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化”创新战略毋盲目实施

2009-07-29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盲目本土化外贸

李 旭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作为企业在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只有“走到哪个坡就唱哪个歌”,根据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消费者,适时地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适销对路,赢得市场。这种做法,人们把它称之为“本土化”创新战略。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实施“本土化”创新战略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盲目地实施“本土化”创新战略,也可能会碰钉子。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市场缩水,这致使许多主要以发达国家为市场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遭到了重创,生产日益艰难。为了摆脱困境,有的企业迅速把目光转向了发展中国家,积极在这些国家开拓新的市场,这确实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据报载,我国有一家名牌服装厂,在开拓非洲某国市场之初,为了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参照当地人穿着的服装进行服装设计生产,结果产品投放市场后销售不畅。后来他们根据当地人的身材生产了一批原汁原味的中国旗袍,在市场上却被一抢而空。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笔者以为,开展实施“本土化”创新战略也不能盲目行事:一是,要讲时间性,择机而行。特别是在产品刚刚进入一个国家的时候,不妨保持产品的原汁原味。这因为人人都有一个求新求奇的心理,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看中的就是它浓郁的异国风情。消费者对符合自己习惯的产品用多了,就会见异思迁,思新求奇。这时突然出现的特异产品,往往会诱发他们的尝试欲、购买欲,得到他们的青睐。二是,即使实施“本土化”创新战略,也不能丢掉自己民族的特色。因为作为一个外来者无论如何实施产品的“本土化”,与当地民族的企业相比,也是难以占到优势的。而且一味地追求“本土化”,便会失去自己民族的特色,没有了自己民族的特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就终结了。民族的同样也是世界的,越是有民族特色产品,越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能在市场竞争中大放异彩。正是这一普遍的国际消费心理,形成了只有民族化的才是国际化的外贸定势,这才给外来的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所以,笔者以为,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一定要紧紧依靠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研发外贸产品的时候,要不断发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并将这种精粹渗透到外贸品牌的创立中去。

猜你喜欢

盲目本土化外贸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风波
70年外贸大事记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小蝴蝶花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