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克兰参与中国大飞机项目?

2009-07-29康燕

凤凰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伊尔军用运输机

康燕

在中国已着手落实的大飞机项目中,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展占据着优先位置。可以预见,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将挑起中国军队实施空中战略机动的重任。然而在缺少大飞机研发经验,相关技术储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将是中国实现大型军用运输机技术突破的必由之路。在与俄罗斯方面合作不畅的局面下,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要与乌克兰合作开发军用运输机的消息,引发众多媒体的热炒。

外传中乌合作研发运输机

日前,俄罗斯“军事平等”(WWWmilitaryparitet.com)网站援引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消息人士的话说,乌克兰和中国正在安-70短距离运输机的基础上,联合制订新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方案,并称相关协议可能在近期签署。该消息人士同时透露,中乌联合推出的新型运输机,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与目前正在试验的安-70运输机相近,主要区别是放弃了安-70使用的Ⅱ-27型桨扇发动机,取而代之以双涵道涡轮喷气发动机。至于发动机的具体型号,该消息人士并没有说明。

虽然前不久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240台Ⅱ-30型发动机,但“军事平等”网站的文章认为,这些发动机将用于中国空军轰-6K轰炸机的改进,不大可能用到中国在研的新型军用运输机上,因为该型发动机不符合欧洲的噪音标准。如果采用这种发动机,那么运输机将无法在欧洲国家的机场降落。

报道同时指出,近来中国明显加强了与乌克兰在各领域的军事战略联系,但要签署合作研发军用运输机这样的大合同,尚属首次。谈及中乌加强在军用运输机领域协作的原因,文章分析说:一方面,中俄之间几年前签署的34架伊尔-76运输机和4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合同执行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安-70:另一方面,中国缺少研发、制造和生产大型运输机的丰富经验,而双方在运输机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中国运-8系列最新发展型号运一8F600就是在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专家的帮助下,共同设计并研制出来的。

乌视中国为安-70战略伙伴

“军事平等”网站这一消息的真实性,目前还没有得到中国权威部门证实。不过不争的事实是,双方在安-70运输机问题上一直保持着密切接触。据俄《商业咨询报》报道,中乌双方曾长期讨论联合生产该型机的可能性。2001年11月时任乌克兰工业政策委员会航空工业局局长科福通曾公开宣布,乌克兰意欲让中国接替德国的“位置”,参与安-70方案。

1997年,德国提出要在安-70运输机方案基础上重新考虑一种运输机设计,并着手研究与乌克兰进行工业合作的可能性,随后德国接受乌克兰方面提出的在安-70基础上研制安-7x的建议,而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也对安-70进行了鉴定试验,确认该机在性能上可充分满足对新型军用运输机的设计要求,并向乌克兰递交了订购意向书。德国此举对欧洲8国的“未来大型运输机”(FLA,1999年改称A400M军用运输机计划)造成冲击,终因FLA项目合作伙伴的反对而放弃。

尽管乌中双方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很快在中国参与安-70项目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乌克兰一直看好中乌航空合作。2002年11月,乌克兰工业政策部与中国国防科工委签署航空工业合作备忘录,并同意继续就联合生产安-70进行磋商。2003年7月,时任乌克兰总理亚努科维奇在接见中国代表团时曾明确表示,乌克兰把中国看作是安-70运输机项目的一个重要战略伙伴。

能在某种程度上佐证“军事平等”网站消息的,只有安东诺夫航空科技综合体2008年11月珠海航展期间的公开说法。该公司展台负责人当时在接受新浪军事——东方军事网记者采访时披露,乌中打算合作研发的大型军用运输机编号为安-70-600。

中国选择安-70的初衷

世界大型军用运输机按载重量分为战略喷气运输机(载重70~80吨)、喷气战术运输机(载重40-50吨)、涡桨动力战术运输机(载重25~30吨)3种目前中国在军用运输机方面已经取得成功的是在前苏联安-1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载重约20吨的运-8中型战术运输机,它也是目前中国军队运输机装备的主力。但由于其载重量小、航程短,已无法满足快速空投和部队机动的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部分伊尔-76中型运输机,虽然空运能力较以往有所增强,但尚无与其他大国空军媲美的战略空运部队,存在现役运输机数量不足,运载量小、作战航程有限的不利局面。

发展大型战略运输机不但需要在设计和制造中解决更多的材料和工艺问题,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难以获得满足需要的动力装置,这个困难要比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更加严重。目前中国在战略运输机项目上主要是以技术储备和论证规划为主,集中力量突破200吨级大型战术运输机的型号发展和装备工作,通过大型喷气战术运输机的开发为战略运输机项目积累必要的经验。

中国航空兵运输机部队和特种飞机改装目前急需的大飞机主要是伊尔-76和安-70这种级别的战术运输机。安-70桨扇动力运输机原本是替代安-12中型运输机发展的,但随着设计要求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调整,安-70现已发展成载荷航程接近伊尔-76MD的中型半宽体军用运输机,而且在动力、材料、工艺等方面还要明显优于目前生产的伊尔-76MD。同时在设计上满足了野战机场短距起飞和大载荷与高经济性的要求,综合性能指标明显超过了欧洲联合开发的A400M以上两点可能就是中国对依然处于试验阶段的安-70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优势与风险并存

中乌在安-70基础上研发安-70-600明显是将借鉴安-70的技术,实际上也是要引进技术进行设计改进,这将有利于平衡先进性,可靠性及性能指标方面的不同需求。

安-70在结构、气动设计水平和动力装置上都比较先进,但试飞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影响整体性能的技术缺陷,尤其是性能指标非常先进的Ⅱ-27桨扇发动机的缺陷最为致命桨扇发动机是安-70所体现出来的以短距离起飞和高经济性为代表的多种先进性的基础,但技术风险大,可靠性不高使得飞机在起飞时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与桨扇动力配合的高升力优势马上就会变成威胁飞行安全的杀手。

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實际上很清楚安-70桨扇动力所存在的危险,因此很早就准备采用CFM56涡扇发动机的喷气改型但换装发动机后虽然安全性得到提高,但安-70也将因此失去原先在经济性和短距起飞上所具备的优势,将由同类型飞机中的高端机型变成相对平庸的产品。

对中国来说,引进安-70的技术进行仿制改进在经济上并没有难度,用4台CFM56发动机取代桨扇动力也可以解决动力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但此举在国产化难度上却远高于改进伊尔76的方案。

猜你喜欢

伊尔军用运输机
军用三防平板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猜谜
致富的奥秘
C-13“大力士”运输机试验发射曳光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