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情境氛围 增强语文教学活力
2009-08-11肖秀清
肖秀清
【摘要】语文教学也要富于变化,仅就课程内容来看,就有众多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又可以分为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如此繁多的品类,又怎么能用单一的或单调的教学方法“包揽一切”呢?更何况教学对象又是生动鲜活的人,课程类型有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也应该因时而化,因文而化,因人而化。倘若在这个方面能有一点点进展,恐怕语文课堂教学也会面貌大改了吧。
【关键词】师生关系;两大因素;调控功能
Establish a classroom scenario atmosphere Strengthen language teaching vitality
Xiao Xiu-qing
【Abstract】The language teaching also want rich in variety, only in regard to course contents, have numerous literary style, have already recorded a Xu text, comment text, elucidation text, business writing and literature work, but literature work again can is divided into novel, drama, verse, prose, such numerous category, again how ability use one of or monotonous of"contract for everything" of the teaching method?The much less teaching object is again a vivid and flexible person, the course type be varie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also because of hour but turn, turn because of text, turn because of person.Ability if have a little to make progress in this aspect, perhaps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also meeting looks big change.
【Key words】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Two greatest factor;Adjust to control function
至今,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许多学生对评议课缺乏兴趣,课上无精打采,恹恹欲睡,课后尽抛脑后,不理不睬,甚至教师也有提不起精神的感觉。语文科和数理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可为什么会走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度尖有的活力与生气。细究一下,这其中有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在起作用,也有旧有教育观念和单调的教学方法等原因。试想,如果把形式生动而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搞成学生应试能力训练,课堂上置学生兴趣感情于不顾,只是一厢情愿的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不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讲法,这怎能不说背弃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这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与热情,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而初中生其年龄段下一步处于幻想阶段,内心充满了对人生世界的“异想天开”,思想虽浅薄,但非常活跃。如果人为的压制学生装的“异想天开”的活跃思维,无疑是把学生装变成“木偶”或“机器人”,没有“灵魂”的人怎么能感受到课文中的灵魂,怎么不陷入以上尴尬的境地呢?怎样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是当务之急的,否则岂止是误人子弟啊!
从广义上讲,教学包括的内容很多,从时间上来说有课前、课中、课后,三者缺一不可,但不可否认,教学主要还是课中比较重要,这也是师生交流接触最紧密的时间段。如何把握好这一时间,我认为创设课堂情境氛围,让学生融入课文戳穿感受课文灵魂,从而增强语文教学活力。下列就我在教学谈谈几点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有教和学双边配合才得以实施,单纯的传授与学习都不是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有理想的双边活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位置和关系。从当学生到刚出来当教师,接触到的都是传统教学。当学生时传统教学其固定模式,一尘不变的方式,常会产生惰性,就会语文课不屑一顾,认为语文课不如数理化有趣,那么有成为。对语文,学不知从何入手;不学也可以混过关,无所谓的心理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刚做教师时进行的也是传统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地位,着重突出教者的权威,容不得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或提出也会用强制办法压制,之余学生装不愿也不敢提出疑义,反倒一个劲的埋怨学生象“木偶”,这何偿不是师之过呢。教师一直把教学看成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行为,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平等的,也是不民主的。由此便派出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一言堂”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背离了教学活动本身规律的。因为在这种并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及师生之间的情知差异。须知,教学活动是离不共同参与的。尤其是语文科,他的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人文精神和人生感悟,必须要有教者与学者情感与体验的参与,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完成对作者文章本身感情的再品位和思想的重认识。而这种交流实现的前提必须改变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倾吐心声的机会,教师也必须倾听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为此,今年在每篇课文的授课前或授课年要求学生装写一篇读后感,不做更多要还应,只要求写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或抒写出自己的心声即可。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装都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深或浅谈出自己的感受,对此都有表示认可,有新意或疑义的进行讨论,课堂氛围异常活跃。例如要求学生把《登上地球之巅》和《伟大的悲剧》这两篇相似题材课文进行比较,谈谈自己更喜欢哪一篇的理由。按理《伟大的悲剧》更悲壮,文学色彩鲜明,更感人,以为学生会更喜欢此文,但课堂的讨论出乎意料地喜欢《登上地球之巅》的居多,理由很简单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我为自己是中国而感到自豪,分析虽浅显却发自内心的,当时让我感动万分,平常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多么不屑一顾,而此时能表达爱国心声,怎能不感动呢?当时全班不由自主的鼓掌,可谓幸哉!师生双方在沟通和交流里逐步达成共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必须从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入手,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教学波澜不惊,了无生气的状况。
