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教音乐的源流与特点
2009-07-27于民雄
于民雄
内容提要:道教音乐滥筋于南北朝时期,道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民间音乐息息相关。道教音乐既是宗教音乐,又具有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特点。
关键词:道教道教音乐民间音乐
中图分类号:J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3-59-61
道教正式出现在东汉末年,它本身是一个汇聚,然而却植根于民族的土地上,具有深厚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出现,不是某种学说的开创,也不是某个先知冥思苦索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若干族团文化的宗教实践与历史积淀的结果。道教开创之初,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神仙传说、传统方术、老庄哲学、黄老之学、儒家伦理、阴阳五行思想、古代医学和体育卫生知识等等各种思想、经验通通被它吸收。道教出现以后,又不断吸收佛教思想。因此,道教发起之日,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合体。从历史发展演变上看,道教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产生的重大影响无法估量。道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道教,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鲁迅先生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一文中,鲁迅又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言而喻,了解道教音乐,与了解道教息息相关,进而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
道教音乐是道士们在斋蘸等宗教仪式上使用的音乐。它独具一格,有其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在一中国民族音乐形式中,道教音乐具有独立的价值。道教音乐的起源,现在已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它与古代巫术宗教仪式的音乐舞蹈形式有联系。中国古代民间就有巫舞、巫风。古代的宗教仪式,常以音乐舞蹈形式迎神娱神,祈请神灵保佑。“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恒午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道教继承发展巫术而来,道教斋醮源于古代巫术祈祷仪式,可以说道教音乐的前身就是巫术音乐。
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但至迟在东汉时,道教就已经有自己初步的音乐理论。道教经典《太平经》有关记载可以证明:
“故为阴阳者,动则有音声。故乐动辄与音声俱。阳者有音,故一宫、三征、五羽、七商、九角,而二四六八不名音也。刑者太阴者,无音而作,故少以阴害人。无音而作,此之谓也。”
“乐,小具小得其意者,以乐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乐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乐天地。得乐人法者,人为其悅喜;得乐治法者,治为其平安;得乐天地法者,天地为其和。天地和,则凡物为之无病,群神为之常喜,无有怒时也。”
“故举乐,得其上意者,可以度世;得其中意者,可以致平,除凶害1也;得其下意者,可以乐人也。上得其意者,可以乐神灵;中得其意者,可以乐精;下得其意者,可以乐身。”
《太平经》中虽有关于音乐的论述,但科仪中只有诵念,并无音腔,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北魏时期出现的“华夏颂”、“步虚声”,是道教音乐最早的书面记载。据此,学术界普遍认为:道教音乐滥觞于南北朝时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寇谦之自称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年),太上老君乘云驾龙,亲临嵩山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20卷,由此制定了第一部道教音谱:《乐章诵戒新法》,“步虚声”等最初的道乐音韵的产生,与《乐章诵戒新法》息息相关。需要指出的是:“步虚声”不是《乐章诵戒新法》的直接产物,而是逐渐发展演变的结果。据南朝宋刘敬叔所著《异苑》记载:“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这说明,实践经验的积累,构成“步虚声”最终定型的必要条件。“步虚声”的出现,表明道教音乐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所谓“步虚声”,指道士斋醮时颂诵词章的腔调,据说是众仙云游虚空时的歌诵之声,因其音韵若众仙飘渺行于虚空歌诵之音而得名。
唐代崇奉道教,道教音乐相应得到了发展。唐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曲。唐玄宗不但组织人广制道曲,命道士司马承祯制《玄真道曲》,李会元制《大罗天曲》,贺知章制《紫清上圣道曲》,而且自己还亲自进行创作,《霓裳羽衣曲》、《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不少道曲就出自玄宗之手。“二月辛卯,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太清宫,贵异于九庙也。”不仅如此,他还亲赴道场,教道士“步虚声韵”。这一时期,道乐由宫廷传至民间,道教音乐的发展,除得益于朝廷的扶植外,还与吸收融合大量外来音乐(如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与吸取了许多民间曲调有关,唐朝的空前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民族乐器如琵琶、阮等就来西域。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对道教斋醮仪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挥了巨大作用。
宋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皆编写道乐,如著名的《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太清乐》等。宋徽宗在位期间,曾挑选各地宫观道士进京习道乐。宋代时,道教音乐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北宋的道教音乐谱集《玉音法事》不但辑录唐宋时期的五十首道曲谱,而且还记述了道教音乐的历史和基本常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可惜该谱集使用的曲线记谱法已无人晓喻,如果将来能破译其秘码,或许能大大丰富祖国的音乐文化资源。金世宗时,王重阳创立全真道,金元以后,全真道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形成了适应其清修科仪需要的全真道乐。至此,由于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相应地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分别在南宋地区和北方地区民间广泛流传。
