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

2009-08-02

理论观察 2009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冯 苗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的实质是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新型关系。这既是人自身发展的迫切呼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超越现阶段教育关系的必然走向。教育主体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关系回归生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加强情感交流,这是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的三条基本路径。

[关键词]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018-03

交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关注人、发展人的新的主体性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教育关系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出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构建交往性教育关系,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品德。

一、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内涵及其特征

“交往”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理解为“交谈”“礼尚往来”“交流”“沟通”。现代汉语词典上将其定义为“相互往来”,主要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英文中用communication或commumicate表示,其基本含义是“传达或交换思想、意见、消息等,侧重于交往的过程和内容。哲学视角下的“交往”是基手整个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之上的。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完整的人共同完成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典型的交往形式。交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教育主体之间以共同客体为中介(包括情感、知识、道德体验等)借助于语言或非语言系统而实现的_-种以提高双方(尤其是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为目标的主体性交往实践活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以下简称“教育关系”)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这种交往实践活动中基于某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它包括交往双方的地位、作用、价值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其实质是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新型关系。交往性教育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关系,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的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一种能动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生产活动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交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通过改造共同的客体发生着联系。在人格意义上,二者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都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但同时二者又有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之间不仅具有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且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也不一致,由此导致他们在认识、理解评价同一事物的视角和价值取向有所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使双方的交往有了存在的可能和必要,并且充满活力。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主要是精神交往

正如上述对“交往”含义的阐述,一方面,交往作为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教育者传授知识并及时获得信息反馈的具体活动。另一方面,交往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精神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言语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而进行的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人格等方面的对话、交流和沟通。”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将社会先进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精神能量并外化一种行为的精神交往活动,也是一种教育主体之间思想情感火花的碰撞与人生体验的精神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是把对方看作占有的对象,而是与“我”交谈的“你”,二者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交往,双方彼此分享生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生成性交往

生成性交往是与存在性交往相对而言的,它意味着主体积极地、创造性地发挥他的能力,并使之朝着前进趋势发展。在与教育者的精神交流中,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对教育客体进行认知、选择、接受、认同和内化,并外化为实际行为。同样,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情况及其變化发展也会改变或发展教育者的认识与观念。受教育者的建议和意见也会促使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本身就具有教育价值。在交往中,受教育通过实践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形成独特又健康的个性。教育者通过与受教育者交往,可以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认识到自己生活的价值。

二、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必要性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建立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人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1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完善,无疑给人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人的交往方式与生产方式是一致的。市场经济是伴随着分工交换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造就人们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同时又使人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商品交换又极大地推动了人的平等与自由。在这一大背景下,受教育者获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自由的发展氛围,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个性意识日益张扬。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显然不合时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也不能再是简单的“主体——客体”关系,而应是正真的平等对话关系。

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控制人的异己力量。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人对现实不满,对前途迷茫困惑,甚至怨天尤人,满腹牢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疏离。在这种状况下,受教育者最需要的是调剂心灵的良药。而非苦口婆心的劝导或照本宣科的高谈论阔。教育者只有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可。而这一点恰恰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2人性发展的迫切呼吁

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来看,交往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单一、孤立、抽象的存在,而是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一切发展。”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道德建构活动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共同完成思想

政治教育的任务,实现人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人的利益有关。利益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的需要,交往的首要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人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一方面,通过交往形式,交往主体掌握某种客体对象,为满足物质需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平等交往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受到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有了回报,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一旦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行为,受教育者就会自觉接受教育者传导的思想观念,教育者也会更加积极的工作。

3突破我国现阶段教育关系的内在要求

首先,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文化的深刻影响,加之我国一直沿用应试教育体制,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不得不重知识轻道德,重灌输轻引导。在传统教育关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呈现一种“占有式”关系。学生像占有财富那样去占有知识,而知识仅仅是作为“附件”储存在大脑里,并没有融为他自己的思想。教师往往把思想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以教条化、概念化、抽象化的形式灌输到学生那里,学生仅仅是一个被驯服的接收者,毫无主动性可言。在这种教育关系中,教育者是绝对的权威,是唯一的主体,受教育者则沦为受支配的地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变成仅有道德规范和知识符号的交流,缺乏精神层面的理解与沟通。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越来越表现出经济化的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你出钱,我上课”,“我消费,你服务”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把对方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如一些教师为了获得好的教学评价,降低对学生的要求,甚至纵容不良习惯与做法;有些学生不愿意选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为了拿学分,就跟老师打招呼、走后门。这种狭隘的互利关系直接导致师生尊严、价值、人格的扭曲。

