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2009-08-04韦火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电化教学应试教育课外

韦火生

中学教育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教师们的共识,然而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学科教学该如何转轨呢?

一、正确认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过去的“应试教育”,强调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应付考试,争取高分,追求升学率,老师与学生不得不为考分与升学率而奋斗。于是,普及教育实质上成了“升学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与品德修养,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把培养学生克服自身弱点,树立战胜困难、不自暴自弃、养成坚强性格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贯穿在每节课乃至全部教学过程之中。过去我们强调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现在应加上一条:备素质教育。即使有些学生因成绩不好,最后未能完成普及教育学业,我们也应该使他们在普及教育阶段能有比较好的素质,一旦走入社会,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普通公民。这是素质教育应达到的下限标准,这是普及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课内外联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既然强调“素质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的做法。以地理教学而言,过去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常常重此薄彼,把学生完全禁锢在课堂上。诚然,课堂教学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然而,仅有这一种形式是不够的。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作为学科学习对象的地理环境空间存在的广阔性和时间发展的长久性。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断搬进课堂观察和演示,这就使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一定限制,造成某种程度上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因此,必须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地理课外教学主要包括观察、参观和观测。如实地观察实习(到乡土地理环境中实地观察),认识自然、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活动,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科技机构的水文气象观测、环境监测、土壤调查,以及观看教学电影、电视片等,给学生提供了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的条件,从而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在课外教学中验证和运用书本知识。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延续、深化和补充。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在街头调查车辆往来的密度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样既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知识。

三、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拓宽提高素质教育的途径

应用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科特点,地理课堂上使用电化教学,更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1.利用电影、图片、录音等形式,可向学生展示大量的生动的形声材料,使教师的讲授更有渲染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电化教学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其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地理教材涉及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使用电化教学,将复杂的、运动的、抽象的地理运动或者规律更直观地表现出来,达到突破难点,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显素质教学

阅读课文、地图、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与形式,也是它的特点,但如何认图、读图,并与课文的文字统一起来,这其中有方法、有规律、有技巧,如果只让学生对着图去记一些死的知识,而不把方法、规律和技巧教给学生,就不能突出素质的培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加强了方法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地图,观察其外部特征的景观和说明某些原理的示意图,以及显示其数量的有关图表时,既要求学生记住主要的知识与数据,还特别引导学生对不同图像进行比较,掌握阅读技巧、方法与规律,有时还让学生把要记的内容用描绘简图的方法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素质培养贯穿在其中了。

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必须打破教师独占讲台,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旧模式,代之以民主、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这里讲的分析归纳,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由教师一人包办。当然,教师的讲述是必要的,但应结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某些问题。也就是说,师生的交流、课堂的讲授、学生的议论,是对本节课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归纳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吸取了“渗透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学习中,可以议论提问,发奇想,在好像无序的状态之下,学到了很多东西。

五、运用趣味性教学,感召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饶有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得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召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运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诗句,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用毛主席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两句诗,以及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唐代诗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两句诗,描绘长江三峡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两句诗,来形象逼真地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气特色等等。都能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如果教师选择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谚语穿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引用“雷打未惊蛰,雨水四十日”的天气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东南部地区季风活动和锋面雨带的形成规律,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使获得的知识更为巩固。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地区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起伏的高原地形。

类似这样的短诗断句、地理谚语不胜枚举,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得当,可以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电化教学应试教育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电化教学为师生搭建双向交流的平台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校电化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活用电化教学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