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我对自己心中有数
2009-08-03王燕
王 燕
“学会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努力做到所有的人生选择,部是你自己的选择。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花心思去总结它,让自己从中获得成熟和成长。”这份人生信仰,让我们看到陈数美丽外表下,那颗知性的心。
2009年5月初,由总政话剧团排演的新版话剧《日出》结束了全国巡回演出,获得各界一致好评。陈数的出色表演,让观众惊呼:“她让陈白露返魂了。”
而不久前,在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热播剧《倾城之恋》中,她扮演的白流苏征服了众多挑剔的张迷,赢得了他们赞许的眼光,被称为“将旗袍穿得最美的女人”。
一个优秀的女演员让人记住的一定是爱情角色。陈数做到了,她将这些经典女人演绎得深入人心。她用心把握了每一次机会,也将这机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生的每一次抉择,都是来自内心的声音
陈数原名陈澍,“澍”这个字意为“及时的雨”,蕴合了父母对她的寄托和喜爱。只是经常有人将“澍”字误认为“澎”,最后她自己改为“数”——寓意做人做事能心里有数。
父母都是艺术家,在耳濡目染中,陈数也特别喜欢文艺。每天放学后,在第一时间做完作业,她就挥舞着纱巾,伴着轻快的旋律,开心地跳舞。
12岁时陈数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是否去北京舞蹈学院学跳舞。这个建议是父母提出的,但他们尊重陈数的意见。很多十二三岁的女孩还都在父母的庇护下无忧地生活,但湖北老家与北京相隔万里,而且当时的通讯也不方便,此时离家,将意味着她要完全独立地生活。父母将这些一一讲给她,但陈数却欢欣雀跃地同意了。
那天在练完舞后,陈数的目光穿过门前那棵高树的罅隙,投向深邃的天空。她并没有定什么宏伟目标,只是觉得内心喜欢舞蹈,愿意继续跳下去。满心的憧憬,仿佛一双翅膀,带着她飞向更远的天边。
最终陈数以湖北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经过7年的练习,她进入当时赫赫有名的东方歌舞团。
但渐渐地,陈数感觉在舞蹈表演中自己受到一些束缚,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小。有时感觉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归到艺术最本质时,却发现没有空间去表达。这令她苦恼不已。
毕业前,因为参加演出了大型歌舞剧《音乐之声》,获得导演和王刚等演员的好评。钮心慈导演中肯地对她说:“如果你喜欢演戏,可以去上戏剧学院。”
这句话是对她表演的肯定,也为她指出了另一条道路。当时陈数已经学了12年的舞蹈,而且如果不辞职,单位将在第二年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给她。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可陈数更加明白,机会稍纵即逝,她已不是学生那般年轻,不能再耽误一年的宝贵时间。她坐在窗边静心思考时,眼前仿佛浮现出12岁时自己无畏的笑脸。抉择需要勇气,但只要听从内心,就会明白其实答案早已明了。短短几分钟,她就做出辞职的决定。当年9月,陈数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最后一届干部专修班。
虽然选择了表演专业,但其实陈数是一个特别羞于看人表演的人。班里有一个新疆同学,是个表演型的人,爱大声吆喝;“卖羊肉串啦,卖羊肉串啦。”她边吆喝边比划,没有半点儿不好意思,但陈数却早已不好意思去看她表演。这种内敛的个性也令陈数在戏路选择上,倾向于走内心路线,而不是单纯夸张地“表演”。
大学毕业后,陈数接拍了《铿锵玫瑰》。虽然她的表演才华得到了导演的认可,现在中央台的一个法制节目,都会以她扮演的警察角色做片花。但有一个制片人曾对她说:“你不太适合做演员,并不是因为你没有表演才能,而是你的性格太像大家闺秀了,这个圈子是不需要大家闺秀的。你不会拍马屁,不会阿谀奉承,你有自己的原则。”
这番看似打击的话,也是一种过来人的安慰——让她做好失败的准备。
陈数在微笑着道谢后,内心却有不同的理解:“大家闺秀也需要人来演,既然我像大家闺秀,那就向这个方向发展吧。”
陈数从不放弃努力,毕业一两年中,她曾经拍过两部戏,戏本身都不错,她扮演女一号,表演也得到了认可。可因种种原因,这两部戏都没有播出。由她主演的《公安局长3》,也因涉案题材的缘故,推迟一年播放,而且时间上撤出了黄金档。
这对刚起步的陈数的确是一个打击,让她也有了短暂的迷茫:如果一个演员的戏不能播出,观众又怎么能认识到她?
