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刍议
2009-08-01吴建
吴 建
摘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更加贴近生活,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通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实施“生活化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界定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通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化的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政治教师要一改过去那种枯燥乏味、一讲到底的做法,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
例如,在讲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时,过去无论教师把二者的特征讲得多么详细全而,甚至把他们的主要区别用表格的形式归纳给学生,可是在碰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总有不少的学生把二者混淆起来。后来,笔者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讲这一知识点之前,让学生先不看书,找了几个学生模拟了两个生活情境。5名女生扮演市场上卖鱼的,1名男生扮演买鱼的;然后角色互相交换,5名女生买鱼,1名男生卖鱼。要求:买鱼的必须买到鱼,卖鱼的必须把鱼卖掉。通过他们讨价还价的场面,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买方市场就是买者占有主动权,供过于求,买方压价的可能性大;卖方市场就是卖者占有主动权,供不应求,卖方抬价的可能性较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作为政治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和反思,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运用生活化素材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作为政治教师,要“将学生生活中的片段、表象提升为学科知识,纳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将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比较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各教学模块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素材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搜集同教材知识密切联系的相关“素材”;双向结合,把两方面的内容对应起来,并做到有机的统一,以确保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有目的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特别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地纳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价值观的内容时,传统的举例都以伟人、英雄、模范、杰出的科学家作为典型人物,这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很难产生共鸣。为此,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掘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教学资源让同学们分享,“什么人让你最感动?”“为什么感动?”学生往往图文并茂,真情流露,在感动中懂得人生。还有“如何看待‘超女这些青春偶像”等,学生争相发青,激烈辩论,通过辩论以及老师的引导,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懂得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我要求学生讲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参加过什么活动,有什么感受,校园文化对其成长有什么影响,并对搞好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素材引入课堂,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真实的感受。这样,可以把课堂内外连在一起,把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也有利于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增强政治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认识论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个体生活的过程,以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价值为终极目标,因此生活化课堂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和参与。
那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促使学生去体验?一方面,教学内容从传统的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的生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在讲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时,学生普遍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为这一知识点抽象难懂,学得只是一知半解。如果课前教师布置几个思考题:“为什么商场上同样一种商品(用处相同),如电视机、文具盒等价格不一样,而不同作用的商品有的价格却相等?”“为什么人们选购商品总要货比三家,希望自己选购的商品物美价廉,这种希望能实现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市场上去体验一下,这样再来上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学生带着问题到商场体验,就会获得相应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为构建生活化课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讲课的方法和手段上要生活化,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去体验。高中政治新教材一改过去那种以系统知识一统天下的格局,设置了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小栏目,有图片、名言、相关链接、综合探究等,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浓烈的生活气息。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直观实验、实物展示、学生活动、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不应仅仅理解为教材,而应当看作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参与活动,增加体验,获得发展。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使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以致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广阔的社会背景、丰富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把政治作业置于社会生活中,让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生活、反思人生的体验过程。通过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生活化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例如,在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章节时,针对许多居民不良的消费行为或者陷入消费的误区而导致一些健康问题,我布置学生开展了“不良消费行为对健康的影响”的专题调查活动,作业内容实现生活化;再比如,在布置作业时,我经常假设生活情境,诸如“假如我是一个农民”、“假如我是该企业的老板”、“假如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假如我是该消费者”、“假如我是城管队员”……,这是作业形式的生活化。通过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的作业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作业具有了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
“学生在挖掘社会生活这本‘大教材时,所获得的能力提高、观念转变甚至行为方式的转变,往往是其他途径难以达到的教育目标。”生活化教学体现了高中政治新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