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的起始与回归
2009-07-30赵菲菲
赵菲菲
一、当前学校德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内容理想化
目前,我国的德育存在明显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即往往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而没有考虑到多元化的社会给社会道德体系带来的冲突,刻意回避由此引发的道德两难和困惑,给学生灌输了一个纯美的理想世界,脱离了现实社会,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抵御社会不良习气的抗体,也没有搞清楚自身的道德底线是什么。这样的学生最容易陷入道德迷茫之中,他们内心的矛盾不断纠缠,最终将迷失自我,成为理想化德育的牺牲品。这也是我国一边不断加大德育力度,一边无奈感慨青少年道德沦丧现象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二)德育方法教条化
内容决定方法,德育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而且是被动服从。这样的教育方法很难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更难将其外化为学生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评价形式化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仅凭一份试卷或是一条评语,而且大都用一些空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的评语也是大同小异。教育局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大多也是形式化、走过场,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生活德育”——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针对我国德育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缺乏实效性的现状,笔者认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应当是源于生活,并实践于生活的道德教育。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他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并对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加以改造,提出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对它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揭示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从生活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教育应以生活为内容,以生活为手段,以生活为最终目标。生活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把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教育指导生活,又用生活验证教育、发展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在不断的转化中不断进步、不断拓展。“生活德育”的提出,意味着德育应当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这正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指导思想:“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原则。”这表明,生活德育是道德教育的新取向,德育生活化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德育要求我们,以学生身边的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生活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美德。
三、学校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
生活德育要求学校德育应从受教育者的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出发并关注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使主体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道德要求,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一)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生成德育内容
传统的德育教学内容组织是按学科知识或以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为主线的。以这样的方式构建的教学内容虽然看似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与学生的生活、道德品质发展却是不相关联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相分离的。德育内容应该源于学生的学习、交往、日常生活,而不能脱离学生的具体生活世界。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与品德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生成、设定德育主题。
(二)在实践中体验德育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单靠课堂教学能形成的,它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体验才能形成。
1隐性教育
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德育意识。第一,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第二,开展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设立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举行全校性活动,即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和开学典礼、毕业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
2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着眼于个性、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是正规教学的补充手段。它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情感、健康、道德、心理、交际等。学校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配置辅导员和人生导航教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引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3注重育人环境的熏染作用
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所以一定要做到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我们应当在环境建设上十分下功夫,如尽量使学校硬件条件良好、环境优美。学校应重视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立,为学生的发展创建有利的条件。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道德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的思想,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加强道德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增加德育课的课时,它可以通过挖掘各个方面和各门课程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内在的道德教育作用来达到目的。目前,我国的德育渗透工作并不理想,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科目划分过细,条块分割严重,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一个个固定的框子里,各学科之间互不渗透,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学生们非常重视并把主要精力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对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而不谈专业领域所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忽视甚至放弃了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和德育渗透。
(三)践行美德
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价值把握,最终要落实于、效应于自身理想价值的实现。作为个人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方式,德育最终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好品格视为生活处事之基本要件,多实践具有道德价值的活动,以及经常参与校内外的社区服务以增强道德信念。德育的推动,应当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从学校延伸至社会,打破学校的藩篱,这样才能让德育获得超越。
践行美德可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志愿者服务就是无私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形式多
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获得服务社会的体验,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同时还会形成一个大家互相帮助的良好的道德氛围,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了一个大环境。学校应当完善培养机制,把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标准及毕业要求结合起来,建立学校服务中心,以教师为主,带领、引导、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同时完善各种机制和政策,最终使服务意识内化为学生们的共识,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美德。
(四)德育的评价
德育的评价是对学生日常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意与道德行为等方面加以评价;以作为学生提升学生品格、道德情操的依据,亦可作为辅导学生的重要指标。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死记德育条文,因此德育评价应该把重点放在实践上,这就是德育评价实证化。实证化的德育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在不同阶段给予详细表述,关注行为表现的变化过程。
1观察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记录的方式来呈现,然而记录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为观察。观察可分为“完全观察”(即教师为局外人)和“参与观察”(即教师加入学生的活动以自然、无压力的方式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会议记录、研究报告、活动心得、成品展现等方式记录下学生活动的表现。
2调查法
对学生生活行为表现的掌握除了教师客观的观察外,也可从他人包括家长、同学、及朋友等多方面侧面调查,了解他人对该学生行为反应的评价。同时也可以直接或间接找学生晤谈,了解他的德行。
3自评法
教师通过设计好的评量表,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德行。通过自评,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正。
4互评发
同学互评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展批判思考与洞察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回馈,提升个人品格道德成长。
5学生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主张通过收集学生的作品来展现学习的成果。档案袋内可以放置完善的成品,或是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心得。因此,通过档案袋的呈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身心发展状况,进而了解学生的道德养成状况。
德育评价应采取公平、公正的客观方式,以建立合理、合情、合法的评价标准,且能随着外在社会的变迁,予以适当地修正德育目标,让德育的评价机制发挥其最大功能,且善尽其督促之责。
有效的德育必须结合学校、社会生活及整合学校课程与文化,在德育中提倡核心价值,重视全面性的学校生活,让学生了解核心道德价值,并且付诸实践。这正是德育的生命轨迹,起始于生活,并最终回归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