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DI视角的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2009-08-05苏杭
苏 杭
〔摘 要〕当前,全球FDI的投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服务业,这为东北地区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利用FDI发展服务外包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从服务外包产业面临规模有限、市场过于集中以及企业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东北; 服务外包; FDI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09)03-0042-04
一、引 言
近年来,承接服务外包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本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选择。“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转变经济和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自2004年国家启动振兴东北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这些为东北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服务外包是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跨国公司既是国际服务外包的巨大需求来源,同时也是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服务外包以及高端制造业项目的对华转移,将是未来提升我国吸收外资水平的三大机遇。通过FDI吸引跨国公司到东北地区投资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有助于推动东北地区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对东北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入世后服务领域的不断开放,使得中国日益成为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目标国之一。2005年,国家实施进一步扩大东北对外开放的政策,提出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革、扩大开放领域等措施,大大优化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外资的投资机会和环境,推动了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服务业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1.外包市场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有限
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研究制定服务外包的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服务外包基地。为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商务部实施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将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成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 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力争全方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并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以东北地区服务外包发展最快的大连为例,从1998年到2007年,大连软件服务外包的销售收入从2亿元增加到215亿元,增长超过100倍。[1]大连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外包业务产业链,并逐步扩大到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和附加价格高的外包产业,目前全球前十大ITO和BPO提供商中已有6家在大连开展外包业务。
尽管如此,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规模仍有待提高。从国际比较看,2006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总额为118亿美元,其中IT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而印度目前已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总额的65%以及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额的46%。从国内市场看,北京、上海的服务外包产业约占全国的50%以上,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外包产业的规模还比较有限,仅占20%左右。
2.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偏低
在跨国公司新一轮产业调整中,资本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多数仍流入服务业,尤其是金融、通讯、房地产业等,流入制造业的份额进一步下降。截至2005年底,服务业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离岸外包也带动了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发展,服务业转移由制造业追随型向服务业自主扩张型转变,众多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服务供应网络。然而,在过去的近30年中,绝大多数外资在华投资的行业是制造业,协议投资金额达到全部协议金额的60% 左右,而服务业仅占20%—30%。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累计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项目数所占比重分别为2.81%、74.46%和22.73%;在合同外资累计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96%、68.69%和29.36%,由此可见,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明显偏小,这与FDI流动的行业分布差距较大。因此,服务业FDI的溢出效应在东北地区还没有得到明显体现[2]。
3.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东北地区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这与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起步晚、企业规模仍然偏小有关。东北地区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东软2005年的外包收入只有0.62亿美元,与国外营业收入达10亿美元的企业相比,相差悬殊。偏小的企业规模制约着东北地区的外包企业承接高端项目,进而削弱了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了规模上的差距以外,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效率也有待提高,开发流程有待细分。在服务质量和资格认定方面,差距也非常明显。譬如,印度的大多数软件公司都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与CMM质量体系认证,全球每四家拿到SEICMM5级认证的企业中就有三家是印度企业。相比之下,近年来包括东北在内的国内服务外包企业虽然也开始重视质量认证,但仍有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接包国际定单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
4.服务外包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从国际服务外包的主体来看,发包方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其中,美国约占2/3,欧盟和日本占1/3。外包接包市场主要是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其中,美国市场主要以印度为主,而欧洲市场则被爱尔兰垄断。就市场划分而言,日本目前仍是中国的最主要的目标市场。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2007年第2季度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季度监测》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对中国而言仍然是最大的发包市场,占据51.8%的份额,欧美份额占29.4%,香港方面的发包份额为10.0%。[3]总体而言,国内的软件外包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历史、文化、地缘等原因,东北地区的外包企业主要承接日本业务,如作为全国首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大连就承接了日本80%的服务外包业务。考虑到日本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份额有限,东北地区的服务外包企业也开始走多元化道路,积极开辟美欧市场,但在短期内服务外包市场高度集中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5.跨国公司在服务外包高端市场中居主导地位
跨国公司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国内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服务外包的主要力量。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模式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最大的潜在服务外包市场,又是具有竞争力的外包服务提供商。目前技术水平高、合同金额大、合作期限长、合作关系稳定的中高端外包业务,基本发生在跨国公司之间。比如,IBM向百安居(中国)提供SAP应用管理外包服务,宝洁公司把5亿美元的人力资源BPO外包给IBM等等。东北地区的服务外包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都无法与大型跨国公司相媲美,所以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上谋求发展。
三、促进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由于东北地区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导致了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这样一来,东北地区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却把很多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环节拒之门外。与此同时,全球FDI的投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服务业,这为东北地区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利用FDI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创造了难得的契机。东北地区应顺应FDI的发展潮流,制定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新发展。
1.扩大服务外包产业利用FDI的规模
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制造业。特别是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服务业尚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比重偏小,结构失衡,这大大限制了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充分利用国内的各项政策和各种资源以外,还要抓住当前FDI加速向服务业流动的发展机遇,扩大服务外包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
