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核问题将被遗忘?

2009-07-28

环球时报 2009-07-28
关键词:六方会谈朝核问题核计划

张琏瑰

今年年初以来,朝鲜办了三件事,引起世人关注。

第一件事是大步推进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把“先军政治”推向极致。今年1月,朝鲜先后宣布与韩国处于“全面对抗状态”,单方面废除与韩停止对抗所有协议,半岛局势骤然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朝鲜4月5日进行了“卫星发射”,5月25日进行第二次核试验,7月进行了密集的导弹发射。由此,朝鲜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第二件事是宣布永不弃核,永远退出六方会谈。早在2006年11月,朝鲜第一副外相姜锡柱就直言朝鲜的核武器不是为放弃而研制。今年6月13日朝鲜外务省正式宣布,“到了现在,弃核是绝对和完全不可能的事情”。4月14日朝鲜外务省以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谴责朝鲜“发射”为由,宣布“朝鲜将永不参加六方会谈,也不再受六方会谈协议的任何约束”,7月15日朝鲜领导人金永南宣布“六方会谈已寿终正寝”。

第三件事是自5月起朝鲜突然大力宣传开展“150天战斗”,似乎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2006年10月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并宣布成为“堂堂核国家”,2007年底提出2012年实现“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目标。4月20日起,朝鲜展开“150天战斗”,号召进行一场“全党总动员战,全国总攻击战,全民总决死战”,“掀起令世人惊叹的大革新、大飞跃”。

三件事看似独立成章,但实际上密切相连,甚至可以说是一项大战略中的三个不同侧面。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朝鲜便着手开发核技术,此后形成核武计划,迄今已近50年。其间朝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冒着遭到国际社会严厉制裁的危险,宁肯牺牲经济建设,也要研制核武器,成为核国家。其目的就是对韩掌握统一主导权,在周边大国的外交上多一种战略手段。因此掌握核武器是朝鲜的一项既定决策,不容放弃和“赎买”。自上世纪90年代朝鲜核问题凸显以来,朝鲜通过多种外交手段与有关国家进行周旋,为其核计划的稳定推进赢得了时间,终于在2006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但自从去年8月以后,国际媒体盛传朝鲜最高领导人身体欠安。2个月后朝鲜领导人重新出现在媒体上,但此后的一系列举措可以感到他们在与时间赛跑,要在这一代领导人任内把其核计划推向不可逆转的新水平。因此,朝鲜今年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并全面改进并试射了其运载导弹。

朝鲜的这一系列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应。而业已进行两次核试验、导弹技术也有长足发展的朝鲜,此时已不需要与国际社会周旋为其核计划争取时间了。这时它的外交目标是令国际社会打消对其“弃核”的幻想,承认其核国家的既成事实。为实现这一目标,朝鲜公开宣布它永不弃核,明确告诉那些仍然坚持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人们,你们的主张已经彻底失败,然后拒绝一切有关朝核问题的谈判,彻底关闭对话的大门,使朝核问题成为一个无从谈起的过时话题,迫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并接受他们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失败。

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期望一般有两项,一是“弃核”,二是发展经济。朝鲜深知仅拒绝与国际社会谈论朝鲜核问题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其“忘记”朝鲜核问题,甚至是越是拒绝,人们越是常常提起。朝鲜必须制造一个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新话题,以遮盖朝鲜核问题这一旧话题。于是,朝鲜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150天战斗”,并高调宣布150天战斗的重大战绩。这使许多希望朝鲜发展经济的人们在某种欣慰中,不再关注朝鲜的核武器。

可以肯定,不久以后朝鲜在经济建设方面将会有一些新的宣布。如有可能,它将高调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交流。这一方面可以冲破安理会1874号决议的制裁,另一方面可以此令国际社会彻底“忘记”朝鲜核问题,使“朝鲜核问题”这一页彻底翻过去,朝鲜从此可以安享“堂堂核国家”的好处。▲(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猜你喜欢

六方会谈朝核问题核计划
德国专家Н·В·里尔团队与苏联核计划
粒子加速器建设与苏联核计划
朗道团队与苏联核计划
20世纪70年代英迪拉·甘地政府时期的印度核政策
我们需要“与敌人共进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