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奇观与奇观电影
2009-07-30李莉
李 莉
摘要:电影诞生之初,就被当作奇观而为世人争相观睹。作为艺术的电影,不仅能再现现实。更能呈现奇观。本文旨在从电影本体论的角度审视电影的奇观本性,分析电影奇观的构成,揭示出当代华语电影存在着对电影奇观的误读,而产生的一系列弊端。通过对电影奇观的梳理,全面地认识电影奇观,对研究当代奇观电影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影电影奇观奇观电影
一、电影本性
1891年,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活动电影放映机,藉此向人们提供简单的活动影像。就某种程度而言,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在本质上是一种奇观,它用一种新的形式向人们提供传统的娱乐。卢米埃尔兄弟将这种设备改进,并于1985年12月28日向世界上第一批观众放映了总计长约二十分钟的电影。其作品内容基本是关于日常生活的活动影像。他们的《火车进站》造就了电影史上第一个奇观:观众以为银幕上的火车头正冲向他们,便尖叫着跑出戏院。电影在其诞生之初。便以强大的奇观效应吸引着其观众。
然而,自电影诞生以来,关于“电影是什么”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电影在其诞生之初只被认为是街头杂耍,无人视之为艺术,甚至于卢米埃尔兄弟都认为“电影是没有前途的发明”。后来的人们倾向于将电影置于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类比当中来考虑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可能性。意大利人利希奥多·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论文,将电影置于与其他六种艺术形式的类比之中,在电影史上首次宣称电影是“第七艺术”。既便如此,那时人们对电影本性的讨论还未完全展开。这种情况直到安德烈·巴赞及其“影像本体论”的出现才得以改变。
安德烈·巴赞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研究电影的本性,开创了电影崭新的地位。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巴赞首先指出了造型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木乃伊情结”,人类希望通过复制外形与时间抗衡保存生命,“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而时间上独立自存的理想世界”。接着他将摄影与绘画进行比较,指出摄影与绘画的不同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而电影的出现则在时间上面完善了摄影的客观性。由此巴赞认为电影的“美学潜在特性在于揭示真实”,即“影像本体论”,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摄影机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对于巴赞来说,电影是一扇通往现实世界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人们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和人生。巴赞强调电影的本质属性在于再现真实,然而就艺术本体论而言,如果电影仅仅是再现真实,电影并不能被称为艺术。爱因汉姆就在其《电影作为艺术》中表示:“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无力地再现现实生活。”与其说电影艺术是单纯现实生活的再现,不如说电影艺术是来自于其与现实的差异和疏离。电影除了表现真实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本性,那便是呈现奇观。正如有学者指出:“巴赞所把握的本体论,抓住的只是‘复制一纪实的一端。对于电影而言这一端无疑是重要的。它揭示了影像纪实本性的存在。但是巴赞未曾注目和把握的另一端‘想象一奇观呈现对电影而言更为重要。”“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在人类的艺术园圃中,电影是别样的花,而奇观性则是它最亮丽的色彩。”
二、电影奇观
其实,奇观现象早在电影诞生之前就已然存在于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古希腊有奥运会、戏剧和诗歌节,公众辩论会和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战争。古罗马有酒神祭祀、竞技、政治斗争和盛大的游行等”,这些都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奇观场景,“而那个时候的奇观有赖于一种空间的区分,即神圣生活的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空间的区分”。
在古希腊的戏剧中,“亚里士多德把戏剧分为六个部分:情节、角色、台词、思想、奇观和歌曲”。奇观指的是那些戏剧中使用的道具、服装、化妆、照明和舞台布景。“亚里士多德认为奇观是最没有价值的元素,这种思想影响深远、绵延至今”。亚里士多德承认通过奇观手段可以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但同时他认为戏剧本身的内在结构是获得这种效果的更好的手段。
关于电影奇观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电影奇观“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这只是针对当代电影奇观现象所作的概括,奇观还仅仅被局限于画面这一种电影元素上。就其本义而言,电影奇观是指通过人的视觉(或视听)可以感知的,给人以震惊感受的影像和事情。而电影中的奇幻场景,非同寻常的人物,离奇曲折的故事都是构成电影奇观的重要因素。
本文认为奇观构成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奇观的构成“与审美距离有关,即由距离而引起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兴趣,因此,奇观具有边缘化(相对于中心)、客体化(相对于主体)、陌生化(相对于日常经验)等性质”。电影的基本设置分为两个空间,一个是电影拍摄的空间,另一个是观众占有的空间。这样的一种设置使得远距离传送成为可能。在电影诞生的初期,这种远距离传送的能力使得电影得以推广并吸引其观众。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的电影公映的第一年,将其摄影队派到了世界各地,其使命之一就是将国外的各种环境拍摄成影片并带回到法国,放映给法国的观众看。摄影机向观众展示了另一个空间,完全不同于他们作为主体所处的空间,一种他们没有见识过的空间。这种空间的区分便带来了一种“异国情调”,而“异国情调”正是奇观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时间的区分也可以带来一种奇观效果,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观众,古代和未来的事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古装剧或时代剧的很大的一部分魅力就是来自其外观和习俗的奇观性,而科幻剧将故事背景设定为充满奇观的未来。另外相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的生活也是奇观构成的重要内容,王家卫的电影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他喜欢向观众呈现边缘化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他的电影中的主角通常是阿飞、舞女、小店员、杀手、同性恋者,他们没有一份正式稳定的工作,处于社会底层,游荡在城市阴暗的角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些人的生活充满了神秘感,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奇观的效果。再者,电影还提供给观众他们一些超越日常生活的极端情境的体验。比如战争场景在电影中的再现。又比如火山爆发、冰海沉船这类灾难性的事件。这些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大多数人不可能亲身体验。而借助高科技手段,电影逼真再现了这些非比寻常的场景的细部,便构成了电影又一种奇观。
