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起

2009-07-29胡锡晟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瓦工开山李树

胡锡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在别人眼里,路边树上熟透的李子,一定沁人心脾,可以大饱口福,于是大伙蜂拥而至,竞相攀折,而在一旁的王戎却不动声色。同伴们见状一脑子雾水,纷纷质疑发问,王戎解其惑:“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

相信许多人早已稔知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对王戎过人的聪明才智颇为赞赏。其实,在今天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智慧故事。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村里号召一起开山,大家都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有一个小伙子却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都是奇形怪状的。3年后,小伙子成了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上级规定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村民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曾卖过石头的那个小伙子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商客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子的筐。5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子的人。

还有一则同样非常有启发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筑业大发展,导致泥瓦工人一时供不应求,每天工资涨到15美元。一个叫麦克的人看到许多“征泥瓦工”的广告,但他却不去应征,而是去报社登了一条“你也能成为泥瓦工”的广告,打算培训泥瓦工。他租了一间门面,请了师傅,教材是1500块砖和少量砾石。那些想每天挣15美元的工人蜂拥而至,使麦克很快获得了3000美元的纯利,相当于他自己去当泥瓦工200天的收入。

无论是古代的王戎,还是近现代生财有道的小伙子、麦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想别人未想,做别人未做的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所有思路都集中涌现某一处时,往往都会“拧紧”和聚焦在同一条思路上,上面几个例子中的大伙竞相攀折李子、村民纷纷砸石卖梨、泥瓦工纷纷求职便是最好的体现,但若此时先认真观察、客观分析和仔细总结,“躲开”主流思路,也许会像王戎一样,毫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树上李子是什么样的味道。

猜你喜欢

瓦工开山李树
“两面三刀”的由来
闪马智能:要做视频异常行为分析领域的“开山”公司
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傍晚
桑中生李
韩国年轻人热衷学瓦工活
李代桃僵
例析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及解答策略
夺妻之恨
听音乐的泥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