但她从未想过靠一部戏就大红大紫,从小受的教育告诉她:一个人必须要独立自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投机取巧。而多年的跳舞生涯,又让她比一般人更有韧性,更能吃苦,更能忍耐。所以陈数选择沉淀自己,等待时机。
陈数一直觉得人生经历都是财富,特别是那些不顺的经历。只要你善于总结,每一种经历都有值得借鉴和让人成长的地方。
专业性是第一位。选择去做就要全力以赴
蛰伏不久,上天终于眷顾到这个孜孜不倦努力的女子。随后陈数在《暗算》《新上海滩》《相思树》《倾城之恋》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好剧中大展拳脚。
奇怪的是,一些人无法将剧里的角色与陈数一一对上。一方面缘于造型、角色上的差异,她将每一个角色演得淋漓尽致。让人在看到一个新角色时会将她其他的角色忘掉;另一方面缘于她的低调。入行几年,陈数没有绯闻,没有炒作,履历纯净得像一滴清水。
曾有人劝她将心思从艺术上稍微转到宣传上,陈数听后微微一笑:“专业性永远是第一位,是一切的根本和前提。作为一个演员能让人记住你演的角色,是很欣慰的事。如果你在看到自流苏的时候,忘记了黄依依,这让我欣慰。”
在陈数心中,演戏是一件消磨生命的事。因为她会花大量时间去揣摩人物,会尽力让自己接近角色,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之中。
拍《相思树》时,孙周导演一再对演员强讽“表演要高级。”陈数总结表演的高级状态是有控制力,真正能打动人心,是要把技术层面的表演藏得很深,注重人物的内心化,但内心化的东西又要学会表达出来。
“怎么去表达?我只有一个笨办法:折磨自己。你必须真的感受到她的痛苦,而且感受的度要尽量多一点。如果只体会到10分,夸张到90分,那都是技术,就不够打动人心。”这种全情投入,使她演活了《相思树》里尚洁的内心纠葛,也让观众对这个角色爱恨不已。
剧中尚洁憧憬着一种热烈极致的爱情,并且为了它不惜伤害身边的爱人,在回归平淡之后,她又不能忍受情感上的污点,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处理感情的方式和生活中的陈数是大相径庭的。陈数会选择更积极面对生活:出现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去处理。选择善意的方式,减少伤害,而不走极端。
面对平淡和激情的痛苦抉择,其实是当下很多女性的一种状态。
陈数则理性地说自己不会这样,因为她并不相信一见钟情,她更看重的是相互了解和沟通,更倾向细水长流的感情。
《新上海滩》中方艳芸一角,是她事业上一个很大的转折。这个角色也不是她等来,而是她争取到的。向制片人和导演自荐后,因当时未被选中,陈数抱着尽力即心安的态度回湖北老家过春节。谁知,在开机前一天,她接到电话,最终确定由她来扮演方艳芸。陈数特别重视这个机会,不仅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还会在台词上精雕细刻。有一场“江边醉酒”是金剧中为数不多的属于方艳芸的重头戏。陈数总琢磨着怎么能把台词调整得更好,使它包含更大和更准确的信息量。最后她靠在黄晓明背上,用缓缓的语气说:“你还记得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在校园里开诗会;你带我去香山采枫叶;冬天下雪的时候,你拿手暖我的耳朵……”经她改编后的台词,配以她落寞的眼神,将一个女人对过往爱情的深情和如今的无奈表达得恰到好处,得到了高希希导演的认可。
在演戏创作期陈数会全力以赴,但在休整期,她会想各种办法让自己出戏。“生活是生活,戏是戏,这个一定要分得清楚。我无法想象我在戏中已经很热闹了,生活中还那么热闹。”
戏下陈数喜欢过慢生活,把自己的节奏放慢半拍,睡到自然醒,将屋子收拾整洁,午饭后还会小憩片刻。在阳光灿烂的春天,她会伴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晒晒太阳,看看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悠闲地欣赏云卷云舒。
一个用心生活的女子,会从生活中各个方面汲取力量,使它们如涓涓泉水,在朝夕之中静静温润自己的心灵。
与瑜伽的缘分,就是一种美好的相遇。
最初一个舞蹈老师告诉陈数:你每天可以不练功,但要练瑜伽。谁知,在体验瑜伽后,她一发不可收,在2004年陈数就获得了瑜伽教练资格证。那时国内具有这样资格的人并不多。她的瑜伽老师说,按实际的能力你并不是最好,但你对瑜伽的领悟很深刻。
陈数特别愿意与人分享对瑜伽的感受。她从来不认为瑜伽是一种运动,觉得瑜伽可以带给人巨大能量——通过与它的相遇学习,学到了某种东西,这些不会随着你的不练习而丢失。但需要在练习当中,或者通过别人帮助或者自己领悟,才能获得。
