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讨

2009-07-28毕艳丽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12期
关键词:情境活动数学

毕艳丽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数学体验, 发展思维和增强能力的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构建原则、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构建初中数学活动的原则

构建初中数学活动要根据数学活动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数学活动要有利于教材内容的落实,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在实践中,我们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全面参与原则。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

全面参与原则还体现在注意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特点,安排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要承担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2.可行性原则。数学活动的安排要考虑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学生能力的限制,不能提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过高要求,但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让学生了解附近市场或超市的销售情况,提出进货建议。这就需要学生了解市场的货物种类、每天的销售量、哪些商品的销售量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销售建议。

再如,让学生测算粉刷房屋的费用。这需要学生首先测算房屋的粉刷面积,了解市场上有哪些涂料、价格如何,确定选取那种涂料、需要多少涂料、工人的工钱如何,明确了这些因素后,学生就能计算费用的多少。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学生可以胜任。

3.注重实质原则。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性。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给学生留有大的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对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评价,要以质的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学生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第三,学生是否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反思;第四,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课堂上的活动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倾听,听和练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根本上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设置问题情境——探究问题——形成问题解答——反思、拓展和问题的应用的教学操作模式。

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来源于现实,这里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因此,问题情境的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而其中应当包括一定的数学价值。因此,一些历史上的数学名题、一些当今社会活动中所发生的现象或事情,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的问题情境。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可以用来作为对圆的起始研究。再如,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一个、二个、三个?可以作为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问题情境等。

探究问题是模式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得到的等等。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多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分组学习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合理分组。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这样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二是要明确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只有明确了合作目标,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人各司其责,不能由他人代劳,以免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形成问题解答是问题探究的自然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让学生有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尝试在与他人交流中获益,并学会尊重别人的看法等。

反思、拓展和应用阶段是模式应用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而言,让学生了解反思的含义,经历反思的活动,认识到反思所带来的好处等。教学中,我们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可在教学中让学生想一想是怎样得到问题答案的。其次,在回顾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学会能够分析自己思维过程的得与失,并总结经验。

可在教学中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得到问题的答案,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等问题。第三,让学生获得答案后再思考下列问题:这个方法还能够在哪些条件下有效?在其他情形下,怎样修改这个方法就可以使得它仍然有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数学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和启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观点带来了数学教学的变革。设置问题情境——探究问题——形成问题解答——反思、拓展和问题的应用的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应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活动教学促进教师的发展。数学活动教学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马城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情境活动数学
“活动随手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