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一项不应忽略的课程资源
2009-08-03吴丛铎
吴丛铎
广义地讲,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课程研究专家把它分成了两类,即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前者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化学实验室、实验员、仪器、药品、图书、模型等,这些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后者如教科书、教学辅助用书、练习册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对化学教学有用的学习素材等。当然,现实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往往是复合体,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制约课程实施的条件。
不管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育理论研究者,都存在着把化学教师作为条件性资源的倾向。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人们更多的是着眼于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过分强调实验室的个数、实验室的装备和仪器、药品的购置等,这就造成对化学教师这个课程资源的忽略。任何一个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化学教育研究者,都会有这样一个共识: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还是教师(包括实验员),因为教师兼具素材和条件双重属性,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并最终决定整体化学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水平。
善合成一一化学教师应当好已有资源的“中间体”
案例1:初三第一节化学课,《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教版)。
教师认真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轻轻告诉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板书“化学”。
设问:“什么是化学?”
“大家其实天天跟化学物质打交道,老师写字用的粉笔就是化学物质。有谁能说出我身上的衬衫是什么布料做的吗?”
(真丝。)
“是新衣服还是旧衣服?”
(旧的。)
“你是怎样判别的?”
(颜色变了。)
“看看你前后左右的同伴,看他们都穿的什么布料做的衣服?”
(教室里热闹极了。)
“你们还知道哪些化学物质呢?”
(学生争相发言:纸、头发、蛋白质、糖、水……)
接着,教师演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喷水现字”“粉笔炸弹”等,学生睁大眼睛,不时发出嘘声和惊叫声,对化学充满了好奇。
“阅读课文。”教师一声令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书。
“什么是化学呢?”再次提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文中找到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句话,并齐声说出。
“现在,听老师做一个广告:本产品是纯天然产品,不舍任何化学物质”(学生嚷嚷:虚假广告);教师接着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高分子材料、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等,学生对化学充满了敬意。
在这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生活,讲一些神奇有趣的化学现象,以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把现代信息技术、前沿科学渗透其中,实现了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这节课上,教者充分利用了身边的化学物质、师生间亲密的关系、教科书、趣味实验、多媒体课件等课程资源,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进行了很好的落实。
我们拥有许多化学课程资源。如同学们的生活常识(洗衣、做饭、除垢等),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滩涂的开发,庄稼的生长与施肥,水的净化等,还有教科书、参考书、《优质教学资源光盘》、获奖课的录像,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化学教师的合成而加以运用。
前一段时间,《优质教学资源光盘》俨然已成了教育工作者广为推崇的优质教学资源,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播放,有的先学习后备课汲取其精华,上级也用各种活动推而广之。一段时间下来,有老师感叹:光盘中只有十二个课题,又都是新授课的内容,进入复习阶段后就无米下锅了。这说明不少化学教师对课程资源在认识上有误区:(1地把《优质教学资源光盘》具体化为十二节课,当作十二集的电视剧,而不是一个仅供教者整合的资源库;(2)他把教学资源仅限于《优质教学资源光盘》,对身边众多的教学资源熟视无睹。
化学教师应自觉转变课程理念,积极当好已有资源的“中间体”,充分发挥善合成的作用,化学课堂才会绽放别样的精彩。
巧呵护——教师应成为生成资源的“保护膜”
案例2: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人教版)。
上午第四节课,教师进教室时,发现学生有点蔫儿,大概是他们的肚子开始唱“空城计”了;教师摆弄电脑也不顺,画面总不能投射到屏幕上去。
上课铃响了,师生互致问候后,教师让小唐将六支蜡烛点燃并放在讲台上,她自己“修理”电脑。“点好了”,“嗯,同学们想办法把这些蜡烛熄了,方法必须不同,想试的就上来。”
电脑开始正常工作时,第一个同学已经走上讲台用嘴呼气吹灭了一支蜡烛。
第二个同学跟着上来,用烧杯倒扣在蜡烛上,熄灭了烛火。
第三个上台的想吹,被其他同学用“犯规”的喊声唬住了。这时,小李走上台来,一只手举起蜡烛,用镊子将灯芯夹了下来。
又上来一位同学,说要用水浇烛火,大家都同意,可惜教室里没有水,他嚷着“算我一个”下去了。
有几个同学围着讲台转,在实验盒中找新的灭火工具。“还有两支,熄不了啦?”
教师抓起一铜片,向烛火压了下去,“哦”,学生恍然大悟。然后教师又将一支燃着的蜡烛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向烧杯中加了些碳酸钠粉末,又倒了些稀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大量CO2气体产生,烛火当然被熄灭了。
同学们意犹未尽,在非常轻松却又完全投入的氛围中探究了燃烧的条件,了解了灭火的原理,知道了燃烧的用途,设计了多种奥运会的点火形式及学校火灾的应急预案。
这节课上,教师放弃了预设的教案,搁置了做好的课件,但是巧妙地利用了师生之间真实的交往,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情感与体验,甚至教师的疏漏和学生的错误观点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成功地呵护了教学中的“生长点”。
课堂不同于车间,每堂课都不可能完全按预设去操作。“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按教案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思考的主动权、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必须敢于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把“教”让给学生“学”。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教学视野,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充分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材充当了唯一的课程资源;后来,有无多媒体课件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具有课改精神的硬性指标;《优质教学资源光盘》推出后,有人研究其展示的不同课型,“得出”实验探究课的思路,“学到”新授课的方法。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课程资源还存在许多动态生成的情况,对于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教者的智慧。
化学教师应自觉转变课程理念,主动成为生成资源的“保护膜”,充分发挥巧呵护的作用,化学课堂才会成为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