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少先队员和谐教育的实践探究

2009-07-28曾宪松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中队队员家乡

曾宪松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走进城市,给学校生源带来很大变化,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多因文化的差异、经济状况的差异和教育的差异而起,集中地反映为一个“和谐”的问题。对此我们认识到,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使队员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和谐的教育,“和”而群之,“和”而学之,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迫切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是落实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结合实际,以和谐教育为理念,以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了城市化进程中少先队员和谐教育的实践探究。

一、开展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育人,是促进少先队员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根据队员特点,结合时节和学校教育中心内容,组织系列少先队大、中、小队活动,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自己创造的系列化活动氛围中,受到教育与同化,结成友谊,形成共识,和谐发展。同时,学校还坚持“家校结合”原则,尽量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把活动均设计为亲子活动,既增加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机会,也促进亲子间的了解,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家长在一起广泛深入交流。

如,本学期开学,正值学生回老家过春节后返校学习。借此机会,学校开展了“我爱家乡美”主题活动,不仅让学生通过“说、写、画、拍、唱、展”等系列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美丽,有趣的民俗风情,丰富的资源和文化传统,明白“家乡美、大中华,五湖四海是一家”的道理,还引导家长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参与这项活动,让他们懂得“同是为人父母,以德育儿是己责”。不因家庭生活暂时困难和工作紧张而放松对孩子的关注和养育,推进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的家校共建工作,实现建设“优质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目标。

“我爱家乡美”活动要求队员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由于活动是赞美自己的家乡,又在春节假期,所以家长们都很乐意和孩子一起查资料、访专家、听故事、记传闻、拍美景、采乡曲、唱山歌,忙得高兴,过得开心有意义。全体队员家庭都参与了这项活动。

在向老师和同学“展示”的活动环节,家长带着孩子,写诗的写诗,品文的品文,献上几张精美的照片,插上几幅网上下载的图片,有的还饶有兴致地唱上了自己家乡的歌。有的妇女家长干脆带上炉灶,携上特产,炒了两手家乡菜给同学和老师们尝尝鲜。

队员们有了各自夸耀的材料,你给我讲家乡故事,我给你送家乡小吃;你和我做家乡游戏,我给你看家乡图片……一起交流嬉闹,就像春天的花,这里一蓬蓬,那里一簇簇,团结友爱的景象让家长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二、营造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中队文化。提出有特色的中队口号,开展“我的中队名片”活动,让队员在自己中队口号的统领下,形成健康人生观,快乐享受生活,创造和谐中队氛围,积淀和谐中队文化。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注重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设立各类教育栏架,更新校园标语,如“你有困难,我来帮你”“爱班级,从友爱身边的同学做起”“同学一家亲,阳光好队员”“爱校,从每天认真清洁校园开始”等,让校园环境充满浓郁和美的和谐教育图文特色,发挥“润物无声”之效。

营造“书香家风”文化。让队员在书中寻找和品味中华传统美德,从中体会和谐相处的真情、真知、真意,受到熏陶,形成和谐观念。为了让活动成为孩子交往的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不同的家庭,共同的同学”假日读书活动,让队员根据自己的居住情况,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自告奋勇担任小队长,并聘请家长做队员的校外辅导员,把周围的同学请到自己家里来读书、游戏、做功课,推进“书香家庭建设”。这一活动深受队员喜爱,也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更成为了队员假日活动的“保留节目”。目前,许多小队已经把活动推展为“假日我当家”形式——队员们自己拟订计划交由家长批准,自己买菜做饭,自己做家务,还把其他同学的家长一起请来当嘉宾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的活动让不同层次的队员都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如来自外地的队员学习成绩可能暂时差一些,但做家务活却让城里的孩子“忘尘莫及”,看着外来工子弟如此态度和技能,本地家长也会赞叹不已,收起自己原本可能“看不起”的观念。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乐在一起,互助友爱在一起,实现了活动的目的。

三、建设特色中队

为了让少先队活动体现和反映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学校提出了建设特色中队(班级)的要求。特色化中队首先是优秀的班集体,其次要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围绕这样的认识,各中队组织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队建设活动。如有的教师根据班级原有基础和特点,将中队特色定位为“牧童笛中队”“踢毽子中队”等。

活动点燃了辅导员们的工作热情。教师们纷纷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组建特色中队。如郭海波老师想带出一个“葫芦丝”特色中队,施萍老师要建设朗诵特色中队,陈洁老师爱唱歌,就组建了合唱特色中队,英语老师则多以交际口语特色来建设本中队等。

不同的教师,给学生不同的风采和快乐。如把读书和跳绳结合在一起的,取名为“‘绳采飞扬”中队,此外还有“快乐口才”“悠扬笛声”“翠竹青青(小作家班)”“‘脆音满园”“文‘彩飞扬”“古‘诗生

香”“‘英、笛同步”等,为队员搭建了趣味快乐的活动和友伴平台,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

四、推进行为养成

外来工子弟因家长工作忙,或因家长推托工作忙而在行为养成等方面存在差缺,甚至由于久在乡村,初到城市,连玩都“不知道怎样玩”,因而有的在街上无目的游逛,有的下河上树玩耍,有的路上追跑,有的在家枯坐等。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开展了旨在“打造养成环境”的五项系列活动:

写一手工整的字——每天坚持练习写几个工整的字,让家长和同学们评价,以此来培养队员的耐心。

喜好一种乐器——三、五元一支的牧童笛或稍好一点的二胡,让孩子接触音乐,学习韵律,展示才艺,交流成果,培养情操。

参加一项体育活动——一盘象棋、几羽毽子,一根跳绳或一个皮球,三、五个同学,一段快乐的学余时间,增进友谊,健康玩耍。或是亲子同玩,享受家庭快乐,弥补“往日留守”欠缺,培养思考的好习惯。

坚持一项象征性长跑活动——从容桂“跑”到广州,从广东“跑”到湖南,或是“新长征之旅”或是“客家文化之行”, 房前屋后,学校操场,一圈或数圈地跑,每天坚持性地跑,一天几百米几十米地累计,积少成多。“跑到哪里”,就在书中或从网上查到哪里,异地文化,红色土地,英雄模范,民族风情, “跑千里路,读万卷书”,互相讲述,彼此交流。如此既丰富了生活学习内容,又培养了坚强意志。

给妈妈当一回英语老师——让孩子开口说英语,把“留守”带来的学习心理障碍消除,增进亲情,促进学习,增强自信。

几年来,学校在如何关注和落实“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教育问题”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教育问题是个复杂的工程,如何更有效地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合适的平台,使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将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

顺德容桂幸福陈占梅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

猜你喜欢

中队队员家乡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中队赞歌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NBA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