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08-07王胜平
王胜平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种独立的语文能力,由于受升学影响,阅读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沼泽地而不能自拔,步入了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只简单到围绕一个“指挥棒”转的地步的怪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及思维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联想想象能力的发挥;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记忆与生命情结的积淀;阅读教学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阅读的广阔背景。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语文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除了具有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的职能外,同时还兼有丰富知识、培养认知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美感、提高写作示范的职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阅读能力,与听、说、写比肩而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似乎早已形成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出于所谓的“传道需要”、“写作需要”或“影像代替”,有的人抹杀了阅读能力的独立地位,因而阅读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和培养,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阅读能力的养成,实际上也就忽视了学生未来独立自由的发展。
早在五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论及忽视阅读的状况,他说:“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程度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循,而阅读教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循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这种状况,经几代人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语文界人士开始关注“难以捉摸的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一批教坛先锋、改革闯将如钱梦龙、魏书生、程汉杰等打破了“一言堂”、“注入式的老程式”,创立了“三主四式”、“六步自学自育型”、“快速阅读法"的阅读教学法,给阅读教学的改革带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但是,老一套的程式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笔者不敢站在理论和观念的高度去妄加评说,但是以近十五年高中语文教学的切身经历,明白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受所谓“传统教法”的劣根性影响和长期受“教学参考书”的掣肘外,最主要的是阅读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沼泽地而不能自拔,步入了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只简单到围绕一个“指挥棒”转的地步的怪圈。
请看《二O O八年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语文科说明》对阅读考核的要求: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共九项。即使阅读鉴赏,也局限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主要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具体包括阐述文章中某些修辞方法及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理解文中的比较写法等。文言文阅读亦然。不难看出,此种考查,实际上只是某种“文章分析”,而并非“阅读分析”,它缺乏对生动的阅读活动应有的主体的动态考查,未把阅读主体(学生)置于考查的中心,未能体现其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感受、情感、记忆、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活动,展示他们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语文界不少同仁认为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并过多地分析课文的思想意义;二是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并过多地分析课文的具体内容;三是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并过多地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上述三种阅读要求,实际上还仅停留在对文章认识理解的低水准层面上,停留在静态的阅读客体(文章)的分析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的归纳等等,还未达到体现“三维立交”(语言、心理、文化)的完整的阅读要求。于是,活生生和艺术形象不见了,丰富真切的个人感受消失了,剩下的多是支离破碎的“尸体解剖”;于是,“蒹葭"、“雎鸠”只成了“一种植物”、“一种水鸟”就别无延伸的含义;于是在“临赤壁”、“游洞庭”时,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意义和阶级分析,就再无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隐隐动容;于是在“赏三峡”、“登黄山”时,除了分享审美愉悦,就再也咂不出特别的忧愤与悲怆。一百个读者的眼里,哪里还会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此类阅读要求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散性的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笔者赞同上述看法,不揣浅陋,提出如下管见,以期上下求索,与同仁一道力争尽快走出阅读教学误区,迎接阅读教学的灿烂明天。
1.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联想想象能力的发挥
1.1阅读教学应注重“心理”与“文化”的审视。现代阅读心理学认为,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或分为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感知(字、词、句、篇)→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在从内容到形式)→ 评价(个人看法或鉴赏)→ 创造(独到见解或新的发现)
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必须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必要的相关文化背景支持,并伴随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才能把文本(即阅读对象)的外在语言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语言,从而获得自身的审美需要和情感体验。
读书贵在“自得”。叶圣陶先生主张,读书不能够拘泥于文字,而应驱遣着想象来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够领会它。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文义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其“见仁见智”地从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特殊感受,体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认识、感受、情感、记忆、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活动。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篇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教授《长亭送别》时,笔者设置了“《西厢记<长亭送别>》的爱情观”的话题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熟知的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入手,结合《西厢记》的剧情,评价争鸣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并思考讨论现代人的爱情观。学生兴趣浓烈,畅所欲言,提出了“撇开名利的爱情至真至纯、至善至美”、“鄙视功名的爱情至上主义"、“从夫贵妻荣到妻贵富贵的根深蒂固的爱情攀附观念”、“缠绵、忧、怕背后的依附心态”、“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爱情自由的颂歌,封建礼教的哀曲”等不同观点。笔者因势利导,提示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要注意时代背景,人物的社会环境,进行辨证分析,从追求个性解放的角度肯定《西厢记》的思想价值。学生在辩论中,对现代人树立什么样的爱情观便愈辩愈明,明白了真正的爱情不能脱离社会,不能离开个人生存的土壤,从而更加珍视这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把握人生,珍重爱情,远离早恋。
1.2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多元解读。章熊先生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感觉突破口可能在阅读方面,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主题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准,拔高其道德境界。但是,我们不少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的阐释剖析奉为圭臬,并作为评价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唯一尺度;或在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的“启发诱导”下,想方设法把学生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的分析所设的彀中,从而表现出一种认识尺度的求同取向,漠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怪现状,如是质问:“文学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和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规定那种理解就不正确呢?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如钟嵘、严羽、王世祯、王国维的“滋味”、“兴趣”、“神韵”、“境界”的鉴赏观,就是注意到了阅读文本的艺术张力和意蕴的丰富性,注重阅读主体的创新思想。一部文学作品在描写某个对象或对象的环境时,无法全面地说明,有些也并未证明这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尤其是事物的发展或人物的命运,都永远不能通过语言的描述获得全面的确定性。我们不能通过有限的词句,把某个对象无限丰富的性质表现出来。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多元的解读,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学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我们教师特别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应受到某类特殊读者——文学大师和批评大家——的人为规范,或教材教参上画一的指示,从而忽视阅读主体的思维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为人云亦云的模式。如教参对《孔已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主题分析如是说:“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这个主题的理解出于茅盾先生的看法。鲁迅先生自己却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薄凉。”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诱导,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学生得出了“反封建”说、“等级观念”说、“兼有”说等等不同的主题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我们凭什么强制学生接受这说那说呢?如果在五十多个学生的眼里,对于路瓦栽夫人的感人形象,只是一个千篇一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的幽灵,一个爱虚荣的傻蛋与可怜虫形象,我们的阅读教学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吗?
