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棱市农村能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9-08-05姚富俊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秸杆生物质农作物

姚富俊

发展农村能源,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市农村能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和发展潜力,现就我市农村能源发展潜力进行分析。

一、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分析

我市开发较晚,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以畜禽排泄物为主。据2007年数据统计调查,我市9个乡镇和企业单位共有牛、马驴、骡16.6万头,生猪11万头,山绵羊15万只,家禽95万只,每年排泄粪便大约30.5万吨。从目前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情况看,主要是通过建设沼气池,一方面获得燃料能源,一方面进行无完公害处理后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因此,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重点要处理好养殖大户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发展建设沼气工程潜力巨大。

二、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再生能源情况分析

(一)生物质燃料现状

1、燃料产量。穆棱市是中国大豆之乡,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土质肥沃、物产丰饶。粮食作物主要盛产大豆、玉米、水稻、小麦,在近几年“一免两补”政策和“科技兴农”战略的引导下,全市粮食生产连登新台阶、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优质粮生产面积扩大,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经济作物以烤、晒烟为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产量属全省第一位。林业发展优势显著,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林区之一。据调查,穆棱市2005年种植业实际播种面积为196万亩,其中:大豆、玉米、水稻年实种面积分别为100万亩、50万亩、10万亩,年产量分别为15万吨,20万吨、4万吨。其他作物实际播种面积为36万亩。全市各类秸杆燃料总量为63万吨,其中:玉米秸杆30万吨,大豆秸杆21万吨,分别占秸杆总量的47.6%和33.3%。穆棱市有牧草地43万亩,年产干牧草8.71万吨,秸杆和牧草总产量71.71万吨。

2、燃料储存与消耗方式。通过深入乡村入户走访调查,收获的农作物秸杆存放在农村居民住宅前后园子内或巷道旁边,极易发生火灾,还污染周边环境,不利于村容整洁。穆棱市没有秸杆收购加工企业、秸杆总体消耗利用率低,用途比较单一。主要消耗方式如下:

玉米秸杆:作物牲畜饲料;

大豆秸杆:作为生活燃料,牲畜饲料;

水稻秸杆:作为生活燃料,牲畜饲料;

小麦和其它农作物秸杆:还田

3、秸杆剩余量。穆棱市为山区、半山区,牧草资源丰富,拥有草场和草坡43万亩,除满足夏季各种食草牲畜放牧外,年产干牧草8.7万吨。据调查穆棱市各乡镇和单位牛、马、驴、骡饲养量16.5万头,羊年饲养量20.4万只,年用于畜牧饲料的农作物秸杆和牧草为29.36万吨,其中:农作物秸杆20.66万吨。穆棱市牛、马、驴、骡饲养量11.81万头,羊年饲养量15万只,畜牧饲料消耗农作物秸杆和牧草27.28万吨。穆棱市农作物秸杆剩余量40.02万吨,大豆秸杆剩余量13.37万吨,玉米秸杆剩余量19.71万吨,水稻秸杆剩余量3.2万吨,其他农作物秸杆剩余量19.71万吨。

(三)生物质燃料潜力分析

1、种植结构调整,将使生物质燃料问题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粮食生产区的扶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必将给我市的农业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穆棱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做强做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围绕畜牧用粮和工业用粮,大力采用和推广运用种植业的新技术,选用优质高产的大豆、玉米、水稻等其他农作物的新品种,建设170万亩优质高产种植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增加优质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面积,这必将带动玉米、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增长,从而带动穆棱市秸杆产量的快速增长。预测到2010年,大豆播种面积在11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在55万亩。全市大豆、玉米秸杆总量保持在53万吨左右,比2005年增加6万吨。

2、新能源推广普及将取代生物质燃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国家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电、煤、液化气、沼气等清洁新能源的覆盖面将大大拓宽,城乡居民生活用秸杆燃料量将明显下降。预计到2010年,穆棱市农作物秸杆消耗量从占总产量的44.2%将下降到40%左右,即秸杆剩余量年新增3万吨左右。

三、今后发展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能源的新特点

与90年代的农村生活用能消费比较,农村能源出现了新的特点,农村生活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外供商品能源已超过总能耗的一半,电能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开发)的应用为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常规能源浪费现象已逐渐减少,省柴节煤灶已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率基本达到了100%,热效率均可达到25%以上。

(二)今后农村能源的发展方向

农村能源是中国能源的一个特殊领域,与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在当前,中国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生活用能的发展方向应本着多能互补、因地制宜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常规能源如薪柴、煤炭的热利用率,积极合理使用清洁能源如液化气、电能等,将各种能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互为补充,健全农村节能体系,增强农村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民在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能源利用的档次也提高了。

(三)积极改善农村能源筹资渠道

目前,农村清洁能源的发展基本依靠自身为主,政府尚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和有力的资金补助,在某些时候(特别是能源供应紧张,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时)难免出现一些急功近利、不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现象的发生。因此,农村能源的发展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创新农村能源建设的融资体制,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不同经济主体有序参与的多元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农村能源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农村能源产业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秸杆生物质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贷”动秸杆走四方
农业秸杆增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秸杆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技术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