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
2009-08-04李甲山
李甲山
新时期对教师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已经习惯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教师,可以说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作为教师要正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的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
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而不是外面强加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习兴趣基础之上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就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就不再是负担。要把学生组织好,首先就要从兴趣出发,利用教师丰富多彩、幽默诙谐的语言,精心选择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全方位解放学生,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法。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也不全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桌之间互教互学、互相提问、互相评价。小组间的互帮互学、互相交流,使学生之间的知识经验互补,得到别人的帮助,让自己的看法得到交流。
二、学生的激励者
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优秀教师的全部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常运用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励。
激励性评语是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的结论性意见。激励性评价的基本功能就是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评语语气不管是判断还是描述,都不容许使用有伤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的措辞语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领域,我们要改变过于重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忽视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的倾向。教师要善于观察、描述学生身上闪光点,及时做出激励性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当他遇到困难倒下的时候,只要对他进行鼓励,告诉他凡事都会遇到困难,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站起来继续走,道路更加宽阔,就会唤醒其渴望成功的欲望。
三、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传统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宰,对学生来说教师高高在上。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相信、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作学生的知心朋友。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组织教学,使学生易于吸收。其次,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对学习有胜任感,产生学习兴趣。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角色的转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如果教师认为只有教材、教辅材料才是课程资源,那么就会对身边丰富多彩的资源视而不见,更不会去利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学校在需要较大的经济资源支持,他们显然没有条件,同大城市相比更是天壤之别。但从课程要素来看,许多资源的教育价值是同样的,从作为课程要素的课程资源方面来看,穷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经验的物化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录、教学反思等。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施工蓝图”,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对课程的预期。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花时间、精力去讲授,但效果不佳,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发生较大的变革,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提供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