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点突破的举措推进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
2009-08-04中共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
中共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4年以来,合肥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2008年,科技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合肥试点市建设的成效:“试点工作的开展对于充分发挥安徽省和合肥市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对于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中部崛起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际上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延伸和拓展,是试点市成功经验的放大和深化。试验区建设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模式扎实推进。
第一,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理念培育创新产业。培育战略性创新产业不能全面开花,必须充分发挥合肥产业的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明确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创新产业。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等增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谋划推进—批重大产业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骨干企业一产业链一产业集群一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培育若干几百亿规模的新兴产业和千亿规模的支柱产业。二是培育创新企业,壮大创新主体。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企业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研发体系,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三是打造杀手锏,占领制高点。着力推动企业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开发核心和关键技术,突破自身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在—些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以开发高端产品为切入点,加快向产业高端环节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化前景明朗的重大产业项目,通过专项资金投入和创新力量集聚,加快其产业化步伐。
第二,以重点突破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围绕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试验区建设中,深入分析产学研之间存在的“中梗阻”现象,下大力气解决好制约产学研结合的微观环节,促进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从应用技术研究向应用基础研究延伸。在重大科技和产业发展项目中培育互利、互补、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学科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将产学研合作从单体科研项目提升为战略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二是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立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打通科技创新转化的便捷通道,推动区域创新资源的共享和重组。三是围绕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构建院地联动发展机制。地方政府要树立“服务高校、科研院所就是服务合肥,发展高校、科研院所就是发展合肥”的意识,算大帐,看长远,要舍得割舍眼前利益,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近就地建设一批创业中心和创新孵化平台,加速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第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集聚创新要素。一是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在集聚人才上,按照“产业凝聚人才、人才造就产业”的思路,把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有机融合起来。通过引进一流的经营管理人才,带来先进的理念、管理和制度,带动合肥本土企业家的成長,造就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家群体。通过改革用人机制、实行政策引导、提供创业载体、加强创业指导等办法,激发创新人才的激情和才智。二是打造融资洼地。加快组织实施“金融资源集聚”工程,进—步开放金融市场,大力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肥开设分支机构,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产品,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的投融资理念,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与境外资金在合肥发展风险投资业,使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具有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得到扶持。三是打造总部集聚地。推进试验区建设,要大力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和技术溢出带来的新机遇,通过与长三角科技创新活动的互动对接,把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引进跨国公司、国内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等知名企业的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后台服务机构,使合肥成为中部地区企业研发总部、全国性行业机构集聚的城市。
第四,以商殃变法的精神营造创新环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大力培育创新文化。一是弘扬创业文化,实现从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二是弘扬创新文化,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三是弘扬合作文化,实现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四是弘扬信用文化,实现从重即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提高信任度;五是弘扬开放文化,倡导开放思维与流动意识,实现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培育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地推进思想解放,切实做到“少在行与不行上争论,多在怎样才行上实践”,放手让一切创新创业的活力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