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2009-08-11章雅仙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政治课思想

章雅仙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集主体性、创造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因此,实现研究性学习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构建知识的操作平台,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是转变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改变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等现状的一剂良方。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得一个具体的结论,而是整个学习过程给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 重在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成品,它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分析、实验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和技能研究,与现行学科教学的联系较密切,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 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分为三个层次:概念的学习、规则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前两种学习属于一般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则属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规则等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实际问题是复杂的、综合性的,因此学习者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

3. 重在学习的体验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一基础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产物。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并内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学习者的体验可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而且“创造”既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也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只有具备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讨论、辩论,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模拟操作、演练、讲演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感悟、抽象理论知识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的创造行动。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定位及要求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提供的诸多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内容,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如下:

1. 教师研究性地教——以发展学生素质为目的,研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且应该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只有把所教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下,才能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研究性学习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平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条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有通观全局的能力,还要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貌,更要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思想品质,具有科学态度、钻研精神、先进理念的教师才能以行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对科学的执着。

2. 学生研究性地学——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建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研究性学习定位为一种学习策略、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它的各种特点通过丰富的具有特色的模式表达出来。这些不同的模式表达的存在,是因为学生、学校、教材、教师、资源等因素的参差不齐;但是归根到底,对学生而言,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式,目的都是非常明确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并发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也在学习与实践中间搭起一座桥梁,在解决矛盾冲突中学生的创造意识也得到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在最高层面上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使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3. “教”的研究与“学”的研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统一

任何教师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由此,教师在设计“教”时,总要先研究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得好”,这就是备课不仅要备内容、备方法还要备学生的原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于某一概念,教师总是假设自己为“一无所知”的学生,他们这时除了在学术层面研究外,还得研究怎样让概念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中,依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置情景、体验发现往往是他们采取的策略模式;而在学生介入“共同研究”学习活动中时,教师也在不断变化的“研究学习”活动中修正自己、调整学生,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有人说研究性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在教材这一平台上共同进步是很有道理的。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构想与尝试

鉴于以上的思考和认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构想并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此,在教学实践尝试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1. 课堂教学渗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1)课堂探究活动: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讨论和交流,而后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结论,最后进行验证反馈。这是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但这种学习是在伴随着“研究”并在“研究”中实现的。而研究的前提是有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师生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角色扮演活动:即创设各种实践活动,融入经验性学习,让学生在所扮演的角色与亲自操作中体会到该“如何做”。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价值观辨析活动:即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辨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通过价值观辨析活动,提升学生价值观念,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2. 热点问题研究

时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必然要求。在时政热点问题的了解和学习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时政信息的搜集、整理,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及正确的政治观点,或是根据我国政府对重大国内国际事件的原则立场评论国内外重大时政,除了可以实现上述学习效果外,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正确观点分析说明重大时政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参政意识和议政能力,提升学生政治思想觉悟。

研究性课题以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为基础,密切结合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以及杜会现实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课题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内容编制一组参考课题供学生选择;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自拟课题;也可由教师创设一定情境或提出一定要求,让学生自由选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客观条件,可选择环境、人口、资源、生态、教育、农民负担、祖国统一等某一热点问题进行调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相关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一般是就一个教学单元或与若干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特定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开展研究。学生一般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研究。其实施的流程是:选择课题→制定方案→研究过程→撰写报告→成果评价与展示。专题研究不仅对于丰富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大为有益。

研究性课题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广泛开展各种收集资料工作,如听专家报告、看电影电视录像、参观访问工厂、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流览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一方面掌握大量第一手感性材料,接受科技与社会的前沿知识和信息,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查阅资料、科研数据统计、实际操作、计算机运用等方法与技能。

学生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课题开展自主探究、自由创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具备了更多表现和发展个人特长的机会。同时,让每个学生对研究内容与方式进行自由选择,鼓励个体差别和独特见解;或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自由地呼吸,鼓励自由奔放和新颖独特的想像。最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学生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性政治课思想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