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墙上的新中国历史
2009-07-29田国垒
田国垒
齐保东今年66岁了。他名义上的职务是河南省内乡县灌涨镇农业经济管理站站长,但实际上却是“搞宣传”的——就是下乡刷写墙头标语。
齐保东说,在显眼地方的同一堵墙壁上,他写了又刷,刷了又写,年复一年,不知写了多少标语,每条标语对应的,是一项国家或当地政府的政策出台。
“大跃进万岁!总路线万岁!人民公社万岁!”
1958年5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万岁”的标语被刷在了乡村的墙上。
总路线中的“快”,最先体现在了钢铁生产的“超英赶美”上。
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达到高潮时,贾清杰老人才9岁。“重活我干不了,大人们就让我们拉风箱,炼钢用的风箱有6尺多长,我们几个小孩子每推拉一次风箱就向前跑三步再向后跑三步。当时的领导说,我们村里山上的石头是矿石,能用来炼钢,我们就二话不说跟在技术员屁股后头上山采铁矿石,可炼着炼着才发现那些都是吹牛的话,矿石放在土高炉里炼好久才出一点点钢。”
伴随着大炼钢铁,“大跃进万岁!总路线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人民公社无限好,万里江山一日新”等标语,铺天盖地地刷在了内乡县桃溪镇的墙上。
出于大炼钢铁的需要,各家各户做饭用的铁锅慢慢都被大队收走炼钢用了,1959年,桃溪的社员们开始吃集体食堂。
贾清杰回忆,大食堂刚开始办时吃得确实很好,“可以吃上以前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白馍、面条,还可以喝汤。但一段时间后,白馍逐渐变成了玉米窝头,捞面条也很少吃到了,好不容易吃到一次也是面条少野菜多。一碗稀玉米粥端起碗来能照见人影儿。当地人戏称‘端起碗,照相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打倒走资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等标语开始大量出现。
“文革”中,齐保东刷了很多标语。他坦承,铺天盖地的标语,营造了斗争的气氛,越写斗得就越凶。“毛主席说‘一手抓斗争,一手抓生产,但人们只顾斗争了,生产完全停了。”
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标语,开始出现在内乡县赤眉公社的墙上。随后的几年间,不断有城里的知青来到这里。但1977年7月悄悄流传的大学将要公开招生的消息让知青们心动了,一批批知青请假回城去,弄来中学课本啃。从郑州来的知青英子回忆说,考试当天,赤眉公社书记亲自到考场给几百号考生鼓劲,所以她一点儿都不紧张,超水平发挥。1978年春,她接到了河南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如今已在吉林大学执教多年。
“团结一致向前看”
据齐保东回忆,1978年底的一天,前楼大队大队长召集大队主要负责人开了一个会。会上,大队长点名批评了某干部参加了一个成分不好者的家庭婚礼,认为其“没有认清敌我矛盾”、“阶级斗争意识不强”,要求其他大队干部拿出惩治这位干部的方法。对此,齐保东表示反对,称自己前不久在收音机上听到了“‘文革中被划定为成分不好者可以和贫下中农一样升学、一样招工”的通知,去参加婚礼有什么不可以的?大队长闻之大怒,指着齐保东说,“哪儿听来的胡言乱语,再说连你也一块处理”。
但一个多月后,齐保东就接到公社领导的指示,开始在各大队墙上刷写“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标语。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978年秋收后,穷得准备出门讨饭的安徽风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秘密签下一份协议,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和结构,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向国家和集体缴纳一定的税赋和提留后,剩下的全部归自己所有。
这种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包干”,一年后就给小岗村带来了惊人的变化:1979年秋收时,他们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还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小岗村的成功让“大包干”如星星之火,逐渐在中国农村大地燃烧起来。
1982年1月1日,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确立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齐保东记得,他提着涂料桶,在前楼大队的后墙上,写下了“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搞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标语。
大队长召集全队村民开会,传达上面的政策,问有没有人不愿意单干,“没有一户表示反对,老百姓都愿意自己干自己的。”齐保东说,承包之前集体劳动时,每天早上都有人拿着哨子吹,通知大家该上工了。可有时候连吹两三遍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出来。承包到户后,根本不用你吹哨子,许多人家天不亮就下到田里拔草施肥了,你早我要比你更早,相互间较着劲拼命干,追肥、除草别提多上心了。那个时期,农村最常见的一条标语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运用‘4+2工作法,建设美好新农村”
2004年,河南省下发“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实施方案”。方案规定,2004年在全省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助政策。
“农民种地、政府贴钱”的标语口号不仅刷上了墙,还深入人心。但当地的老百姓更习惯用“不用交公粮了还发钱”来理解这一政策。”
内乡县灌涨镇地处伏牛山南麓,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种植烟叶。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镇的烟叶种植面积不到200亩。而如今,灌涨镇烟叶种植面积已达到了7000多亩。“种好烟叶,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发家致富。”在齐保东看来,标语宣传的到位是动员农民放弃小麦等传统农作物转而种植烟草的关键。
同为内乡县特色产业的,还有规模化养殖。去年被请进中南海与总理对话的“大学生猪倌”秦英林,就是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人。
1992年秋,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秦英林与妻子一起回乡开始了“猪倌”生涯。他买来的22头良种猪如今已扩大到年出栏种猪1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50万头。现在,内乡县“发展规横养殖、增加经济收入”的标语随处可见。
如今。在内乡县乡镇里见到最多的一条墙头标语是“运用‘4+2工作法,建设美好新农村”。“4”是指“四议”,即:村里的事情要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2”是指“两公开”,即:决议向村民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齐保冬说:“每次我下村刷这条标语时,都有村民对我说,‘这个政策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