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缤纷爨底下
2009-08-04胡明刚
胡明刚
爨底下村离北京市区90公里,位于京西门头沟管辖深山地带。明清时期,这里因有一条从京城通向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地域的古驿道,成为商贾云集的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
爨底下村始建于永乐年间,拥有76个古老四合院建筑。沧桑的岁月曾让它几度岑寂,而今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第一村,吸引着人们寻胜访美的眼睛和步履。
走进村口我认识了一个古老的汉字
我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金秋日子进入爨底下村的。从北京苹果园的地铁站透出身来,走在艳丽的阳光下,在一片温煦中,我登上了929支线公交车。这班车的终点站是门头沟的西灵山,途经爨底下的村口。
车出西郊,所见到的山皆是崖石嶙峋,一派峥嵘,呈现风尘岁月的沧桑削痕。北方的山,草木不甚丰茂,但极为人图入画。一路上,我为路旁的山崖树木和村落而沉迷。车行一个半小时到了斋堂镇,渐渐进入爨底下村的路口。我在路口下车,经过刻有“爨底下”书法的摩崖,左转一个弯,眼前的景色顿时让我豁然开朗起来。在山坳之中,一个石头垒砌的山村,屋舍的石墙与崖石有着同样的色调、同样的质感。虽然这里的土地不平旷,屋舍却整饬俨然,仿佛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场景的重现。爨底下村,安静,恬谧,如一个安详的梦境。
我信步走进了这个小村,感受到一种温馨的乡风浸润,更显得自在而忘情。几年前刚到北京,我就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拾取了爨底下村的光影,对这个北方的石头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对爨底下这个村名,还是寻思了许久。而今我亲临其境,终于感知到“爨”字的涵义,以及深蕴独特的文化精神。
认识爨底下村,从一个字开始。中国汉字中最难写的,就是这个“爨”字,整整有30多个笔画。在爨底下村口写着大大的“爨”字照壁下,村民告诉我:这个字会写的是一个爨,笔画清楚;不会写的,就是一大片,笔画重叠,一塌糊涂。《爨宝子碑》体现的是汉字由隶书到楷书过渡,村头照壁上的那个“爨”字杂陈着如隶如楷的风格。在丽日和风感受爨字意味,是最合适不过的。
爨,是象形字,也是指事字,更是会意字。一看就与烧饭有关,上面的兴字头,是饭甑;饭甑底下,搁着两块木柴;木柴之下,就是熊熊燃烧的柴火。查字典才知“爨”字果然有许多解释:一是生火做饭,炊事;二是烧煮;爨还有一个解释,就是灶。火在灶下燃烧,故有古语云:“爨下劳薪”。薪,也就是柴火,爨烟也就等于炊烟了。
村民们告诉我,爨底下村的得名缘于村北的一块岩石,宛如饭灶,村落就位于此崖底下。村西北有个爨宝玉沟,据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又有一说,该村位于明代军事要隘“爨里安口”之下。因为“爨”字笔画太多,刻公章和写字印刷都不方便,后来改成了“川底下”。川为河,是水;“爨”为灶,是火,水火不相容。虽然方便许多,但文化韵味削弱了。因此,近年又恢复了老村名。
在村口我看到一句话:弘扬爨文化,带走爨文化。我想这种爨文化,也许是饮食文化的一种。在爨底下村我见到了袅袅的炊烟——爨烟,自然有了真正回到山林老家的感觉。
伫立村头我诠释着一个宿世的因缘
村里的店主热情地送我一张地图,让我按图索骥。他说这里每户人家都开着,你随便进去都可以。我拿着地图,挨家挨户地敲门,迎接我的是村民灿烂的笑脸。爨底下村村民姓韩,是明代大将韩世宁的后裔,韩世宁为明代沿河城守口百户。韩家世代为军,有战事时守城出战,无战事和平时期,则垦田耕作为主,于是守卫在爨里安关隘的这支韩氏人脉,卜居于此,形成村落,不断地生发繁衍。据说韩的谐音是寒、冷,须用火来融和,冷热相生,阴阳互补,方可保证家族兴旺不衰。
据考证,爨底下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因为古驿道穿境而过,这里客栈兴隆,商旅来往,经济发达。村里70座四合院的建成,与那时的经济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抗战时期爨底下村遭到了一队日军的侵袭,诸多房舍被烧,许多村民被杀,被日军焚毁的房舍就有228间。村里的青壮年重上战场,以报国恨家仇,分散各地,再也没有回到故里。新中国成立后,109国道等建成,古驿道与村庄也随之沉寂下来。过去最繁华的所在,也成了最僻静的地方,村里百姓依靠仅有的田地耕作维持生计。过去漫长的岁月,村里面貌无甚改观,没有盖起新楼大厦,依然是一派古朴苍凉。
行走空落的村道,找不到年轻人的踪迹。一些房舍早已无人居住,上了铁锁。恰恰由于这种闭塞与古朴,这里留下了一片原乡情浓,保存了原汁原味的田园风貌。我读到了墙上各个时代的标语,在文革时期“心中永远的红太阳”口号下,找到了清代时期隐约的战报,如同在屋顶瓦缝中,找到摇曳的黄草。一些村妇老人,坐在家门口,对着匆匆而过的客人,笑脸相迎。一位年纪约莫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对着我呼唤:“爨!”“爨!”就像呼唤远行的孩子,寄托对过往华年的追忆,她的面容如村庄那么苍老。
