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护理的技术要领
2009-08-05罗福生彭彦富徐连生
罗福生 彭彦富 徐连生
奶牛生产实践表明,奶牛60%~70%死亡发生于犊牛阶段,犊牛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这一阶段对饲养管理要求条件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如果这一阶段的管理不当或技术失误,会给奶牛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初生护理
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其次是擦拭犊牛体躯上的黏液,并将犊牛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还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以便于胎衣排出。
一般情况下,在擦净犊牛体躯后,犊牛会自行锉断脐带,如果不能自行锉断时,可以人工剪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犊牛腹部10~12厘米处握紧脐带,手指用力揉搓脐带并挤出脐带中的血液,然后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用5%碘酊浸泡脐带断口消毒,不必包扎。脐带一般在1星期左右干燥而脱落。
2 哺乳卫生
给犊牛喂奶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人。要保证哺乳用具的卫生,每次用后,一定要洗净,最好经过蒸汽消毒。饲槽用后也要刷洗干净,定期消毒。患有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的人不能饲养犊牛。
每次喂奶后,要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然后用颈架挟住,防止互相舔而养成“舔癖”。“舔癖”的危害很大,常使被舔的犊牛造成脐炎、乳头炎或睾丸炎,以致丧失其利用价值或降低生产性能。同时,有这种“舔癖”的犊牛,容易舔吃牛毛,时间过长会在瘤胃中形成许多扁圆形的毛球,这些大小不一的毛球往往会堵塞食道、贲门或幽门而导致犊牛死亡。
3 饮水
奶中所含水分不能满足犊牛正常代谢需要,故哺乳期要供给充足的饮水。补水的方法最初可在牛奶中加1/2獈1/3的温热开水,同时在运动场内设水槽,任其自由饮水。
4 运动
运动对骨骼、肌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都会产生影响,尤其犊牛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运动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生后10天就要将其驱赶到运动场,每天进行0.5~1.0小时的驱赶运动,1月龄后增至2~3小时,分上午、下午2次进行。
5 犊牛管理要做到“三净”
“三净”即饲料净、畜体净和工具净。饲料净是指牛饲料和饮用的牛奶不能有发霉变质和冻结冰块现象,不能含有铁丝、铁钉、牛毛、粪便等杂质。牛体净就是保证犊牛不被污泥、浊水和粪便污染,减少疾病发生。坚持每天1~2次刷拭牛体,促进牛体血液循环,又可调教牛犊。刷拭时要用软刷,手法要轻,使牛有舒适感。工具净就是犊牛所用的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6 做好定期消毒
冬季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夏天10天一次,用苛性钠、石灰水或来苏儿对地面、墙壁、栏杆、饲槽、草架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7 除角
犊牛在7~10日龄除角,一般不超过15日龄。
7.1 用电烙铁去角法
把电烙铁顶端做成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通电加热后,烙铁的温度各部分一致。使用时将烙铁顶部放在犊牛角部,烙到犊牛角四周的组织变为古铜色为止。用此法除角不出血,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用,但只能用于35日龄以内的犊牛。
7.2 用气体除角器除角法
助手将犊牛头部固定后,术者先确认两面需要除角部分(突起的角),用剃毛剪刀剪下周围的毛。然后拿除角器按在突起角部分上,左右稍微拧几下(打火机用气体填充式,1罐气体可够50头用),待周围皮肤烧变颜色后,将突起角部分剥掉。最后确认周围皮肤没有出血,用碘酒消毒。
8 保健护理
这期间要重点做好犊牛腹泻和犊牛肺炎的防控工作。犊牛腹泻属犊牛的多发病,多由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对犊牛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犊牛肺炎是犊牛阶段的常见病,犊牛患肺炎后轻者会影响到后期的生产性能,重者导致死亡。犊牛肺炎多由非特异性病原引起,预防本病主要从环境卫生方面着手。
犊牛保健要做到“三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以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温暖、宽敞和通风。并做到喂奶时观察食欲、运动时观察精神、扫地时观察粪便。健康犊牛一般表现为机灵、眼睛明亮、耳朵竖立、被毛闪光。患下痢的犊牛常常表现为眼睛下陷、耳朵下垂、皮肤包紧、腹部卷缩、后躯粪便污染、拉稀便。这时,应暂停喂乳1~2次,可喂饮温开水,并口服磺胺脒片0.1~0.2毫克/千克体重、酵母片5克。若是患肺炎的犊牛常表现为耳朵垂下、伸颈张口、眼中有异样分泌物。这时,可采用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青霉素1.3~1.4万国际单位、链霉素3.0~3.5万国际单位,每日2次。犊牛下痢和肺炎,对犊牛威胁很大,要认真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