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从学生中来
2009-08-11王进李金花
王 进 李金花
上语文课常有这样的尴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一片沉寂;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启而不发”,大有曲高和寡的味道。教师不禁感慨:这些学生都是怎么了?于是话语滔滔,口干舌燥,讲吧!再看学生,一副茫然无措,似懂非懂的样子……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兴味索然,哪儿还有语文学习的热情,谈何主动学习语文。
众所周知,传统语文教学立足于“教”,课堂构架的中心是教师,教学设计常受“我觉得应该这样教”一类的潜意识制约,极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因而极易呈现上面所示的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使语文课堂教学陷入“注入式”的泥淖,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
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尴尬和被动的局面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到教学中去,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让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一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现有认知状况、思维状况,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以最大满足。
但是,长期管压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权利,消磨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勇气,熄灭了学生求真若渴的热情,强化了学生“我是容器”的心理认同,使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学,常常是提不出问题,不愿提问题,或者说即使有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就需要老师“逼”。
在“逼问”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学生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过程的起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问题的提出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包办代替的。课堂上则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提倡“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让学生认识到“我”是发展创新的鲜活的主体,努力培植学生勇于质疑的品质,实现由被逼提问到主动提问的转变。
伴随着主体意识的被唤醒,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逐渐多起来,但为问而问抓不住要害的情况大量存在。这固然与学生对课文缺少深入准确把握有很大关系,但对初中学生来讲,问不得法,不会发问则是更重要的原因。此时就需要教师导以提问的方法与角度,教会学生发问。比如:对已有的所谓“定论”提出疑问,并结合课文求证其有无道理;又比如:在看似平常处多问几个“为什么”:“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能否换一种写法”等等。
然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课上一一作答,课堂教学必然失之于散乱,甚至游离于目标。怎样克服这一弊端呢?我的思考是:提炼核心问题使之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我们说问题从学生中来,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在课上研究、探讨、解决,而是应该选择提炼那些有明确的目标性、较强的诱导性和探究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亦即核心问题,并使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收集、汇总、整理、归纳后,提炼出核心问题,并以课文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指向,按照文章思路的展开重新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
让核心问题贯穿课堂教学,一方面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问题来自学生,因而问题的设计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思维特点,不会出现问题起点低,学生没兴趣;问题起点高,学生不知从何答起的状况,使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的同学,也会因问题的被采用而受到激励,更加热情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课堂教学枝蔓旁生的现象,有利于高效的达成目标。
问题从学生中来,到教学中去,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需要,定能促进学生主动快速的发展,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思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