2奇观的构成创新性有关,奇观要给观众以“新奇”的感受。没有任何一门艺术比电影更喜欢新鲜事物,没有什么比电影奇观更容易过时。新技术、新导演、新题材、新主题、新风格、新演员等等都很受欢迎,而最容易被观众接受的是新的风格、外观和包装。对于很多电影制作者来说。所有的故事似乎都可以找到它的古希腊的来源,与其讲一个新鲜的故事,不如为一个旧故事包装一个新外观,
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比如:冯小刚的《夜宴》将人们熟悉的丹麦王子的故事搬到了中国古代。用中国古代的各种奇观元素对其进行包装。而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取材于曹禺的《雷雨》,然后将其故事背景置于充满奇观色彩的中国古代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有意思的是,不论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是《夜宴》,抑或是发生在非常广袤的银河系的《星球大战》,都脱离不了弗洛伊德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
3奇观与视觉快感有关。身体也是奇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1975年,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其《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中首先指出了叙事电影中的奇观现象。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用精神分析理论“阐述父权社会的无意识是如何构建电影的形式”。她认为电影提供给人很多可能的快感,包括满足“观看癖”和“自恋癖”,“看”与“被看”都带来快感。“观看癖”是通过“看”使别人成为一个性刺激的对象而快感,而“自恋癖”则来自于对所看到的影像的认同。女性“被看被展示”,其外貌被编码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因而具有“可看性”,成为了“色情奇观的主导动机”。她认为在叙事电影中的男演员是情节的推动者,而女演员被作为“色情奇观”而被展示。其实,当代文化中的男性身体也被商品化了,在电影中男性的身体的阳刚之气也是作为身体奇观而被展示。有时候一些电影通过故意安排男性之间的冲突情节来展示男性的身体奇观,比如西部片中的枪战,黑社会的交火。古希腊罗马史诗电影中的竞技场,等等。这些场景着重对男性身体奇观的展示,提供了一整套的视觉快感。
三、奇观电影中一些弊端
从《泰坦尼克号》的冰海沉船到《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好莱坞大片有着稳定的提供视觉奇观的模式。随着好莱坞电影工业对全球的冲击,好莱坞大片的入侵给华语电影带来了一个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契机。在这个挑战之下,华语电影有了新的模式,也拍摄出了能收获高票房的影片。这样一个新的模式便是奇观电影。然而这些奇观电影中存在着一些缺憾,而这些缺憾本身可能来自于对电影奇观的误读。
1题材单一。自从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大放异彩。全球票房飚红以后,国内各位大牌导演为了冲击奥斯卡,纷纷投入到奇观电影的制作中去。这几年来,各种古装片轮番登场,从《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到《赤壁》,无一不是大导演、大制作、大明星,加上古装和武侠元素。一些导演指出,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现实题材的华语片往往卖不出好价钱,而武侠电影却不愁卖不出去。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电影。武侠电影在国际上有固定的观众群,而且其精彩的动作奇观和浓郁的东方文化奇观的展示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尽管武侠电影有展示奇观的诸多优势。但是千篇一律的题材选择难免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2将呈现奇观与电影叙事相对立。有些学者指出,奇观电影“图像性为主因,突出了电影自身的影像性质,淡化甚至弱化话语因素,强化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奇观电影变成电影奇观的拼接,故事和情节不重要,其作用无非只是粘合剂,将一个个奇观场景拼接起来了。奇观电影中的奇观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观众,让更多的观众走向影院。然而观众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充满视觉震撼效果的画面,观众更想看到的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同时,奇观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也让位于奇观呈现,奇观电影的一个普遍弊端就是人物形象单薄,人物多为扁平人物。在表现人物性格、表达影片主题方面,对白非常重要,然而奇观电影中的话语因素降到最低,对白变得无足轻重。比如,《无极》中的昆仑奴一句“跟着你有肉吃”,更是引来观众的笑场。
3过多的渲染色情和暴力的奇观。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视的普及给电影工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电视,人们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赢回观众,电影人必须向观众提供他们在家里无法体验的快乐。于是电影屏幕越来越大。宽银幕电影也随之诞生。另外。电视节目基本要适合阖家观看,对于电视节目的审查制度要比电影严格很多。于是电影越来越多地展示色情奇观与暴力奇观。并将其作为最大的卖点来吸引观众。在中国的奇观电影中也呈现这样的一种趋势。《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一开始便展示后宫三千佳丽的情色场景,通过服装造型,让女性演员袒胸露乳,故意挤出乳沟。制造出“丰乳”的效果。同样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由于帝王家庭内部的争斗,成千上万的士兵拼死搏杀,影片中士兵死状之惨烈被极力渲染,而鲜血染红满城的菊花的场景令人震撼。而《夜宴》中色情和暴力奇观更是不胜枚举,不仅有厉帝给婉后按摩的场面,更有太子无鸾失态、雨中“强暴”青女的场景,而展示厉帝的羽林卫屠戮太子的乐师时腰斩、穿心、破肚、砍头等的逼真效果更是让人为之一惊。
四、结语
奇观作为电影的本性一直存在于电影史中。电影和现实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复制,奇观呈现是最电影化的因素,奇观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然而当代华语奇观电影在表现奇观方面不留余力,忽视电影的叙事及意义的构建,与之相对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并非只以奇观效果取悦人,它对常规叙事模式的尊重是其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奇观与叙事的关系等问题仍是中国电影需要面对及解决的重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