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典理论的中国劳动力流动分析

2009-08-01王福林

章 磷 王福林

摘要:劳动力流动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受市场和制度的约束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就整体流动进程而言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仍具有指导意义。不同劳动力流动理论在理论依据、基本假设、流动模型及动力来源等方面不同,通过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劳动流动的实践,研究得出中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结论,并提出推进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应是多元化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以及现行的土地流动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劳动力流动的瓶颈。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转折点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60-06

劳动力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因此对其的研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系统动态的。目前,学者们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初级阶段(即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的特点、制约因素及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措施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五种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加以比较,厘清中国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特点,梳理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历程,从发展的角度,运用改进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并综合运用经典理论分析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和瓶颈。

一、主要的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

(一)刘易斯理论

刘易斯认为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伴随工业化的出现而出现的现象,这一过程将会持续一个阶段,直到无限劳动力供给为零。刘易斯理论把发展中经济社会划分为两个部门:传统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拥有数量极为丰富的劳动力,其中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这部门劳动力被称为剩余劳动。

刘易斯理论中劳动力的转移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纵轴表示边际产品)。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中剩余劳动的转移(O—Ln)。工业部门工资水平OW高于农业部门工资水平OA,吸引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动到工业部门,带来工业部门的扩张(从D1D1到D2D2到D3D3),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从L1到L2到L3)。这部分劳动力的转移既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也不会引起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工业部门可以在原有工资水平吸纳来自于农业的源源不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被称为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第二个阶段是剩余劳动力已经消失(Ln点以后),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工业部门要想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必须提高工资水平(SS)。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折点,是工业吸收来自农业的劳动力是否要提高工资水平,S点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二)拉-费理论(费-拉理论)

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费景汉和拉尼斯扩展剩余劳动的概念,定量地分析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由于这一理论在刘易斯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也称刘-拉-费理论。

图2描述了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其中TAS为农业总过剩,它是TPPL和直线OM之间的距离。图中直线ab(与TPPL)平行与OM时,TAS最大。AAS是平均农业剩余。在图中TPPL,曲线和MPPL曲线分别表示在既定土地水平下,随着劳动力投入数量增加的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Ls和L*把劳力ON分成了三个阶段:

阶段I:MPPL=0L

础,在不同的假设前提下,分析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进程,建立了区别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表1从产生时间、理论依据、基本假设等八个方面对四个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做以比较,以下着重分析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理论依据不向

刘易斯理论和拉-费理论都建立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划分为落后的农业部门和先进的工业部门,认为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远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刘易斯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资源可以被看作是无限供给的,即使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工资水平也不会变化。拉-费理论对这一前提进行了扩展,融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容,认为只要找到农业实际工资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熟练劳动力的非农业工资显著滞后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上升的事实,就能有力地支持古典的劳动力流动理论。也就是说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前,工资低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缓慢上升与刘易斯劳动力流动理论并不矛盾。乔根森理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认为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所以在农村并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的出现是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剩余越大,劳动力转移规模就越大。史鹤凌-杨小凯理论以新兴古典经济为基础,认为农村和城市专业化水平和分工程度不同,产生了自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流动是农村专业水平提高,分享工业高生产率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推进。

(二)假设前提不同

刘易斯理论建立在较为严格的假设前提下,认为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动既不会使农业部门减产,也不会使工业部门工资上升。他还假设农业本内部不存在技术进步,劳动力流动是工业部门拉动的结果,且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中性的。费-拉理论扩展了刘易斯模型的假设条件,在保留两部门划分和工业不存在失业假设的基础上,提出农业自身技术进步会释放劳动力,工业技术进步因技术变迁方面不同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也不同。费-拉理论弥补了刘易斯理论忽视农业发展的缺陷,研究了劳动力流动进程的阶段性及不同阶段两部门间贸易的特点,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乔根森否认在农村内部存在剩余劳动力,认为农业内部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产生农业剩余是劳动力流动的前提。工业的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有限。与前两个理论的假设不同,乔根森更注重农业发展和人口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可见,费-拉理论是刘易斯理论的改进,而乔根森依据刘易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加入了新古典经济因素。

