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功能化验的问答
2009-07-27编辑部
编辑部
1哪些化验能反映肾功能?
所谓肾功能,主要指肾脏的排泄功能,此外,肾脏还有分泌10余种激素的功能。而肾脏的排泄功能又受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功能等多环节的影响。
肾血流量可通过对氨马尿酸(PAH)在体内的清除率来计算出肾血流量。因为PAH经过肾脏循环一次,有20%通过肾脏的肾小球滤过,80%被肾小管分泌,迅速清除后排出体外,计算出PAH的肾脏清除率就能反映肾脏的血浆和全血流量。患者如有肾动脉狭窄、休克或肾血管硬化闭塞等疾病,则肾血流量会降低。临床上,某些超声波检查、放射造影、同位素肾图等也能检测肾血流量。
gFR是反映肾小管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化验指标。GFR测定的金标准是菊粉清除率,但较繁琐、复杂,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近年来常采用基于血清肌酐的计算公式,常用的有MDRD公式和Cockcroft-Gault公式。
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测定分别反映近端与远端肾小管功能的试验,前者有酚红排泄试验、葡萄糖重吸收试验等。
2哪项化验较敏感又较正确地反映GFR?
测定GFR的几项指标虽然都在临床上应用,但其反映GFR的精确性不一。
血清尿素氮(BUN)易受高蛋白饮食、胃肠出血、脱水、休克等因素影响而升高,而且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至正常水平的一半以下时BUN才会升高,因此,根本不能作为早期肾脏(滤过)功能减退的指标。
血清肌酐(cr)的测定比较方便,但是肌炎、外伤挤压综合征、横纹肌裂解等疾病也会引起Cr升高。Cr与GFR并非完全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即Cr在2-5mg/dL范围内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当Cr<2mg/dL或>5mg/dL时并不能正确反映其滤过功能的变化,故Cr同样不能作为早期肾脏(滤过)功能减退的指标。
血清尿酸(UA)的增高除了作为诊断高尿酸血症的化验指标外,也能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下降,该指标对肾功能测定的特异性差。
菊粉清除率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测定繁琐,仅用于科研。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需连续进低蛋白饮食(40g/d)3d,同时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留24h尿、抽血测定尿和血中的肌酐浓度,其过程较复杂。
同位素GFR测定为目前临床上较为精确的方法,且可测定双侧分肾功能,缺点是费用较高,需要特殊的设备。
目前临床上认为较合适的是基于血清肌酐的公式计算法,认为其准确度优于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和人种,现有针对性的改良计算公式供选择,是目前较为简便、准确的GFR计算方法。
3怎样依据CCr、BUN和Cr区别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表1简要反映肾功能分期,其中CCr更有价值。
4怎样基于血清肌酐按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繁琐,如未获数据,可用公式:
5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选用药物时应注意什么?
肾功能损害者应尽量避免应用有肾毒性的药物,若病情需要必须选用时,应争取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水平,而不超过中毒浓度。
肾功能损害者应选择主要经肝胆系统排泄的、无肾毒性或低肾毒性的药物,如选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时,应参考相关资料调整用药方案,即减少剂量和(或)延长间隔时间。
以抗菌药物为例,应尽量避免选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类等抗菌药物,必须选用时需严格调低剂量,延长间隔时间,最好作血药浓度监测。而红霉素、利福平、氨基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甲硝唑、异菸肼和乙胺丁醇等可以常规剂量用于肾功能损害者。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氧氟沙星、SMZ和TMP等需适当减量。
(说明:本文撰写参考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的林果为、俞茂华主编的《新编诊断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