1.3重视“审美”的感受和“感动”的传递。“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师应从使学生掌握“语文工具”这个角度去完成育人的任务,而进行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从而能更多更好地去读书。阅读的文章都有其内容、思想甚至有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学会 “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并且能反过去“顺意识言”、“据道析言”、“因情品言",如此这般,学生也就从阅读教学中获得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某种能力了,这个过程本身就有人文价值和美育价值。养成了阅读的能力,学生就能自由自主地去获得更多的人文价值和美育价值。这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当我们同学生一同抚摸这些《诗经》中的句子的时候,难道不能获得对美的巨大感动吗?
但这还不够。教学中我们还可问问学生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里去了?视野中为什么再不见它们的倩影?甚至还可以让他们去想想,假如诗人生活在当代,他们又会作何写吟?作何想?教材中众多的游记、山水田园诗歌除了传递着水墨般的自然意境外,更有着“黄河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
这样,当我们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优美意境中时,内心更会升腾起一丝隐隐的伤感和悲情。
这样,当我们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畅游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逍遥游”的境界中时,内心更会油然起对“自然”和“无求”的崇敬。
这样,当我们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我的地坛”中时,内心更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
这样的阅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家,走进“文字传承”着的旨趣。
2.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记忆与生命情结的积淀
《读者》2004第八期有一则报道:一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被称为“月亮”的红衫树,从1 997年l 2月10日起,竟然在这株l 8层楼高的树上栖活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料公司承诺不砍伐该树。一个么勇敢和纯洁的少女。希尔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与其早年积淀的与树有关的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有关。
援引这个报道的目的并不在于猎奇,或去对这位少女的举动生出诸多感动,而在于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我们的阅读教学能“树"出多少这样的人来?为什么我们不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多去沉淀这样的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我们的教材中不乏这样的材料文章,有着丰饶的自然信息的生命审美,蕴藏着比笔划、词条、年代、人名、事件和中心思想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含量,如《给我一个梦想》、《(宽容)序言》、《花未眠》、《我的呼吁》等。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概念的说教和灌输上,缺乏学生的个体感悟,学生们所接受的都是未感于心的说教和机械照搬后的强行灌输。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能感受到这些信息、并能强有力地展示和传递这些信息吗?笔者在教授史铁生《我的地坛》时,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又利用音乐课请音乐老师让学生鉴赏《命运交响曲》。上课时,我先撇开史铁生不谈,让学生先谈贝多芬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以“假如我是史铁生”、“假如我是史铁生的母亲”为话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中,学生对人到底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怎样去感悟人生、怎样去懂得母爱,有了真切的感受。
3.阅读教学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阅读的广阔背景
著名作家莫言几年前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进行了座谈,谈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阅读经验——“用耳朵阅读”。他说:“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作家,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写作,写出这样的作品,是与我的二十多年用耳朵的阅读密切相关的,我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写作,并且始终充满自信,也是依赖用耳朵阅读得来的丰富资源。”“我在用耳朵阅读的二十多年里,培养了我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培养起了我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起了我的想象能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莫言《红高粱》里的故事技巧,《檀香刑》里的语言技巧,就是从“用耳朵阅读”里借用的。迪庆本土作家程志辉近六十万言的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征魔记》的创作,正得益于作者生活在香格里拉这块优美、和谐的地方,从小就受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熏陶,如该书序言所说,“这些神话传说像是尘世向天国焚烧的一炷炷心香,袅袅紫烟将尘世与天国氤氲在一起,向美丽的家园诉说着心中的理想、爱情、美德、幸福。”
从他们的亲身经历,是否意识到我们的阅读教学其实也进入了一个狭隘的盲区:即忽视对民间口头文学的阅读。我们只将其阅读的对象定格于教材、文章。祖辈传承的故事大部分是历史,传奇化的历史,与教科书大相径庭。那里没有阶级观念,也没有阶级斗争,但却充满了英雄崇拜和命运感,只有那些有非凡意志和非凡体力的人才能进入民间口述历史并不断地传颂,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提高。得到这样的熏陶,不但可以获得知识,尤其能获得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想象力。笔者在放寒假时,布置所教的两个高中班学生去搜集当地本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并整理成文。学期收假收交后,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批阅,学生修改后,装订成册传阅。这样,学生从《汪忍波创立傈僳族音节文字的故事》、《恒乍绷起义的故事》、《塔城热巴舞的由来》、《“三江并流的由来》等故事中,不仅了解到本地方、本民族丰民族文化文化资源,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向社会、向民间、向群众“用耳朵去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主体的想象空间,为阅读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毋庸置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将在求变创新的浪潮中达到理想的彼岸,迎来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程志辉《征魔记》
[4]靳邦杰、王世家编《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详解》北京工业出版社1994年9月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分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
[6]《2008年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语文科说明》
[7]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二册》及《教师教学用书》
[8]《读者》2004年第八期
收稿日期:2009-03-03
作者地址:迪庆州维西县第一中学6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