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画作拍卖热潮迭起
2009-07-28阮富春
阮富春
今年是已故书画家张大千诞辰110周年,为此,台北历史博物馆于4月10日至6门14日特别举办了一场馆藏书画纪念展,展出了该馆收藏的90余件张氏作品。台北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张大千美术馆、中国收藏张大千作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张大千生前的部分收藏品以及个人作品,大部分都捐给了该馆。此次展览引起了学术界、收藏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受展览的影响,中国市场各大拍卖公司今年春拍都有所动作。5月底结束拍卖的中国嘉德、北京保利、香港佳士得等公司,每家部分别隆重推出了数十件由张大千书画作品组成的专题拍卖。即将开拍的北京匡时,也将上拍由24件作品组成的“张大千110周年纪念专场”。西泠印社等公司虽无专题上拍,但也不乏张氏精品之作。历年张大千画作的拍卖行情,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行情不相上下,可谓20世纪中国画家作品拍卖的晴雨表,齐,徐之外,尚无画家能与之比肩。
有行家预测,“受纪念展的影响,今年将是张大千画作行情大涨的一年,从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六七月里将上拍的几件张氏精品之作,极有可能创内地市场历年张氏作品成交价之最。比如北京匡时即将上拍的画家创作于1947年的《文会图》立轴,收藏来源清晰可靠,原为上海著名的民族资本家、纺织大王吴昆生所藏,是张大千罕见的壮年精品。”该公司同场将上拍的《仿宋人山寺图》立轴,“据著名学者、张大千研究权威傅申先生考证,为张大千1948年在上海举办画展中标价最高的作品,傅申先生将其收录在其《血战古人的张大千》一书中,并特地著文对此画赞叹不已。”2005年时,《仿宋人山寺图》的成交价就已高达610万元,但不知此次上拍,成交价将会高出上次多少,且让我们拭目以待。(这2件作品的图片见2009年《文物天地》第5期P124,编者注)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下半年,作为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台北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南张北溥”专题展将于7月初首先在辽博开展。展出的张大千作品大部分将由台北历史博物馆提供,届时,内地观众将有幸能一睹该馆收藏的张氏精品。
鉴此,记者搜集整理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张大千各种题材的代表精品拍卖交易的行情变化,以飨读者。
从以往的拍卖情况来看,张大千作品在1992年以前,拍卖交易主要是在港台市场,以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每年春秋两季的拍卖为代表。1992年以后,拍卖行情随着内地拍卖业的兴起而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香港市场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为中心的内地中低端市场。
香港市场由于形成较早,拍卖的作品来源较广,历年拍卖成交的作品数量大、价格高,大部分高价成交的作品都出自这一地区。而内地市场形成时间晚,早期被拍卖的作品多数来源于内地的文物商店、收藏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拍卖业发展势头迅猛,海外收藏的张大千作品也开始大量回流,2000年以后也屡现高价精品,但是数量仍与香港市场有着相当的距离。而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藏群体的日益扩大、成熟,内地拍卖的张大千作品市场吞吐量和天价品也正在急速增长。
以今年春拍为例,张大千作品的上拍数量就远远超过了香港市场:春拍中香港苏寓比上拍了7件,香港佳士得20件;而内地仅中国嘉德就上拍了31件,北京匡时的张大千专题拍卖也将上拍24件。5月份的拍卖中,张氏作品的成交率颇为可观,并且已有2件作品价格超过500万元——香港长风上拍的1978年作品《林壑幽居图》镜心以638万港币成交,北京保利上拍的《峒关蒲雪》镜心拍出了621.6万元。接下来的北京匡时春拍,《仿宋人山寺图》《文会图》即有可能创出张大千仿古山水作品的成交天价。
80年代精品突破百万港币
1980年至1985年间,中国市场仅香港苏富比一家公司将中国文物艺术品作为常规的拍卖内容。1980年该公司春秋两季拍卖大约上拍了1 3件张大千作品,全部成交。上拍作品的题材涉及山水、人物、花卉等内容,人物画的成交价格最高——1953年所作的《赏莲图》立轴,拍出了15.4万港币。1975年作品《山水》镜心以5.72万港币成交。花卉题材方面,1963年所作《莲花》立轴以4.4万港币拍出。
1981年香港苏富比上拍了18件张大千作品,成交11件,秋拍中《龙女礼佛》立轴拍出了11万港币,全年行情略逊于上一年。1982年该公司上拍了张氏作品11件,成交6件,行情下探。1979年的《山水》立轴以4.6万港币成交。1983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张氏作品数量再降,全年上拍9件成交3件,1962年的《高士山水图》立轴,以9.5万港币成交。
