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扁双输之局

2009-07-29黄创夏

凤凰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县市长政局蓝绿

黄创夏

台湾2009年的政局,选民将更疏离政治,陈水扁末路狂徒式的反扑,将成为牵动话题的主轴。2009年的缠斗,马英九与陈水扁,国民党与民进党,注定都是输家。

两句流传在台湾坊间的顺口溜,道尽了台湾人民对时局的无奈与恫怅。第一句是:“台大法律系有两位高材生,一个把法律玩死,一个被法律玩死。”所说的,正是台湾大学法律系的两位前后届校友:陈水扁与马英九。

第二句是,“陈水扁意志力坚定,道德感脆弱;马英九道德感坚定,意志力脆弱!”就在这样子的鲜明对比中,台湾政局从大选时的充满希望,到了以充满挫折感的心境迎接2009年。定调一个“乱”字,足以道尽台湾的2008年。

面对2009年的政局,基本上还是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垒,“乱”的预期阴影,笼罩在台湾2300万人的心头。

选民的“稳定板块”

已经被起诉的“四大弊案”,还有正在紧锣密鼓追查的“二次金改”、“机密外交”、“企业贿款”……斗志坚定的陈水扁,不会,更不能束手就擒。他的反扑和挣脱手法,势必会无所不用其极,不论是出庭、开庭、在监所放风,陈水扁的抵抗,手法一定不断推陈出新,一新社会耳目。

陈水扁为什么敢?因为他的对手正是马英九,是那个自我设限在“法令”当中的马英九。法律说不能做的,马英九一定不做;法律没说不能做的,马英九也会选择不去做:偏偏碰上一个法律说不能,一定会找漏洞的陈水扁。陈水扁当然会不断出招,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逼马英九为了和解,和陈水扁进行“政治协商”。

陈水扁的机会,正是建构在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与民进党党中央的无能之上,此外还有台湾的既定选民结构盘。2009年的政治最大事件,正是县市长大选,陈水扁已从蔡英文的领导失败与大选布局中,找到他的“巧门”。

从1994年陈水扁崛起以来,搭配李登辉与国民党“非主流”的斗争大环境,陈水扁透过“敌我对立”选举操作,已经成功地将台湾分裂成仇恨纠葛的蓝绿两大板块。

两大板块火水不容,彼此憎恶。虽然经过了两次政党轮替,但恩恩怨怨都還深存在彼此的极端教义分子当中。政治中最吊诡的就在此。事实上,两大板块的极端分子都不是多数,依历次民调与大规模选举的数据分析,台湾学界与实务界曾普查从1949年有选举以来的60年投开票所数据,得到了台湾基本的选民结构图像。

不列3%的正负误差,台湾选民基本结构盘有五大类型

一、20%不投票与无法投票:包含不投票、差旅、伤病、服勤与劳狱等。

二、32%永远支持泛国民党:包含国民党、新党、亲民党等蓝旗。

三、28%永远支持非国民党:从“党外”到民进党与台联党。

四、12%“价格型中间选票”:政党认同低,钞票足以换选票,信息吸收能力差,靠人情和地方派系动员,存在于非都会区为主力。

五、8%“价值型中间选民”:政党认同低,信息吸收能力强,依据多元价值综合判断,存在于都会区,受政治议题与媒体信息影响。

第一次政党轮替前,国民党握行政资源,“价格型中间选票”是泛蓝势力范围:第一次政党轮替后,民进党“割喉”,“行政绑桩”铺天盖地,地方派系“识时务”大幅转向。具体事例即目前所谓泛绿大票仓——台湾中南部七县市——在1998年立委选举时,蓝以6:4优势领先绿:政党轮替后,却转向成蓝绿是4:6,地方基层派系换旗并无挂碍。

8%“价值取向之中间选票”,政党轮替前,国民党威权治下黑金贪腐丛生,这类选民寄望民进党,民进党势力原本是崛起于大台北地区、桃园和新竹市这些高度发展县市,以及有“台北后花园”之称的宜兰县。政党轮替后,这些区域反而成了泛蓝票仓,因民进党执政且失败后,这群选民在2008年因此寄托于马英九。

选民对两党都不信任

台湾选情看似纷乱,理路其实清晰,支持倾向流动不太明显,影响投票胜负的,往往是各区块的个别投票率差异。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智库,在2008年10月间,都针对2008年初的大选结构进行了追踪民调,再度验证了这个“板块稳定”的理论。

这个追踪民调以2004年“陈吕对连宋”的5:5为基准。因为这样的比数,正好验证了板块的基本分布图像。那是因为陈水扁的第一届执政贪腐与滥权,8%的“价值型中间选民”对绿彻底失望,选择寄望泛蓝阵营,8%加32%,正好是40%。