“瑜伽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更巩固了我的信仰:相信很多命运的抉择是来自于你的内心。其实我们内心里,一定会有一个最准确的、属于你的声音。那个声音是最了解你的,只不过它很微小。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或者根本都不知道有那个声音。”
隔着迷蒙的岁月,陈数所走过的路和所做过的决定,在这里得到汇集——听从内心,才不会迷失方向。
她与喧闹的世界似乎有那么一些疏离,但她的内心,却有一树繁花,别样盛开。
感恩会让你对幸福更具感知力
作为一个演员,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演绎不同的人生,体会多种生活。这或许是这个职业的一种优势。但当越来越多地演绎别人的人生时,陈数却觉得自己人生的丰富性最重要。
“假如我自己的人生不丰富、不健康,我又如何能演绎好别人的人生?假如我自己都不会流泪,我又怎么能去流别人的眼泪?我自己的储备量一定要大,才能演绎更成熟的生命。”
陈数广泛涉猎哲学、历史、小说。日前,她还饶有兴趣地抽空学习家庭心理学。因为演戏是一个与人沟通和交流比较频繁的职业,她甚至阅读人力资源方面的书。小时的陈数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说真话做真事,经常会得罪人。在渐渐成熟后,她依然保持着一份真实的自我。但懂得在坚持自我时,不要去伤害别人。她有自己的原则:“不方便说真话时你可以选择不说,但别说假话。当然在合作中,不能没有原则地去做好人。你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然后去和对方沟通。”
对于很多女人孜孜以求的浪漫,双鱼座的陈数却有不同的见解。陈数认为一个艺人是需要有浪漫情怀的,但需要将理性与感性平衡好。她感慨地说:“如果一个人浪漫到没有控制力是很可怕的事,做朋友都会觉得恐怖。要将二者平衡,这样才比较有趣。我希望自己身上的特质能多一些,而不是单调。”
在情人节,陈数在博客上发表过一篇心灵感言:“每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时候,恰恰就是我们找寻不到真爱和幸福的时候。勇敢去爱,去得到别人的爱,能体会一种相伴的幸福,并用心地呵护其成为一生的陪伴,这是我们人生需要去努力体会、经营得最完美的一件事情。”
没有矫情,没有掩饰,陈数坦言自己到了该考虑个人问题的时候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并不会因为演员的身份而有所改变。
“家庭是很重要的。对一个女人来说,家庭甚至比事业更重要。”在问及是否会因为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时,陈数依然有条不紊地总结道:“第一,如果做全职太太,那一定是我内心愿意才去做的,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而不是结婚的条件;第二,我自信能找到一个能在工作上理解支持我的爱人。当然,与丈夫的家人做一些沟通也是重要的。其实一个女人不论担当什么角色,儿媳、妻子、母亲,都不会影响到她作为一个‘人的特质,只会让她更完善更丰富。”
如今的陈数如一坛红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暗露芬芳。很多人追问她:“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你出名算比较晚的了,后悔吗?”陈数找张爱玲的原著来读,发现很多人都是断章取义。张爱玲的原话是“出名要趁早,否则快乐要减半。”陈数理解张爱玲说的状况:少年得志,人的快乐会多许多,会意气风发。
但陈数从不后悔或感叹自己没有早点出名。她觉得当人有了一些阅历,渐渐成熟后,会觉得成功是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快乐并不比年轻时少。但不会像少年那般喜形于色,更多的是化为沉淀在内心的情绪。
“我越成长越成熟,越感受到我个体生命的渺小,并不会觉得很多获得是理所应当的,它是需要感恩的。当你怀着这样的心态去接受很多事物时,你会发现自己对幸福的感知力变得敏锐。否则,幸福在身边,但你却发现不了。”这份领悟,值得许多女人借鉴——感觉不到幸福,或许不是没有擦亮眼睛,而是欲念太多,蒙蔽了内心。
走近陈数,她丝毫没有传说中的清高孤傲,交谈之中,不时妙语成珠,令你顿觉唇齿生香。一个回首,传递过来的善解人意的眼神,又让人心头一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他人的体贴关照,对自我的清醒认知,对生活的领悟总结,这些特质仿佛巨大的磁场,吸引你去靠近她,再靠近她。
这个用心生活并懂得惜缘感恩的女子,一定会达到她希望的那个幸福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