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课程资源 追求有效教学

2009-07-30李初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笔者资源

李初霞

[摘要]构筑思想品德的有效课堂是教学的永恒追求,本文试从学生身边生活实际、时政要闻、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出发开发课程资源,以促进有效生成、有效内化、有效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课程资源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笔者认为应该从开发学生生活资源、学生关心的时政热点、学生实践体验三方面来达到优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真正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一、开发生活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此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生活事例切入,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在学习“掌握交往艺术”这一目时,考虑单从说教的形式远没有学生身上的例子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于是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以自己与父母交往的矛盾等作为素材编写成剧本,并要求在课堂中用小品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一听说自己既能当编导又能当主演,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其中有一位同学把自己第一次做饭做糊了而被父母埋怨的事表演出来:

旁白:一天放学后,明敏回到家。

明敏:咦,妈妈哪里去了呢?哦,最近,爸爸服装店生意不好,妈妈肯定是去帮忙了。要是能帮妈妈做点什么,她肯定会夸我懂事,并且少了不少烦恼。做什么好呢?洗衣服、烧饭……都怪妈妈平时什么都不让我干,关键时候什么都不会做。好像还是做饭简单点。

旁白:明敏开始在锅里放了一些米,舀了一点水,打开煤气就开始烧了。

明敏:这样站着等也太浪费时间,算了还是先回房间边写作业边等吧。

旁白:明敏写了一点作业,因为刚上过体育课有点累,就靠着床睡着了。这时,妈妈回来了。一进家门,就闻到一股焦味。

妈妈:这什么味道呢?呀,不得了……

旁白:妈妈直冲厨房间。关掉煤气。一听到大声的“啊”,明敏被惊醒了,走出自己的房间。

妈妈:我的小祖宗呀,你尽给我添乱,我一不在家,就不行。你看看家里乱成什么样子。这么大了连一顿饭都不会做?白养你了。

旁白:一下子,明敏最初的热情降了下来,火气却上来了。

明敏:谁叫你不早点回家呀,我没饭吃嘛?而且我不会做饭还不是你平时叫我不用干的吗?

在小品表演中,演家长的一方越训越生气,演孩子的一方越辩越委屈。小品表演结束后,笔者设计了第一个问题:“如果你们遇到这种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的答案几乎都是说跟妈妈怄气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妈妈开的口。笔者又设计了第二个问题:“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有的同学说:“我就会认真聆听,虚心接受批评,适当的时候找机会跟妈妈解释一下,冲突就不会发生了。”有的学生还表示会还当面向母亲道歉。并与母亲好好沟通,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见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后明白了争执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与父母交往时要多讲究艺术。甚至还有同学在课后体验中写道:“我曾因把妈妈的项链弄坏而被训斥,当时很委屈。现在我想假如当时转移话题哄哄妈妈,妈妈一定会转怒为喜。”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了解父母,不体谅父母呢?只有从学生自己熟悉的事情人手进行内心感染,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的效果不就出来了吗?

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与课例相似的实例,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心灵就能真正受到震撼。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发现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资源,让生活成为教材,让学生成为教师。理想状态的有效教学的资源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开发时事资源,促进有效内化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另外时事政治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却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合理恰当地选择时事资源,其课堂效果确实比教师空洞地说教要强百倍。

在学习八年级“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其中有个片段是这样的:笔者先引用《论语》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所谓仁者,爱人也”这两段话,并问学生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笔者接着提问:“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位歌手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孔子‘仁者爱人的伟大思想,他就是丛飞:请大家观看录像《好人丛飞1》并注意哪些数据体现了丛飞的哪些善举?”学生看后回答:“丛飞先后捐献300万元帮助了178位失学儿童,先后义演400多场,却又欠着十几万元的债务。”“这说明丛飞很善良、有爱心、无私、博大……”这是当代“善”的深刻内涵。接着笔者继续播放《好人丛飞2》一主要是讲胃癌晚期住院治疗的丛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此时他的女儿诞生了。笔者再次设问:“请同学们想象病中的丛飞会对女儿说些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开放性,答案五花八门,教师特别强调:“爱是相互的,善心、爱心需要延续,那么中学生怎样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呢?”学生回答:“要从生活小事做起,尽己所能,助人为乐把善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最后是爱心行动环节。笔者继续设问:“可能大家也听说了最近学校里有一名花工因病去世,留下一名年仅十岁的女儿。我们应该怎样延续丛飞的善举呢?”学生建议很多,如:给他的女儿辅导功课、经常找她谈心让她体会到爱的温暖、向她捐款等。这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的捐款箱,同学们纷纷掏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这一过程中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

这样的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材料引用贴切,正面教育为主,思想性、人文性、时代性强,教学效果好,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同时将多媒体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开发实践资源,促进有效提升

新课程强调实践性,重视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把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实践主题中,鼓励学生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验证、感悟所学知识,坚持课内外相结合,最后达到觉悟提高、能力增强和情感的升华。

如在学习“尊重老师”时,课前布置学生自由组合,每6人一组,调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日常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中的喜怒哀怒等情况。课内先请小组代表汇报调查结果和调查感受。

结果学生是这样汇报的:初中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以上,工作内容有备课、上课、考试、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家访、各种分析会、应付各级领导各种检查等;老师的喜怒哀乐都与学生有关;我们觉得老师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比学生累多了;老师总是希望我们学生好,老师是无私而崇高的;今后要更加尊重老师,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遵守纪律,好好学习报答老师等。像这样引导学生自己调查采访,耳闻目睹,自我体验、感悟的教学方式,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比“老师自己举例讲教师工作多么辛苦,学生应怎样尊重老师”等“一言堂”的效果要好得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调查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一种自我习得,这种自我习得是深刻的。因此我们应倡导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化、活动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主体发展。因此,教师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为此,我们要善于打破原来的课程资源观,积极致力于有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要把教科书和教学过程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积极实践创新,回归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倡导教育活动化,紧追时代气息,灵活运用鲜活的时事资源,并善于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品德课笔者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老师,别走……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资源回收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