当年的民进党呢?陈水扁透过邱义仁的“割喉割到断”,用行政资源刮取地方派系,而当时的国民党县市长,如台中市长胡志强受困于“古根汉博物馆”预算,桃园县长朱立伦受制于“航空城”与“高铁建设”,都不敢有大动作。12%的“价格型中间选民”因地方派系被陈水扁与邱义仁用行政资源收编,12%加28%基本盘。蓝绿旗鼓相当,因此“3.19”枪击案后,陈、吕险胜。

2008年马萧对抗谢苏,局面丕变,国民党籍18位县市长结成联盟,对抗张俊雄与邱义仁的“一周一利多”行政绑桩。12%的地方派系因此形成蓝绿五五波,各拿6%。40%加6%对上40%减6%,正是2008年3月22日的开票结果:58%vs42%。

问题是,马英九上任后,不但没有“马上好”,经济局面急转直下,“兴利”缴不出成绩单“除弊”更因无法处理陈水扁的负隅顽抗,也受到社会责难。马英九的声望如溜滑梯,一度下降到23%,目前回升也仅有30%上下,各家民调都颇一致。

国民党与民进党也都同样崩塌,2008年12月,台湾《天下》杂志公布民调,国民党的满意度仅19%,民进党的满意度仅4%,台湾有63%的选民对两党都不信任,进而疏离,成了台湾政治的新主调。

这样的“疏离”主调,同样显现在2008年10月间的国民党与民进党的“追踪调查”数据中。两党的结论颇一致,在愿意投票的选民基础上,2004年投陈吕的,在2008年约有8%改投马英九,还有8%不投马英九,但也放弃了谢苏配。

陈水扁的算计

马英九上任了,蔡英文也接手民进党,经过半年,两个被视为“庸弱”的“蓝绿双芙”在彼此阵营中,都受到质疑与责难。两党追踪数据显示,大选期间弃绿投蓝的8%对马彻底失望,但对蔡英文也没信心。但原本泛蓝基本盘,还有7%也对马与国民党不满。

8%在大选同时放弃蓝绿的选民依旧疏离,但还有7%到8%投谢苏的选民,也放弃了对政治的热衷。政局的疏离,让“中间选民”选择了出走,政局反而变成是基本盘对垒得更严峻。问题是,基本盘的巩固力量,是对彼此的憎恨,是见不得对手的“张狂”。

精于选举计算的陈水扁,就是在此基础上设计反扑的计划。他当然知道他的贪腐无法说服深绿基本盘,但是,他更知道,他的斗志可以让马英九与国民党难堪,满足深绿基本盘的仇恨动员。

民进党与蔡英文仅剩4%的信任度,但是陈水扁的支持度竟还有5.8%,就是这样的环境所创造的怪局。

更加上蔡英文的“庸弱”,深绿基本盘不信任蔡英文能对抗马英九与国民党既然有一个陈水扁“豁”出去了藉扁生事何妨所以,这些人物络绎不绝造访陈水扁被收监的土城看守所,帮陈水扁释放政治动员信息形成了“土城指挥所”的怪现象。

国民党内呢?因马英九的犹豫和迟疑,土气更涣散,不论府、院、党还是立法院有一句泛蓝的顺口溜“不沾锅是当下的时代精神、政策主轴。”既然连拥有765万最高票,得到最多权力的马英九都在第二线当宅男了,其他人何必自找麻烦?

所以,追查扁珍乱政的真相,司法部门拖拖拉拉,行政部门能闪则闪,国民党中央与立委民代中,除了邱毅与蔡正元之外所有人都闪避不惹事。

这样的对比,正是陈水扁张狂的温床台湾的司法程序一向效率不彰,一个案子光一审就审个两三年是家常便饭,三审定谳往往有12年还未落幕的例子,更何况扁珍贪腐牵涉广阔,案情复杂。2009年底县市长大选前,难以一审落幕,难将陈水扁具体定罪正是陈水扁与徒众仍可硬拗的温床。

這样的局面下,台湾2009年的政局,选民将更疏离政治,陈水扁末路狂徒式的反扑,将成为牵动话题的主轴,而马英九的无能为力也将让马英九的信任度持续低迷但是,陈水扁终究要面对已经被写在起诉书内的如山铁证,一审不论如何拖延,终将会有所判决出炉陈水扁不可能再起但蔡英文与民进党将在这过程中,成为殉葬品。

疏离,正是2009年台湾政局的基调年底的县市长大选,各辅选单位都预估,将会创下台湾有史以来最低的投票率,国民党还是会在席次上赢得胜利,民进党将更进一步崩溃但是,全面的疏离与不信任中,马英九与国民党的威信,也所剩不多。2009年的缠斗,马英九与陈水扁,国民党与民进党,注定都是输家。

猜你喜欢

县市长政局蓝绿
女性灵动风采
天人互动
宫廷政变与晚清政局
县市长满意度,柯文哲倒数第二
明中后期政局的边际效用
本期导读
“三合一”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