爨底下村再次引人瞩目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在爨底下村的东边的一个小弄堂里,我看见一家名为“鸿彪草堂”的甲一号院,匾额是舒乙先生题的。旁边靠着一块牌子,叙说主人与爨底下村和谐而成功的互动。董鸿彪是一位画家,1996年到这里采风,爱上了此间景色,通过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方式在报刊上进行大力宣传,爨底下村渐渐被人所知。平时,他在这里出售摄影画册,并为游客们绘画纪念,过着乡土味十足的艺术生活。
现在,村里的房屋都空着,变成了旅社饭店。在这里,住进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我行走在村庄中,想与董鸿彪一样,与村民同食宿,聊家常,用镜头和笔墨记载这里的传奇故事和淳朴的田园风景,诠释一个北方小山村的前世今生的因缘。
漫行村道我品味过一个山村的浓情
爨底下村是一片芳香的土地,拥有自然化育的玄妙风水。
说到村落的环境,爨底下村的村民无不得意洋洋,如数家珍。他们都说这里是极好的风水宝地。村前的大路和缓而优美地转了一个弯,如彩带一般把它围绕。村里人拿出很玄奥的风水理论来佐证,“地有奇巧有丑拙,巧是穴形美且奇,拙是穴形美且丑”。爨底下村的山是荒凉的,很少有葳蕤的树木,崖石突兀嶙峋,田地不甚丰腴,但群山四合,将整个村落揽入怀里,如同母亲的臂弯,抱着一个婴儿,充满无比善美的柔情。
爨底下村坐落在谷底中,整个村庄坐北朝南,背面有群峰遮挡寒风,阳光充和,温暖如春。正午时分,阳光自对面朝山的峰巅斜照下来,让我想起苏东坡的词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四顾爨底下村周围的山峰象形状物,移步换形,有威虎镇山、神龟啸天、蝙蝠献福、神笔育人、金蟾望月诸景,深含人间福寿的吉祥意义。村民告诉我,这爨底下村,上卧虎,下藏龙,背靠龙头浸水,是自然山水风景最和谐的地方。在我眼里,村落成为此带风水的点睛之笔。
沿村庄南边的山道拾级而上,转过_个小小的送子娘娘庙,登上村庄对面的观景台,整个爨底下村全收眼底。层层的梯地梯田在村后的山坡上画出道道柔和而优
美的等高曲线,让这里的风水变得更加玄妙而生动。山崖处的房舍为中心,以此为中轴线,整个元宝形的村落呈现对称的格局。在我的眼里,村落又成了一般静静停泊的航船。船首上建筑的关帝庙,彰显着忠义节孝的精神,当地人称之为大庙。作为男子英雄武夫的关羽,与南面女性慈母的送子娘娘遥相呼应,和合阴阳。村民们求雨求子都到这两个庙宇里虔诚拜叩。从送子娘娘庙下来,穿过甲一号院,沿着山间小道蜿蜒而上,崖顶上关帝庙与钟亭毗邻,一片肃穆,站立崖首,自有羽化登仙的感觉。
在关帝庙西望,阳光从对面山口斜照下来,把位于爨底下中心崖上那几幢农舍照得非常亮丽,竟有点西藏布达拉富的那种金色庄严。错落的屋顶,众多的四合院,由绶带一般的村道联结,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爨底下村的四合院,与北京城的四合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因顺应山势,呈现着不同的格局,显得特别小巧玲珑,体现无穷的艺术况味。村里人介绍说,这里的四合院有正房,还有左右厢房、倒座房,及耳房、罩房等,互为一体,但等次分明。一般老人长辈居住在正房内,客房书房安排于倒座房,晚辈们居住东西厢房。爨底下村的民居坐落,体现着明显的等级次第。村中四合院最有气派等级最高的,当算是财主院了,它又叫广亮院,位于村中最高处,风水绝佳,背靠“龙头”山,面对“金蟾山”,五间正房,三明三暗。据说主人是当地最大的财主,曾开有“瑞庆堂”字号,在河北涿鹿有油坊和粉坊,在河北怀来有庄园,在北京城里有宅院。财主院三个院落结合在一起,有合有分,相互连通,外可抗敌,内可供家族成员分爨单居。
在村道中穿行,拾级上下,遇到一些村人,背着背篓驮着煤块,让我觉得与南方彝民相类似的生活。低首石阶边上,有金黄的野菊花恣意开放,花瓣团簇,灿烂地映照着阳光{抬头仰望,是高挂的红灯笼、金灿灿的玉米和红彤彤的辣椒;垂首抚摸雕花的门墩,举臂触及雕花的门楣与牛腿(雀替),无论是花草还是人物图案,足以让我细细揣摩。在广亮院门前,有两块铺砌的石板,村民告诉我,一块叫“紫气东来”,另一块叫“脚踏青云”,富有吉祥意味。去村中的老井照照自己的面容,推推石磨,转转石碾,足以放松性情,感到生趣无限。
爨底下村的农家小院,随处可进,可坐,可歇,可食,可饮。在村口我买了一袋红薯片和一袋炒野栗,一路看景,一路咀嚼,甘甜滋味萦绕心头。渴了,到农家院里喝上主人热心泡上的山野茶;饿了,就品尝这里的农家菜、山野菜和人情菜。苦麻菜,蘑菇炖土鸡,香椿摊鸡蛋,炸河鱼,炸溪虾,大开胃口,边吃饭,边听老人讲古,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要是在晴明之夜,居住农家小院,看月上东山,看星辰满天,或行走在空无一人岑寂的村道上,自由地遐想,自在地漫步,不为尘世的生活所累,心灵旷达,回归本来的明净,该是多么的幸福!
行走在爨底下村,我自然忆起苏轼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爨底下这个北方的小山村里,我没有找到江南的竹杖芒鞋和一蓑烟雨,却看到北方山地满目的丽日缤纷。阳光照着远方的山脊山腰和农舍的院墙,我油然而生“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感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不仅仅是苏子的心境,也不仅仅是爨底下村的意境,更不仅仅是所有行旅在自然风物中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