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自主创新“领跑者”
2009-08-04
专题策划孔向阳王予安高晓光欧浩军
执行黄传霞汪名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肥自主创新促发展
杨增权
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合肥一直担当着自主创新“领跑者”的角色。凭借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合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先“闯”和先“试”中,成为创新型城市肥近年来经济社会呈现出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强劲发展态势,铺就了科学发展、率先崛起之路。年来,合肥经济社会呈现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强劲发展态势。2008年,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逆势上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四项指标增幅名列26个省会城市之首。
总结合肥近年来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紧紧抓住了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2008年6月科技部调研组对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专题向国务院汇报。中央主流媒体以“中部崛起一座‘创新城”、“自主创新的‘合肥现象”、“创新驱动型城市的‘合肥樣本”为题作连续报导,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反响,合肥自主创新的品牌效应日渐显著。
合肥自主创新之路:依托优势循序渐进
合肥的创新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科技资源聚集阶段(|952年—1988年)。建国之初,由于省会城市地位的确立,各类人才随着行政资源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聚集到合肥,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肥设立。现在,合肥有高校59所,科研单位275个,各类专业人才30多万,被誉为我国中部地区智力最密集、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二)科技成果进发阶段(1989年—2003年)。随着科技资源的聚集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一大批顶尖科技成果相继诞生,并成功地转化为产品。
(三)科技创新试点阶段(2004年—2007年)。2004年11月12日,合肥经国务院同意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以下简称试点市)。随着试点市建设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四)综合配套改革阶段(2008年以后)。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提出了在试点市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2008年10月17日,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多管齐下促创新
(一)健全工作机制,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试点市及试验区设立以来,合肥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机构,指导、部署试点市和试验区建设工作。近年来,合肥大力推进12项改革,积极扩大8个方面的开放,努力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营造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2006年至今,合肥连续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具有突破l生的自主创新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二)推进企业培育,发展高新产业,壮大创新主体。
率先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目前,已有200家企业被纳入培育计划,试点企业76家。这些极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已成为合肥加速崛起的中坚力量。2008年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1家,高新技术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57亿元,增加值317亿元,已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积极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渐壮大。
(三)完善服务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对接。
成立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和合工大汽车研究院、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等高水平孵化器,不断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速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四)建设创新载体,狠抓项目落地,构建创新平台。
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是试点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截止目前,示范区累计完成建设投资约50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区内集聚了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类项目和单位。
(五)加大科技投入,拓宽融资渠道,集聚创新资本。
2008年,市本级财政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累计达17亿元以上,全社会R&D投入同比增长39.5%;合肥高新区积极申报非上市企业股份代办转让(“新三板”市场)试点;设立了合肥市第一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汇智创新基金,新引进8家风险投资机构,开业或获准筹建20家小额贷款公司,合肥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仅2008年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亿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压力,集聚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的资本。
(六)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孕育创新文化。
积极引入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来合肥实习挂职,组织党政干部和企管人员参加高规格培训,大力引进与培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初步建立起以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的人才评价标准。建设合肥职教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大力培育敢于冒险、勇于探索、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以自主创新带动全面发展
一是推动了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合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美元,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到6.3:50.2:43.5。同时,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二是为“工业立市”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0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1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75户。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中小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呈现“龙头企业一产业链一产业群”相互衔接的集群式发展态势。
三是大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合肥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后劲。通过自主创新,合肥市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优势技术。在肥高校科研机构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转化速度逐步加快,转化渠道更加通畅,为合肥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提升了合肥市的对外形象和知名度。通过提升合肥科技特色和连续举办“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平台,增强了吸纳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合肥,合肥知名度日益增强。
五是自主创新的品牌示范作用开始显现。通过四年多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执着探索,合肥坚持以成为建设创
新型城市的“先行者”和“试验田”为方向,以在试验区建设中“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己任,自主创新工作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08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合肥调研时指出,合肥市在体制机制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成果显著。
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近年来,合肥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制度构建、新兴产业培育、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合肥经济发展方式还要进一步转变。近期,我们还将重点在下面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力推动创新型企业崛起。围绕合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着力引进符合合肥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行业和技术、与合肥产业链有重大关联的高科技大企业、大项目;发挥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带动作用,构建产业集群。
(二)着力打造区域性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以试验区为载体,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尽快完善其作为综合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的三大功能,充分发挥其作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枢纽、创新元素集聚场所的作用,使之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的总窗口、信息资源集聚的总后台、高新技术及产品交易的总枢纽,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全国最适宜创新的区域之一。
(三)超前谋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试验区加快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动漫产业、大学科技园区及科研孵化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量子通信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在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申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力求取得一批科技成果、产业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孵化一批有竞争活力的科技型企业。
(四)全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力推进“新三板”市场试点申报工作,早日实现非上市公司股份挂牌转让,促成转板机制尽快确定,加快融合和聚集金融资本在合肥的发展,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利用科技部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做大做强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再新建1—2只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五)高位提升产学研合作内涵。不断提升合肥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涵,使传统意义的产学研合作上升为新形势下的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形成系统的具有合肥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我们将继续沿着自主创新之路,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作者系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