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2009-08-11王玉芝
王玉芝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崭新的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也应运而生,推进了信息技术的教学。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尝试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由于小学阶段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和内容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有很大的水平差异,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不同也造成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上的差异。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好学生,这些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顺利的;相反,另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或者对电脑并没有什么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
针对这种现象,如果我们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相同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差异性很大的学生,势必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后进生则会认为讲解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以至丧失了学习兴趣,越学越差,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而且新课程倡导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式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技能后,都有发挥才能的空间。
二、合理的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差异在于先前的计算机知识水平。首先,要有的放矢,做好课前摸底。这对每学期的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让我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方便的一件事情。要舍得花一两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交谈,做一些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你是什么时候接触电脑的,家里是否有电脑,电脑上有哪些东西,平时是否上网,有没有参加过计算机的培训或者竞赛等。通过调查不但可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还能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调查的信息,我就暂且可以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待优生。我将优等学生安排在机房的边上两排,而让中等和后进生交替坐在中间两排,方便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教学。后进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从心理上说,愿意接受比自己稍微好一点或者差不多的同学的帮助,而优等学生在一起学习可以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得到共同提高。这种排位置的方法,有利于老师上课进行组织教学,有利于进行个别辅导,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只有一名老师,大多时候会感觉忙不过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生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弥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样既可以让好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从中受益,达到同学之间互相协作的目的,最大收获是在这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让每位同学都能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三、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例:在教学《插入图像》这一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演示一种插入图像的方法,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计论、研究其他插入图像的方式就可以了,必要时再作一些指导和点拨。而对于一般的学生,演示一种插入图像的方式之后,就要求列出并讲解其他一、二种插入图像的详细步骤,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插入图像的方式后,再给出几个任务,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必要时还要再做一些演示。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里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所收获。
四、分层教学下的教学评价
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同,为了有效的反映出学生在原有知识点上的进步,必须进行分层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势必会造成不公平现象,并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反映不出学生实际的掌握水平以及提高的幅度。因此,我采用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主要以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优等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后进生,应该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层,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