再次,在传统教育关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疏离化、抽象化的教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经常以集体为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实际上撇开了具体的受教育者,而与一个朦胧的抽象的整体影响在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交往场所就是课堂,除此之外,在校园里相遇如同陌生人或是礼节性的点点头,打个招呼,教师说现在的学生眼里根本没有教师,学生却认为教师不和蔼可亲,有代沟,难沟通。加之当前高校扩招,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学生人数增多,教师常常面对百人以上的學生上课,几乎不认识学生,更谈不上互动交流,师生之间交往困难自然使师生关系日渐淡薄,而不少学生又把大学作为混文凭找工作的手段,长此以往,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现阶段关系中的种种弊端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其逐渐失去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功能,因此构建一种适合人的发展的新型的教育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关系的路径

1实现教育主体观念的转变

如果教育主体自身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上接受交往性教育,那么再完善的制度,再先进的教育设备和管理方式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也更谈不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方面,教育者要树立平等、宽容意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受教育者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在教育活动中展示自己、发现自己。加之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原先的“你说我听,你要求我行动”模式已经不合时宜。

所谓的平等观念,实际上是双方在交往中所持有的一种双向交流、共同参与、相互尊重的思想态度体系。教育者只有认可并尊重受教育者的地位,才有可能赢得受教育者的尊重;只有善于并乐于倾听,才有可能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宽容是为人的一种美德,更是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质。由于客观上拥有高于受教育者的知识、阅历以及学习能力,一部分教育者“惟我独尊”,认为学生“不守成规”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无视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关系中,“宽容”意味着尊重个性,意味着信任、理解。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它是有原则的,有底线的,教育者肩负着组织活动,引导教育的重任,对教育者的不恰当行为到那当然要予以指正。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交往的另一极主体,同样也要转变观念。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不要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客体位置。要敞开心扉,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把对方当作自己倾听的对象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韩愈在《师说》中劝诫世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受教育者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常规,培养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其次,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反思。教育者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如知识、人格等等。要怀着谦虚的心态,不以自我为中心。同时,根据教育者的评价和看法,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形成自我意识。再次,“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本身,而应该看成是通向生活的一种手段。”学习知识、道德规范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问是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而不是一种功利性的工具。

2教育关系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交往者属于生活世界,而且生活世界是交往参与者理解过程的背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甚至具体到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毋庸置疑,教育关系也是处于生活中的。

首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指向的客体必须是来源生活的。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必须在交往之前建构一种生活性教育资源,将抽象的、概括性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知识内容赋予生活的话语和意义,使之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在生活中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身边的人、事、理成为鲜活的教材,而不是凭空塑造一个个完美无缺的圣人或“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生活世界是道德产生和道德发展的基础,也是道德内容的现实来源。”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形成的道德,才能引起受教育者情感的共鸣,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生活世界中的人,是有血肉与灵魂的人,是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现实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过分苛责教育者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当然前提是他履行基本职责;也不能过分拔高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味的强调“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牺牲当下生活,只能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虚幻的世界。再次,教育关系的终极目的是完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人的活动,它是基于个体现实生活世界的时代超越,是对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起着净化、指导和提升作用的,是为构建一个新的更为完美的生活服务的。

3加强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交流,而实际上教育者只有在情感上与受教育者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信赖与支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要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真正情感交流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者必须关爱受教育者,且这种关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这是交往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试想没有爱的教育又怎么能够打开受教育者的心灵呢?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源动力”,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一部分教育者产生了职业怠卷,把教育当做一种任务,显然是难以获得受教育者的信任。

第二,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个体心理出发,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思想、情感、兴趣,并以此为着眼点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教育者还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使他们也认识到教育者的情感。

第三,要有耐心,具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持久的过程,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者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而是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同时,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爱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轻轻的问候,学生就会感到莫大的鼓舞与安慰,甚至会用加倍的情感与行动来回报。

[责任编辑:王兴运]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