学观点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就使得学生在遇到这些哲学观点的时候觉得很突兀,在他们心中形成了许多的疑问,如果教师又没有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伤害到学生学好哲学的自信心。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对课本知识的适当拓展方面寻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
一、知识拓展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哲学理论表面上看来比较枯燥,但是要是引入哲学史的知识,讲解起来是很有意思的。如在讲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时,我给学生引用了一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悖论,即阿基里德追龟的故事。古希腊著名的长跑英雄阿基里德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德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行了一段,当阿基里德再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行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德永远也赶不上乌龟。学生的反应是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好像是对的,可是又同现实生活明显有矛盾。这是为什么呢?在这种疑问的推动下,学生就想去探寻答案,研究的兴趣也就高了。这时再去讲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讲解矛盾构成运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抽象的东西很不容易理解,这根源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同时也源于学生对抽象思维方式的陌生,而适当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最早的历史形态,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这个哲学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观点,我们可以拓展相关的背景知识:泰利斯生活在古希腊,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处于环爱琴海周围,也就是说泰利斯对水的直观经验最丰富,同时他仰望天空,海天一色,所以他认为天空也是水,日月星辰在水中游动就很容易理解了。另外,充满生机的东西似乎都不可以离水而生存,生发万物的种子也只有在水分中才能发芽,进而生长万物,所以他认为水为万物的本源。泰利斯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追寻世界本源问题的人,但是由于受生活的地理环境限制、受直观经验的限制,他只作出了朴素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具体而生动地理解唯物主义早期“朴素”的含义,使得这一哲学概念不再抽象而干瘪。
3.有利于培养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是抽象,而这一点正是学生思维薄弱的地方。抽象思维方式的培养首先在于给其提供抽象思维的机会,而哲学观点往往就是训练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有效载体,这种机会要把握利用。
4.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关注。我们在哲学知识的适当拓展过程中有时会联系到其他学科,这对引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无裨益。例如关于泰利斯的理论拓展中,我们涉及到古希腊地理位置,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常识。
二、知识拓展的内容
1.哲学家的生平。哲学家的生平往往和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密切相关,理解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就要了解哲学家的独特人生经历、人生追求。例如我们讲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而慧能则认为仁者心动,把运动看作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要了解这个哲学观点就要去了解慧能的生平,如他是佛教哪一宗派的代表人物、他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这种世界观与慧能的哪些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等。
2.哲学观点的形成历史。某种哲学观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许多的争论、问难不断发展而成的,适当地拓展哲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的理解。
3.哲学观点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每一种哲学观点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凝结,社会背景是理解一种哲学思想的金钥匙,拓展哲学观点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理解该观点不可或缺的方法。例如“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观点,它的形成与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文革”刚刚结束,面对“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真理的评定标准问题迫在眉睫,实践标准的发表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大解放。这些历史背景知识的拓展,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观点,同时还让他们学习了相关历史学科的知识。
三、知识拓展的原则
1.相关原则。拓展的知识在理论上一定要与需要掌握的哲学原理有密切的关系,要保证知识的拓展有利于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与掌握。离题较远的理论不是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只可作为课后阅读材料,不宜在课堂上宣讲。
2.适度原则。适度原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哲学知识的拓展要难易适度。教师在选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材料必须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需要经过思考或点拨才能理解清楚,同时又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过难,就会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会违背我们的初衷;另一方面,哲学知识的拓展要适度还在于不可让拓展的知识喧宾夺主,理论的过多介绍或者过深介绍会使学生思维深陷其中而不得要领,同时又丢掉了最该掌握的基本原理,这同样有违我们的初衷。此外有些时候,我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过多地介绍了一些哲学史上故事性的情节,往往带来的效果是,学生的兴趣有了,但是关注的重点变了,故事性的情节记住了,真正有价值的原理却丢掉了,正所谓买椟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