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
2009-07-31林静
林 静
摘要:公共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一定的贡献额,国外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很多研究。本文比较了我国与部分中收入国家在公共教育支出总量、结构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教育;经济增长;财政支出
1引言
政府教育支出属于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于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具有双重功
能。一方面,社会公平理论强调了教育支出增加了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缩小因受教育不同产生的收入差异,使社会收入的分配趋于公平。如初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向低收入阶层进行财产再分配的效果,这种情形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在发达国家,中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相同的性质。教育支出释放出的这些公平效益也会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教育支出产生的人力资本累积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由教育所传授的这种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因。现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越来越需要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来取代原来的简单劳动力生产要素,正是因为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市场经济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通过教育—生产率—工资的连锁反应,从而增加了个人的工资收入,这是实现社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微观基础。但公共教育支出的扩张与经济增长是否必然为正相关关系,需要作理性的思考。
2国外相关的研究
关于公共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Schultz(1961)通过对美国1929-1957年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数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后,用数理统计法推算出美国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中有33%可归功于教育支出的增长。Helms(1985)利用美国48个州1965-1979年数据回归发现,增加教育支出可以提高以个人收入表示的经济增长。Danison(1985)通过经济增长因素法发现1929-1982年间美国2.92%的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中有0.66个百分点要归功于教育因素,政府的教育支出能极大地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产生巨大影响。Easterly和Rebelo(1993)也发现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Collins和Bosworth(1996)估计了亚洲7国人均教育对人均产出增长(人均是指按就业人数平均)的贡献份额,例如韩国1984-1994年人均产出增长6.2%,教育的贡献占9.7%,表明教育是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Obersteiner和Wilk(1999)把136个国家依据发展程度(工业化、非工业化)和经济增长速度(慢、中等、快)划分为六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教育支出是高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原因。
而Aschauer(1989)对美国1949-1985年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的经济产出弹性进行分析,认为教育支出与经济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但对1960-1985年间107个市场经济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结论却是相反的,即教育投资可以创造经济价值。Berthelemy(1995)用仿真模型分析指出了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Easterly、Rebelo(1993)和Sylwester(1999)认为教育支出在短期内可能会降低经济的增长率。Kevin Sylwester(2000)也指出虽然公共教育支出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正效应,但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却有着负效应。Blankenau和Simpson(2002)利用一个简单代际交叠的内生增长模型指出了在考虑到一般均衡调整因素时,公共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积极作用可能会被削弱。Paul Glewwe和Hanan G.Jacoby(2004)分析了越南1980-1998年的数据发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一定伴随着教育支出的增加。
可见,公共教育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还存在着争议,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国政府教育支出的经济效益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考察某些发展中国家,阿根廷的教育支出对GDP的增长作用比较显著,达到16%,而墨西哥却不到1%,巴西仅为2%-3%。又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会刺激经济的增长。美国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在1998-2002年的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了国家经济低迷期,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政策影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增长,继而会刺激社会的教育投资,拉动经济。而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由4.90%提高到了11.1%,成为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成功典例。这都从实践上证明了教育支出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到我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3,2006,2007,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教育支出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一定的贡献额,各国政府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公共教育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例,这在中等收入 国家较为明显(见表1)。该比重可以反映出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由于我国在2006年时人均GNP为2010美元,列世界第129位,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进行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时,应和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等收入国家教育支出占GNP的比例基本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同期我国公共教育支出比率都不及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经济学家邹恒甫也指出,依据国际上中等偏下的水平,政府的教育支出至少应占到总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按财政支出占GDP30%计算,教育公共支出至少应该达到GDP的5%。而我国2004年 2.79%的比重显得较低,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更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的这个比例不仅低于世界上主要的高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为5.46%),甚至还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为4.35%) 。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最新公布的《人文发展报告》的数据统计(见表2),2005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 (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为0.743,我国为0.77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但与其他的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偏低。其中教育指数包括了成人识字率和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综合毛入学率,能够反映出一国的人口文化素质水平和教育投资的效果,我国该指标虽然基本上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低于阿根廷11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人力资源数量较少,教育规模小,政府的教育支出不足,还存在着一定的投资空间。低投入必然带来低产出,高素质劳动力的缺失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资料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文发展报告》2007年
注:①正值表示人文发展指数排序比人均GDP(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单位:国际元)排名位次靠前,负值则表示相反。
从公共资源的配置角度上来看,初等教育或义务教育对提高一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具有相当重大的战略意义,一般由政府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受到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及生源等条件的限制,且具有排他性,即一部分人享受高等教育必然会减少另一部分人对此类教育的消费;但高等教育对提升一国整体的文体素质及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明显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也要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主要是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扩展高等教育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劳动力市场对受教育程度要求较高,公共教育支出上更侧重于高等教育。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不发达仍在完善中,需要考虑合理安排财政的教育支出结构,政府财力应在初等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在中等、高等教育中起引导作用,以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在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上,高等教育所占份额相对较高,2006年该比重为20.52% ,大学生生均经费支出最高,造成了初等教育经费短缺。
4结论及建议
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通过产业关联性和乘数效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宏观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还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刺激经济增长会有很大的潜力。鉴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效率不高,因此政府要在有限的财力下确定教育支出在公共财政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4.1明确公共教育的支出边界和范围。
在统计口径上,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内涵大于外国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但从资金性质上看都属于国家的财政性资金。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既包括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有企业对教育的投入,支出项目与收入项目不加区分,如城乡教育费附加属于收入项、校办产业减免税属于收入抵扣项,这对计算公共教育支出的大小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加以规范。凡属于政府部门的教育经费支出都应列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其他项目或企业负担的部门均不列入,以适合国际惯例。
从财政的公共性分析,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涉及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应由政府集中提供。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大多数国家都是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我国要保障义务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立法等刚性手段来确保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足额拨款。而高等教育具有排他性,应根据受益者付费原则由市场来提供,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要着重监督以辅助市场机能的不足,通过财政补助、贷款等途径予以支持,以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4.2扩大非财政性教育支出。
我国正由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增长保持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更多强调的是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政府投入始终是教育投资的主渠道,扩大非财政性教育支出,并不是要淡化政府对教育的财政责任。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层次确定投入比例,在教育投入总量和占GDP比例增长的基础上,保证政府投入的生均增长量。由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受到财政支出状况的制约,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大幅度提升,如果过快地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也未必能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因此要挖掘财政外的资金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受教育者的家庭支付部分、社会团体与个人的捐赠等。同时,这些非财政性的资金介入,更注意投入与收益的比较,也可以从外部对资金使用单位进行约束与监督,可能对不规范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Kevin Sylwester. Income inequality,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0(63):379-398.
[2]Shantayanan Devarajan, Vinaya Swaroop, Heng-fu Zou.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313-344.
[3]William F. Blankenau and Nicole B. Simpson.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4(73):583-605.
[4]侯荣华.中国财政支出效益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5]马国贤.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孙文基.关于财政教育支出的经济学思考[J].财政研究,2003(8):40-41.
[7]张海星.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J].财贸经济,2004(1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