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加强创新教学

2009-08-06杨金国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13期
关键词:图形解题创新能力

杨金国

创新是一种生产力,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取代了古老的比较优势,成为现代国际经济竞争的基础。而教育是知识创新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如何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只要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就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如何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②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着眼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性格。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性格,不唯教师是听,不唯书本马首是瞻。

三、如何实施数学创新教育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知识时,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第三、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④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⑤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实践新课标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一,动手实践

新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学生方便操作的内容。如小棒搭建三角形,用搭积木,折叠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需要不断挖掘,但在使用时应注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第二、自主探索

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河北省承德县六沟初中)

猜你喜欢

图形解题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