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实录
2009-07-30张艳秋
张艳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字的美感;领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和诱导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喜欢住在豪华房子里穿着华美衣服的品行恶劣的人,还是喜欢住在简陋屋子里过着清淡生活的品德高尚的人?
生: 喜欢身居陋室而品德高尚的人。
师:你知道吗?你的选择竟然与一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看看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趣和高尚节操。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3.提问学生朗读,注意感情。
4.学生齐声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
师:你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
生:陋室不陋。
师:“陋室”为什么“不陋”呢?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
生:“德馨”。
师:在文章里,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
生:“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话。
师:同学们看看陋室的环境怎么样?到这里来的人多吗?
生:环境清幽;来的人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师: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生:“鸿儒”。
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朋友都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
生:显现自己“德馨”。
师:和朋友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呢?
生:“调素琴,阅金经”。
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生:高雅。
师:作者明明在夸赞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生: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
师: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生: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师: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有远大抱负的人。
师:全文结尾照应了文中哪一句?
生:“惟吾德馨”。
师:此文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从山和水写起?
(教师借此问题讲解类比的写法)
师小结: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师: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刘禹锡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师点拨:结合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而被贬谪的背景)
师: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我们来了解一下“铭”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一生读)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小结:我们学习文章一定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及写作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助于我们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增加知识储备。
师:理解课文后,让我们怀着对作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课文。
(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材料:“《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请大家看材料,思考:①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的?②应该怎样看待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
(学生回答)
师: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能不能学习刘禹锡,也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学生回答)
五、布置作业
师:请你借鉴《陋室铭》和《教室铭》的写法写一篇仿作,要求为自己所仿写的内容拟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仿写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押韵;主题要明确,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