1984年行情较前四年大见起色,全年上拍了19件,成交16件,上拍及成交作品的数量皆创5年之最。秋拍中,1948年的《仿石溪上人溪山无尽图》手卷,以33万港币高价成交,价格创拍卖纪录。第二年行情略有回落,全年上拍了16件,成交仅9件。秋拍中《林泉幽致图》立轴以10.5万港币拍出。
1986年是张大千作品拍卖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香港佳士得也开始拍卖中国文物艺术品,张大千的上拍作品数量大增,拍卖行情进入了快速的上升通道中。苏富比这一年上拍了19件作品,仅1件流拍,1967年的《秋山瀑布》立轴以23万港币高价成交。佳士得全年上拍了张氏作品20件,但成交情况远不及苏富比,仅成交7件。
1987年两家公司上拍的张氏作品数量为25件,拍出19件。也就在这一年,张大千画作的拍卖成交价格开始突破了百万元大关。苏富比春拍中,画家1982年所作的《桃源图》镜心,以187万港币的天价拍出。1988年两家公司约成交了27件。
1989年成交作品升至58件,2件作品价格超过百万元——1968年的《巫峡清秋图》镜心在佳士得秋拍中以132万港币成交,1970年的《松壑飞泉图》镜心在苏富比秋拍中以297万港币拍出,创画家80年代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格。90年代精品迈上500万元大关
1993年,上海朵云轩的首拍,揭开了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大幕,张大2022万港币200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千画作开始登上内地拍场,且屡现高价。由此以后,上海、北京形成了与香港市场遥相呼应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阵地。
1990年张大千画作在香港两家公司大约上拍了106件,成交79件,仍保持着较高的成交率,精品的成交价稳定了100万至200万港币之间。第二年成交约59件,1981年的《灵严山色图》镜心在佳士得秋拍中拍到了429万港币的高价,再创新高。
第二年张氏拍品在香港市场上的成
交价出现了突飞猛进的现象,两家公司全年成交了9l件作品,7件作品价格在百万港币以上,其中1962年的《青城山》4屏在苏富比秋拍中以748万港币成交,再次刷新张氏作品的拍卖纪录,被台湾著名收藏家林百里竞得。此后仅隔了一年,林百里又于1994年11月在苏富比秋拍中以816万港币的天价,竞得张大干1965年的泼彩《幽谷图》镜心,再创张氏作品天价。
朵云轩于1993年6月20日率先在上海启动了内地的艺术品拍卖,也是张大千的作品成交价创纪录——兼工带写的《晚山看云图》立轴以143万元拍出,成为了内地拍场首件成交价过百万元的艺术品。第二年中国嘉德首拍,张大千亦创成交最高价——《石梁飞瀑图》立轴拍出了209万元。此后,张大千作品行情在内地也逐渐形成,引导着近现代书画的整体行情走势。但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拍卖的张大行作品,暂时未出现价格超过《幽谷图》者。
2000年以来,精品价
格超过千万元
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物艺术品迎来了百年来的交易黄金期,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油画等门类的艺术品价格开始大幅度的高涨。张大千的精品画作价格突破了千万元的关卡,无论香港还是内地市场,屡有天价品出现。
2000年香港苏寓比秋拍,张大千夫人徐雯波委托该公司拍卖自己收藏的张大干画作,曾引起不小的轰动,画家1956年创作的《紫莲花》镜心此次拍出了224.475万港币。有行家将此画誉为张大千50年代工笔荷花的代表之作,构图别致,设色典雅,细致婉约,荷花花瓣以细线勾描,立体感极强。
200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画家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6条屏风的成交,将张大千画作精品的成交价直接抬到了千万元级别,此画原为香港收藏家“谪仙馆”主人杨凡所有,2022万港币的价格刷新了张大千作品的最高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2003年“非典”以后,中国书画行情飙升,张大千的画价也飙涨。徐雯波收藏的张大千1967年作品《春山匹练》立轴,在苏富比春拍中拍出了398.24万港币。
2004年1月北京翰海推出了一场“张大千珍品”专拍,上拍了由99件拍品组成的一套张氏早期仿古山水册页,每件一个标的,悉数成交,收获647.9万元,此场拍卖也是内地最早的张大千作品专拍。这一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张大千1975年所作的《钩金红莲》继续以1014.375万港币的高价成交。该公司上拍的杨凡“谪仙馆”藏张大千精品专场,亦广受好评,其中《沧浪渔笛》拍出了510.475万港币,《自画像与黑虎》以398万港币易主。
第二年,天价成交的张大千作品数量继续增多,3件作品成交价入闱前十名:中国嘉德春拍时,1947年作品《雅宜山斋图》立轴以737万元拍出,此画1988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曾以55万港币成交;中贸圣佳春拍,1947年的《湖山清夏图》镜心以880万元成交;香港苏富比秋拍,1967年的泼彩《瑞士雪山》镜心拍出了1580万港币的高价,创张大干山水画作的历史最高成交纪录,保持至今。