尽管世界范围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但并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目前国际外包业务只占全部业务流程的1%—2%,世界最大的1 000家公司中,约有2/3的企业尚未向其他国家外包任何商务流程,而且,多数服务外包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未来国际服务外包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广度上都会有较大突破。东北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全球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承接服务外包作为利用外资的新领域,采取各种鼓励政策吸引FDI流向服务外包产业。在积极吸引服务外包产业FDI流入的过程中,要切实引导其行业流向,重点发展能够提高货物出口附加值的服务,如分销、物流、信息、会展等。此外,要结合服务外包市场的情况,着重吸引世界主要的服务外包发包商和承接商到东北地区投资,全面提高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水平。
2.营造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吸收FDI的环境
当前制约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利用FDI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缺乏环境吸引力,这与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有关。2007年我国服务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9%,[4]仅相当于美国的1/4,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一比重与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是不相称的。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37%,而我国仅为10.43%,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差距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东北地区受历史因素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差距也制约着东北地区利用FDI拉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能力。为此,东北地区今后需要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为吸引服务外包产业FDI的流入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积极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
根据供应商的地理分布状况外包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境内外包是指承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同一个国家,因而外包工作在一国国内完成。离岸外包指的是承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的国家,外包工作需要跨国界完成。近年来,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承接服务外包的国家也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迹象。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规模从2004年的19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00亿美元。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称,到2008年,全球离岸服务人员将跃升至410万。鉴于离岸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自2006年开始商务部已将离岸服务外包列为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离岸外包,是扩大东北地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利用FDI拉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着眼点。要充分发挥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一大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服务供应商,提高接单能力,继续发挥在ITO(信息技术外包)业务领域的优势,特别注重培育承接BPO(商务流程外包)业务的能力,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国际服务业转移。推动世界知名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进驻东北,引进一批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的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可以在推动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吸收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项目方面的丰富经验,迅速提升高端服务的能力,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将服务外包业务进一步转移到东北地区。
4.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放宽FDI市场准入
在明确界定服务外包概念的基础上,制定鼓励FDI拉动服务外包发展的具体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将服务外包业务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并将其列入需要支持和扶助的各省、市优势产业指导目录。针对不同产业实行不同的开放政策,对会计、电信等服务业,可以考虑实行全面开放;对商业流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开放;对银行、证券、保险等服务业部门,要根据东北地区的金融监管水平和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实行审慎开放。
近年来,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更多的国际机构已经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东北地区应抓住这一发展有利时机,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到东北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引进先进的国际服务外包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5.加快服务外包集聚区建设
服务外包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集聚区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而通过品牌效应,服务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建设服务外包集聚区对东北地区利用FDI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地区内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溢出效应作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一种内在功能,是必然发生的,但能否产生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的结果,却是不确定的。溢出的有效性取决于东道国主动创造有利于技术溢出的环境和条件,而设立服务外包集聚区刚好是促进技术溢出的有益尝试。这是因为,东道国的产业与跨国公司所投资产业联系的紧密度越大,先进技术的溢出作用就越强。如果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经济之间的联系微弱,那么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就很难对当地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设立服务外包集聚区实现服务外包企业的集聚,可以加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与当地企业建立产业上的前后向联系,增强彼此间的协同合作关系,进而提高东北地区内企业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
6.重视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培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发展的服务外包市场,中高端人才数量的短缺成为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人才的短缺不仅限制了东北地区外包企业承接离岸外包的能力,而且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利用FDI的水平。当前,熟悉国际外包市场和具有服务外包经验的外包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管理、能与国外客户进行直接业务沟通的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正成为东北地区外包人才培养的重点。为此,要将服务外包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培养作为一个基础性的、长期性的、战略性的举措来抓。
有鉴于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可以考虑建立吸引海外人员回国创业制度,吸引熟悉欧美市场、国际业务流程管理和能与欧美外包客户直接进行业务沟通的海外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其次,加快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各级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吸引境内外机构和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兴建培训机构,大力发展职业和非学历教育,建立服务外包人才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大对服务外包领域急需的新职业的开发。此外,还可以考虑鼓励跨国公司与国内培训机构和大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等。オ
参考文献:
[1] 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10年间增长超过100倍[EB/OL].新华网,2008-06-22.[2] 陈宪,殷凤.服务贸易:国际特征与国际竞争力[J].财贸经济,2008,(1).[3] 东软继续领军软件离岸外包市场[EB/OL].计世网,2007-10-29.
[4] 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5] 万广华,M.S.Qureshi,伏润民.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J].经济研究,2008,(4).
[6]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R].
[7] 商务部.2007中国外商投资报告[R].
[8] 王晓红.新一轮服务业离岸外包的理论分析[J].财贸经济,2007,(9).
[9] Wilson, Dominic and Roopa Purushothaman.Dreaming with BRICs: The Path to 2050[R].Global Economic Paper No.99.London: Goldman Sachs,2003.
[10] IMF, 2007a.World Economic Outlook[R].猈ashington DC.お
(责任编辑:杨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