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为何会“开溜”

2009-08-01

养生大世界 2009年6期
关键词:刀功叶酸半胱氨酸

蒋 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吃蔬菜300~500克,这个对关注营养、关注健康的人来说也不新鲜了。可是事实往往是,你吃够了数量,却吃不够营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间形成的习惯造成的,这些习惯让吃进胃里的食物没了营养。

我们知道,新鲜蔬菜含65%~95%的水分,同时还含纤维素、果胶、淀粉等,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叶酸、钙、磷、钾、铁等的良好来源。多吃蔬菜可保持肠道的正常代谢,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但是,专家表示,如果蔬菜烹调不当导致叶酸、维生素等流失,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可能导致中风。

更为经常发生的事是,蔬菜应该提供的营养可能会因为小小的偷懒情绪、不必要的节约思想而流失。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误区。

误区一:一次采购够一周食用。

解析 蔬菜放置时间长了,营养会流失,绝大多数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遇到空气容易氧化分解而损失。许多B族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对光敏感,受日光直射会发生损失。

误区二:剩菜“打包”、装“箱”,反复加热。

这一点上老年人特别突出,因为老年人崇尚节俭,在外就餐,吃不了的要打包带回家;在家里吃饭时吃不了的,包上保鲜膜放进冰箱下顿吃。

解析 反复加热,会导致蔬菜中的维生素大量流失。

误区三:先切后洗,用水浸泡切过的蔬菜,或切好后放置很长时间再炒。

解析 蔬菜经水浸泡后,其所含的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流失。蔬菜切过后,接触空气,维生素易被氧化而损失。

误区四:老年人为了便于咀嚼,长时间炖煮蔬菜,将蔬菜做得熟烂。

解析 蔬菜炖煮时间过长,其中的维生素会遭到高温破坏,例如,蔬菜中的叶酸在高温和强光的环境中均不稳定,反复加热后损失率可达50%~90%,这样会增大中风风险。

这些误区如果长时间存在,很可能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吸收。久而久之,营养素吸收不足极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这里举个例子说明。很多人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喝酒、吸烟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元凶,但临床上也有一些脑出血、脑栓塞患者的血压、血脂指标都正常,也没有吸烟、喝酒的不良嗜好,惟独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致病因子,而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原因一方面是遗传因素,一方面是饮食因素。饮食当中的B族维生素、叶酸的缺乏,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有可能引起脑出血、冠心病等,还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等。

因此,除了科学合理地食用蔬菜外,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做到食物多样、饮食结构合理。

建议 科学烹调,重在刀功

上面所说的几个误区可以改正,但对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既要能咬得动,又要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的吃蔬菜方法是什么呢?在刀功上下工夫,尽可能将蔬菜切碎,不要烹调加热时间过长,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猜你喜欢

刀功叶酸半胱氨酸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刀功不行
筷子刀功与养生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