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2009-07-28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1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价值

张 驰

诸多教师的体会,美术欣赏教学比艺术实践教学难得多,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是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则感困难。

就再现性作品和表现性作品的欣赏教学而言,包括了两个主要物象的存在——以美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与纯粹的娱乐活动相比,艺术鉴赏有其情感的参与性、体验性和精神性。

而与充满理性思辨意味的艺术批评比较。它又带有及其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受众具有较强的主体能动性。能对美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认知以及对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的阐释,意境的再创造。故此,指定唯一的美术对象,不同的受众得到的欣赏成效是不一样的。因而常人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在这一复杂有序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要求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新的作品意象,基于学生现有的初中文化知识,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

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譬如,一幅画表达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正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美术的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1.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式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时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

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2.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这些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多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分。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缘于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阐释。只能对学生起到加以诱导,不能扼杀学生主动评价的权利,即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审美评价的自主权。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评价走向正确、健康的道路。使其人得到理性和感性的和谐发展。

3.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作品内容与形式

可以这样理解,内容即为物质因(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因素的总和)。而形式即为动力因(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包括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物质因和动力因是相互作用的,物质因的确定,作为主体的人,首先要对物质因和动力因深入的分析、取舍。达到二者都为美术作品的产生而服务。

感性和理性对艺术作品的来源是取作用的。作为人,对物象产生了愉悦,寻求到美的享受,感性认识就形成了,用理性的原则把感性认知的内容呈现出来。使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

欣赏与评价

任何美术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因此美术的欣赏和审美评价就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辨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使学生具有高水平的审美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使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接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贵州省织金县马场中学)

参考文献:

1.邱正伦《艺术美学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美术选修课《美术欣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3.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4.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阎增武《美学原理导论》,黄河出版社。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价值
美术篇
一粒米的价值
美术作品
“给”的价值
美术作品
小黑羊的价值
美术作品
放大你的价值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