明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随着明初朱元璋下令整饬道教,编制斋醮仪范,道乐进一步规范化。明洪武十一年,建“神乐观”,掌管宫廷祭祀活动。永乐年间,又出现了一本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该书用我国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录了《迎风辇》、《天下乐》、《圣贤记》、《迎仙客》、《步步高》等道曲14首,内容丰富,对于了解明代道曲和明以后道教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清代在道乐管理上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在民间,道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道乐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走上了更加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二
道教音乐虽然是宗教音乐,然而却植根于民间。道教音乐在流传和发展中,始终与民间音乐息息一相关,两者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形成彼此难分难解的局面。这表现在:第一,中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演奏形式、曲目和演奏风格各各不同多姿多彩,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上从来就与道教音乐构成相互交往和彼此吸收的关系。尤其以近现代为盛。如苏州玄妙观道乐同苏南吹打一脉相承,上海道教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台湾中南部道乐受到福建南音影响,再如河北巨鹿道教音
乐与河北吹歌、西安城隍庙鼓乐与西安鼓乐、香港道乐与广东音乐等,本质上表明了道乐与民间器乐的水乳交融关系。其次,道教音乐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素材,把民间的曲词、曲调宗教化、形式化。据《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等有关文献记载,明代道教音乐既承袭唐、宋、元三代之旧乐,又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连民间音乐如“清江引”、“一定金”、“变地花”、“采茶歌”等等曲调皆为道教音乐所吸收。如武当山道教音乐、山东崂山道曲、沈阳太清官的东北新韵等,分别都包含有湖北民歌、胶东民歌、东北民歌的内容和特色。第三,道教音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随地区不同而呈现不同风格,与各地方音乐息息相通。运用于同一法事中的同一旋律的音乐,因各地的行腔、旋律装饰(加花)都带有本地地方音乐特点而各不相同;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词,各地选用本地音调配曲——如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乐吸收了不少江西民歌、小调和曲艺的成分。正因为道教音乐植根于民间,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多样化的特征,一直为民间所喜闻乐见,欣赏道教音乐常常是人们莫大的精神享受。
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齐唱、吹打、合奏等等。器乐通常用于法事的开头、过门、结尾和为歌曲伴奏,而声乐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说唱形式有诵、赞、颂、偈等。声乐器乐配合灵活,服从法事仪轨的需要,法事不同,音乐组合也随之变化。道乐曲调形式上有“阳韵”和“阴韵”之分,“阳韵”多用于早坛功课和祥祈性法事;“阴韵”多用于晚纭功课和超度法事。
道教音乐丰富多彩。赞美神仙的颂歌,曲调优美恬静;祈请神仙音乐,音韵庄严肃穆;而飘渺飞翔之声,则往往表现神仙降临时的超然飘逸状态;雄浑威武的曲调,与召神镇煞邪魔的紧张萧杀的气氛一致;欢快、热烈、雄壮的旋律,则象征神仙世界的幸福生活或表达人们迎神娱神的喜悦之情。总之,道教音乐艺术感染力很强,具有特定的象征性,它与斋蘸仪式相结合,表现了宗教仪式内在的和谐与统一。
除曲调外,道教音乐还有曲词,两者缺一不可,构成统一的整体。就曲词与曲调关系而言,前者是宗教内容,后者是音乐形式。通常的诵、赞、颂、偈等就内容看,是一首歌词,通过谱曲,就成了一首歌。如果说道教音乐曲调具有抽象性的话,那么曲词则具有具体性,如宋真宗的《散花词》:
昆丘绝顶有龟台,台上奇花四序开。不是群仙朝玉帝,何由得到世间来。
天上天花旦夕开,不同人间待春来。天花每有天人折,将献层城日几回。
仙官真侣往学频,互看蓬莱阆苑春,每采芳苑朝上帝。愿均福地及生民。
当然,天上仙境也是幻想的产物,但都不乏俱体感,与抽象的音乐旋律相比,歌词要具体得多。
神仙说是道教的根本观念。“八仙”在民间的传说、小说和戏剧中广为流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脱胎换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与道教有关的典故早已为中国人民所熟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道教认为修道可以成仙,可以长生不死。千百年来,神仙说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神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不食五谷,超然脱俗,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神仙一直是人们仰慕的对象。关于神仙的界说,最为经典的是庄子的表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于;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至入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已。”””道教出现后有关神仙的种种想象,基本上不出庄子的理想型。道教音乐曲词之所以几乎都是赞美神仙,内在于道教的根本观念。平心而论,道教音乐曲词赞美神仙羡慕神仙之境一类的作品,大多千篇一律,但却不乏优美之感,与优雅的曲调相结合,能给人艺术与美的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音乐的象征作用,使人们与神交感,从而产生“移情”,进入神秘的宗教境界。
“移情”的产生,与人们的体验、感悟分不开,一个没有宗教情感或对宗教陌生的人,很难在宗教音乐气氛的感染下升华;而对于一个宗教徒来说,庄严、神圣、神秘的气氛是他的真实境遇,他以这种气氛为媒介,达到精神升华,进入宗教境界。宗教音乐就提供这种气氛。道教作为宗教,其音乐形式与其他宗教音乐形式不尽相同,但就其渲染宗教仪式的神圣性、神秘性这一根本点而言,其目的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