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重庆谈判后悔不已
2009-07-29
由于当时蒋介石判断毛泽东不敢来重庆,所以,在谈判的准备工作上很不充分:正如后来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蒋、毛在林园偶遇清谈
1945年8月29日清晨,吹拂着千树百花的秋风,送来阵阵清香,在重庆风景独好的林园内,莺啼蝉叫,黄鹂鸣翠。毛泽东打破了在延安时的工作生活习惯,早早地起床了,到外面散步。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不时伸开双臂,舒展着身躯。
在曲径蜿蜒的林中小道上,齐吉树陪毛泽东漫步于楼旁的甬道上,正好与也己早起的蒋介石不期而遇。俩人从林阴深处沿着长满膏苔的石阶,拾级而止,然后就座于林荫道边的一个圆石桌旁。
“润之先生。你怎么起得这样早哇?听说你有晚上办公习惯,怎么,来这里不习惯?”蒋介石兄长的语气,显得十分关心地对毛泽东说。
毛泽东话含微笑道:“岁月如逝水。有道是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嘛!蒋委员长不知有没有这个体会?”
蒋介石一下子就感到毛泽东话锋的锐利,忙岔开话题:“嗯,润之来到这天府之国的雾都,感觉如何?”未等毛泽东回答,蒋介石接着说:“四川的土地肥沃得很哩!林森老先生生前对我说:在这里的任何一块土地上,就是插上一根龙头拐杖,来年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林老先生十分钟情于这块土地,所以,死后就长眠于此间山水中,前年年底政府为林老先生举行了奉安典礼后,才将先生的梓棺由官邸大礼堂移入墓中的。润之如有兴趣余可陪你去那里看看……”
毛泽东明白这是蒋介石有意绕开正题。即答道:“小弟不敢有劳委员长大驾陪同,改日,余定要拜谒林主席之墓。林老先生在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期间,对日态度强硬,力主抗战,深受国人爱戴。林主席去世时;我们曾发来‘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溘闻逝世,痛悼同深的唁电,以示对林主席的崇敬。”
毛过人胆识让蒋自取其辱
当日上午,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在桂园同张冶中商谈谈判的内容和程序问题。下午,双方开始正式会谈——蒋介石摆出一副大家风度,对毛泽东和周恩来说:“政府方面尚未提出具体方案,是为了表明政府对谈判并无一点成见,愿意听取中共方面的一切意见,希望中共本着精诚坦白之精神,提出自己的意见。”
毛泽东十分诚恳地表示自己的意见:“我们到这儿来,一句话,是为了和平,中共希望通过这次谈判,使内战真正结束,实现永久的和平。”
蒋介石不等毛泽东说完,就接上道:“中国没有内战。”
毛泽东毫不客气地批驳道:“要说中国没有内战,蒋主席恐怕是自欺欺人吧!”接着,毛泽东历数十年内战及抗战以来的大量事实,证明内战不但在中国存在,而且从未停止过。毛泽东说:“从‘九一八事变以后,就产生了和平团结的需要,我们表示了,但是没有实现,到‘西安事变以后,‘七七抗战以前才实现了,抗战八年,我们一再表示愿意谈判解决各种摩擦。”毛泽东对蒋介石“中国无内战”的论调严词批驳后,蒋介石在他当天的日记中万分沮丧地写道:“脑筋深受刺激”。显然,蒋介石对自己三邀毛泽东弄巧成拙的举动,已是叫苦不迭、后悔不已。
蒋介石失败后的反思
1946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包括否定独裁政治和内战政策的五项协议,但是,不久均被蒋介石撕毁。6月,蒋介石向解放区全面进攻,全国性的内战爆发,仅三年多时间。拥有800万军队的蒋介石便被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打得七零八落,蒋介石也被赶到了孤岛台湾。毛泽东后来曾说过:“我做的一件事,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么几个小岛上去了”。
蒋介石被赶到台湾初期怎么也不甘心,他弄不明白为何在不到四年的时间中。就被毛泽东领导的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共军打得一败涂地。其实,蒋介石的眼光是狭隘的,他只把军事力量视力其生命的支柱,殊不知,军事力量只是一种表象,而人民的力量与人心的力量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性因素。后来,蒋介石对大陆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似乎明白了这一点。他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队“主义不明”、“心志不坚”,首因则在于国民党一些党员“变党卖节”,以至“民心涣散,士气坠丧,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此外国民党的组织纪律以及对民众和青年的宣传教育也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蒋介石痛下决心,决定彻底革除国民党的上述积弊,并做出“一年准备,二年进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攻计划。所以,蒋介石虽然败退到了台湾,但他与毛泽东的“交往”并没有终止,他无时无刻不在想找毛泽东算帐。
金门成了国共试练场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积极奉行“台湾独立”政策,并于1954年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一系列事件震动了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美国干涉我国内政的意图己非常明显,美国到底要介入到什么程度,《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多大?毛泽东决心对金门实施炮击,以便在实战中模一摸美国的“战略底牌”。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解放军以459门火炮开始轰击金门,在85分钟内发射炮弹3万余发,岛上国民党军损失惨重,官兵共伤亡600余人,金门和澎湖防卫部的二名中将副司令当场身亡。
我炮击金门后,截断了金门守军海上补给线:美台组成联合护航队。我福建前线指挥部请示是否炮击联合舰队。毛泽东命令:“照打不误,但不打美舰,只打蒋舰,如果美舰开火;我军也不还击”。战斗中,我军攻击台舰时,美舰竟丢下台舰,掉头向台湾方同遁去。我军意识到:美台联盟仍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了自身利益;美国是不会冒同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的,在金门、马祖问题上美国实行的是脱身政策。从而摸清了美国的战略意图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底盘。于是,10月5日,毛泽东下令从次日起停止炮击。
然而,此时美国又抛出一项新政策,劝说台湾从金门、马祖撤军,然后搞台湾独立。蒋介石坚决不同意,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美蒋矛盾开始尖锐。
毛泽东认识到让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里,不但有可能促进今后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会使蒋介石有资本去抵制“台湾独立”的活动;但金门岛上的守军甚至台湾岛上的政权,毕竟要依赖美国支援才能生存,解放军如果再施加封锁压力,势必导致蒋介石向美国就范。如果夺取金门、马祖,则蒋介石失去象征其在大陆沿海存在的最后据点,将使得美国更便于制造“两个中国”或支持“台独”。让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里,不但有可能促进今后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会使蒋介石有资本去抵制“台湾独立”的活动。
于是毛泽东又作出了新决策。10月5日上午8时,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部队:“不管有无美机美舰护航,十月六、七两日,我军一炮不发;敌方向我炮击,我也一炮不还: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于是,就形成了金门炮击打打停停的战略格局,当时不是没有能力收回此两地,而是事关中国领土完整的大局,针对美国“台独”计划故布迷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