(三)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来源不同

刘易斯理论认为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因为在工人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生产的扩大,利润份额增加。利润不断转化为投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费-拉理论从两方面解释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流动。一方面农业部门自身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制度工资的隐性失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另一方面,工业部门低于制度工资吸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使资本比例不断扩大,内生了进步吸收劳动力的动力。也就是说,劳动力流动是农业部门技术进步释放劳动力和工业部门扩大规模吸收劳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费-拉理论还从技术变迁方向和控制人口增长两方面分析了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了完成劳动力流动过程,应该适当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变迁,这样才能保证工业部门在发展中对劳动力吸收的不断扩大;而控制人口的增长将有效控制工农业贸易条件恶化,缩短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见图2),推进劳动力流动到达商业化点。乔根森理论强调农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源泉。他解释说,农业部门的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当农业增长超过人口最大增长时,人均粮食产量开始提高时,意味着出现了农业剩余,这时劳动力将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剩余越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就越多,也就是说农业技术进步越快,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就越多。并且只要有农业剩余存在,工业部门就会自行发展。杨小凯以整个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经济系统内部内生了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来源,认为农村和城市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同,导致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劳动力会从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低的农村向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高的城市流动。

三、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目前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符合劳动力流动理论的基本前提,经典理论在对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具有适用性和解释力。现实是复杂的,用单一不变的理论指导中国劳动力流动进程是不现实的。从横向来看,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同时存在剩余劳动力和失业;从纵向来看,劳动力流动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呈现出了阶段性特点。那么,从劳动力流动整体进程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到了什么阶段?制约劳动力流动进程整体推进的因素是什么?通过经典劳动力流动理论比较研究,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目前,理论界存在着我国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认为我国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学者基于这样一点事实: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已经表现出刘易斯转折点的特点,如工资水平要求上升,在劳动力集中流向的区域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一“民工荒”。似乎中国的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将要结束,劳动力资源开始走向市场化。但是,基于发展的视角研究劳动力流动的整个过程,类比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发现我国的劳动力流动进程还远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单纯从刘易斯模型看,工资水平上升,是判断刘易斯转折点的标准。费-拉理论深入分析这一转折点认为:“我们的模型即不意味着实际工资像Papa—nek所证实的那样严格不变,也不意味着像晚森茨韦克所说的那样劳动力产出为零。随着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增长,制度实际工资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上升。农业实际工资很要能是一个分段的生产函数,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前,在统计意义上其路径略微向上倾斜。重要的是,制度工资高于很低的劳动边际产品,且通过制度工资高速而缓慢上升,并滞后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可见,工资水平的上升并不能说明已经到了刘易斯转折点。只有劳动力进入市场,工资由市场决定,即到了商业化点(见图2),才意味着劳动力流动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的到来,在这一点上刘易斯与费景汉和拉尼斯答成了共识。商业化点,即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获得同样的边际产品的点。即使按杨小凯的理论,工农业不可能获得同样的生产率,劳动力的流动也会使他们获得相同的收入。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农业和工业之间无论从生产率上还是收入上都相差很

远,并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那么如何解释在我国“珠三角”等地出现的“民工荒”呢?E83对此,可以用改进的刘易斯模型加以解释。在中国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为OA,工业部门的收入水平为OA,而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在中国被称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为OW。一方面OW>OA,吸引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另一方面,OW

(二)推进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应是多元化的

在经典的劳动力流动理论中,推进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如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工业部门生产的扩大、工业部门技术变迁方向、控制人口增长以社会分工网络的扩大等。这些内生于模型的推动力,对中国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三)制度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劳动力流动的瓶颈

综合考虑我国城乡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大市场,扩大社会分工网络是推进劳动力流动进程的基础平台。农业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以及适于我国的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变迁方向都将在这个统一市场平台上发挥推动力的作用。社会分工网络的扩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第二是不同专业种类数,它同产品种类数有关;第三则是生产的迂回度,即迂回的生产链条的长度。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专业种类的增加,市场容量的扩大,都将使改进交易条件,产生聚集效应,使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农业生产通过加长生产链条的迂回程度分享工业的高生产率,而工业则通过加深分工和专业化为农业提供新机器,扩大分工网络而获得更高的效率(见图4)。在扩大的分工网络平台上,农业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通过统一的市场相连,共同推进劳动力的流动。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既产生于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又产生现行的制度。如果把前者称为自然过渡的二元经济结构,那么后者则是人为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目前,我国这种人为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制约劳动力流动的瓶颈。首先,户籍制度人为的割裂了劳动力市场,不同户口的劳动力难以真正实现同工同酬,阻碍了劳动力的根本性流动。其次,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城乡区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利于在农村的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难以专业化生产,也无法获得专业化所带来的好处。在不改变资源问题的情况下,专业化生产会加长迂回生产链条,使更多的工业和服务业参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区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土地成为农民的最低保障,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土地,这也阻碍的土地的集中和生产专业化。再次,现行教育制度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迅速提高。根据舒尔茨的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农民,是在农业生产内部推广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农民成为现代农民,才能更好的接受农业技术进步和应对市场变化,进而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从农业中释放更多劳动力。由此可见,制度的变迁将是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