调整,也影响到了张大千作品的成交,但是这种影响仅局限于普通作品,精品的价格仍然走势坚挺。如画家1967年为刘梁年夫人陈扬芬生日所作的《雨后岚新》镜心,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依然以572万港币成交。香港苏富比、西泠印社等公司上拍的精品,成交价均保持在四五百万元。
2007年依然持续着这种走势,香港市场秋拍中,两家公司皆有张大千精品高价成交,2件作品入闱画家前十名:1982年所作的《松下高士》镜心在苏富比秋拍中以917.55万港币拍出,创画家人物画成交最高纪录;1973年的泼墨《山水》镜心在佳士得秋拍中以995.95万港币成交。佳士得同场拍卖中,1970年的《幽谷图》木板镜心以704.75万港币拍出。内地市场行情亦然,中国嘉德秋拍,1949年所作的《江山无尽图》立轴也以560万元成交。
去年中国书画市场回暖,香港市场春拍又有2件成交品人闱张大千作品前十名:1965年的泼彩《横贯公路》镜心在苏富比的拍场上以839.15万港币成交,被港台买家竞得;而张大千早期仿古山水精品——1947年《临王蒙夏山高隐图》镜心,则在佳士得拍场上以760.75万港币的高价被内地收藏家竞得。
作品精与否是购藏的首要问题
张大千在绘画、诗文以及书法方面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以绘画一项成就最高。他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常人,兼擅各种画科,在山水画的创作方面,早期致力于仿古山水,晚期独创泼墨泼彩的大写意画,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历年拍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仿古山水画,还是晚年的大写意;无论是花卉画,还是人物画,拍卖成交的价格都不低,这一点极似徐悲鸿,中国画、油画价格都是拍场佼佼者。
从张大千作品历年拍卖成交价前十名来看,以晚期的泼墨泼彩花卉画、山水画价格最高,数量也最多,前十名中花卉画2件,山水画4件;人物画及早期的仿古山水画略次之,人物画仅1件,仿古山水画3件。历年拍卖的情况也是这样:晚期泼墨泼彩山水画精品占到了高价成交品的5成以上,花卉画、仿古山水画大约各占3成,人物画仅占2成左右。
就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市场来看,内地高价成交的作品多数是早期的仿古山人和人物画,香港市场则以晚期的作品数量最多、价格最高。有拍卖界人士认为,“张大千1949年离开了内地后,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流落在港台地区及海外藏家的手里,港台地区的艺术市场起步较早,这部分作品成为了早期市场的主流,行情形成较早,港台及海外收藏人士对这种风格的认同感较强,这是张大千晚期泼墨泼彩画行情较好的原因所在。而内地公私收藏机构以及个人藏家收藏的张大千作品,大部分是画家离开内地以前创作的,客观上也使收藏者对他早期的仿古山水以及人物画较感兴趣,因此内地拍场上所见到的作品,多属此类传统性较强的作品。港台地区有论者据此来评判两岸三地收藏者的鉴赏水平的高低,明显有失偏颇。”
对于收藏者来说,今年将是人手张大千作品的最佳时机,在纪念活动的带动下,很多传世的精品之作都将集中现身拍场,给收藏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但是,也有行家指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收藏者越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管好自己的饯袋,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特别是涉及到艺术品的买卖。就近年来的市场表现看,藏家、市场对精品与一般晶的态度有着惊人的相似和一致性:作品精与否,成了价值、价格衡量的主要标尺。”
每年拍场上都要上拍数百甚至上千件张大千作品,但是值得收藏、研究、投资的精品数量极为有限。张大千一生创作了大约三五万什作品,这一可观的数据客观上决定了有时你手里即便持有真迹,也不见得就一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以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为例,1993年以来大约上拍过11000多件张大千作品,成交品6000余件,但价格超过百万元的仅400余件,不足成交品的15/1,而超过4000余件的成交品价格在30万元以下。因此,“藏家应该重点关注那些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作品,放弃一般作品。原因在于,一般作品真赝混杂,鉴别难度大,市场认可度差。而代表性作品多数都曾被大量出版、著录过,传承有绪,藏界对其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的认可度较高,虽然价格高,但是它们的收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良好的流通性,可以给收藏者最大限度的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