2.深入挖掘语文科文自身的两大因素
要想有活力活气使课堂活跃,就要深入挖掘语文科自身的两大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恰如其分的予以表现,做到以情感人,以理动人。每篇文章都包涵了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这是可以让课堂教学展现无穷魅力的宝贵资源。这里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在古今中外的作家与学生之间建一座“桥”,使他们真正的实现跨越时空谈话。这里也有一个教师的角色与职能问题。教师既是一个冷静客观的评判者,又是一个表现者。就是说,在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中,教师一个客观评价者,同时,教师又是作者情感、个人情趣的表现者。从学生的角度,总可以通过老师领略课文的感情世界和理性空间,当然也包括教师自身的感情、情趣和理性。这样,语文教学本身的动人力量就可以被挖掘出来,语文科就不会是枯燥无味了。因此,我在课文的导语、过渡语、总结语上精心设计,从而取得动人的课堂艺术效果。例如在《最后课》以国歌历史背景及内容入题:《斑羚飞渡》通过动人的“藏羚羊”故事来调动学生的感情,制造悲怆的氛围来感染学生;特别在诗歌《黄河颂》教学时,在教师的指导要求下查找了许多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精神的资料。在课前的交流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诗是《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结合学生刚上过的本诗的音乐知识,播放了《黄河大合唱》的前三部音乐,从感性上感染学生,在接上来的诵读中学生主动独诵,四人组齐诵,全班齐读不知不觉上成朗读课,虽改变了教学设计的初衷,但效果异常的好,学生也领会诗中的意境与情感,朗读非常感人。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怨有这样的体验,凡是教师能让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或情真意切的诵读,或细斟慢酌地品味,都能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试想,语文课只是干巴巴讲解与评说,连教师自己都没有感情参与,不是融入了真情的表现,又怎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震撼?
3.有效发挥语文课堂调控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作为教与学双向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所认可。提问也是打破“满堂灌”“一言堂”,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但提问如果把握不好,变成“满堂问”,或者提问价值不大,只是一问一答或者仅从学生情趣出发,提问一些不着痛痒的问题,对教学本身是无意义的,也难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面貌的改观。
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体现这样的功能,一是体现教师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及课堂设计思想,它应该具有牵引学生思维的导向作用,它的先后承递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要充分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之所需,要在教材和学生的交合点上,一语破的地点出学生的真正起疑之处,方可“一石激起千层浪”,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真正的解决文章分析的根本所在。这里我要着重谈一谈第二方面。我们知道,学生和课文文章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里的根本原因是时代的发展已使学生远离了作者和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古代或在中国看国外,总有许多疑惑,这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教学就不会有针对性。那么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我认识首先要摸清学生理解上的障碍,然后以问题的形式牵动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包括社会和环境进行探究。在适当时候教师予以补充交待,就会让学生在主动探求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又真正了解教学的难题。例如,以小说《风筝》的主题教学时,学生对“封建教育和封建礼教绞杀了弟弟的天性,揭示封建礼教和封建教育的腐朽”这一结论不太理解,因为文章未涉及到此类语言。我就提出问题:“弟弟开始喜欢风筝机时后来为什么忘记了我对他的扼杀,能否找出几个理由加以说明?”于是学生开始从情节中探求,弟弟忘记哥哥对他天性扼杀的内容,又从“为什么疼爱他的哥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这个问题揭示了根本的原因。又设想在如今,弟弟的兴趣如果被哥扼杀了,将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学生终于弄清人物变化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哥哥和那样的社会环境是什么关系呢?最后通过注说明背景环境的交待哥哥其实自己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教育又继承给了弟弟,弟弟也觉得哥哥理所当然应该如此,因而忘记了哥哥对他的扼杀。到这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看来,课堂提问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并加以因势利导,这样学生的课堂思维才能被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自然也就不会如一潭死水了。当然,现在更能把握课文的另一种提问是学生“提问”,如果说教师提问,学生是被动学习的话,那么学生提问应该是主动学习了。这种的学习方法无疑要不得先于前一种的学习方法。
学生提问,在课堂的运用,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思维。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教师不可能性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涉及到,在感知全文的基础前提,最好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到课文中找出难以理解的内容形成问题提出,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地看课文去寻找问题,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或是自己理解了故意来难倒老师和同学,来满足自己的自豪心理,这样不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事实证明基效果特别明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优于往界的学生。但应注意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与切题性的问题,把握好“度”否则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中,我也深切地感到,语文教学也要富于变化,仅就课程内容来看,就有众多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又可以分为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如此繁多的品类,又怎么能用单一的或单调的教学方法“包揽一切”呢?更何况教学对象又是生动鲜活的人,课程类型有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也应该因时而化,因文而化,因人而化。倘若在这个方面能有一点点进展,恐怕语文课堂教学也会面貌大改了吧。
收稿日期:2009-04-05
作者地址:福州市秀山中学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