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文本个性 讲究有效方法

2009-07-27谭培霞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文章

谭培霞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其实质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课标”中年级阅读目标中明确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之法,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的发现”中进行了提示,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各部分的意思连缀起来。但是在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是很有特点的,即所谓的“文本个性”。只是教师如若缺乏对文本的钻研,那就会熟视无睹,会错失训练的时机。当然,教师如若缺乏训练的意识,缺乏对训练有效性与否的反思,那么,就不能在中年级学生能力的启蒙实践期实施有效的教学。

我的思考源于一位教师的《秋天的雨》的教学。这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时,随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学生只说到香味、色彩,显然没有达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由于教师对教材钻研得不够,课堂上也理所当然地缺乏方法的引导。这样,有效性便无从谈起。还有的课堂上,学生概括得近乎详细复述,洋洋洒洒。如何恰切地引导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就需要“用好教材”。

我们说,“用教材教”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教师有利用教材的意识。只有发掘出教材中可利用的资源,才能自觉的运用它实施教学,同时恰当地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方法一:摘句串联法

散文《秋天的雨》,文章很有特点,且不说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文章构段就很有特点——前几段都是总分式的结构,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那么,我们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构段规律,并借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位教师如下教学:

①出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带

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②一遍遍地诵读,体会到五句话连起来就像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天的诗。

③与课文对照,发现了什么?(这是每段的首句,每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教师以这样“摘句串文”的方式,很轻松就理清了文脉,同时为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奠定了情感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积累富有意蕴美的散文语言之热情。一项训练就这样在“诗”一样的情境中落实了。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在小学中年级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并不乏见。《颐和园》是一篇游记,但同样有这样的特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来行文的。所以,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就点明了作者的观察立足点。将这些句子连缀起来读一读,就拎出了一条“提纲挈领”的线索,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一位教师这样设计:

(一)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按顺序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并学习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为什么要写这样三个词?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

3学生自读课文,勾划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二)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一总的结构形武,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这条脉落,把握主要内容就轻而易举了。教师只有依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学生才能在不断学习中,积累方法,总结规律,能力得以训练而提高。有句话说,“在所有的知识中,关于方法的知识最有价值。”它是否告诉我们,只有将方法、规律寓于训练中,才更体现出了教学的有效性?

方法二:以问促思法

这种方法应该是老师们最经常使用的常态方法。对于写人、记事等文章都比较适用。

同是《秋天的雨》一课,另一位教师如是教学:

请一组的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文章的思路:

五彩缤纷的颜料——好闻的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的信号

(颜色)(气味)(声音)

文章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秋天的美好。

同样是《秋天的雨》一课,同样要借助文本训练学生把握主要内容,方法是不同的,可却“殊途同归”,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看来,有时方法不是最重要的,认识决定做法。我们除了学习好的做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明确面对中年级的学生,一些阅读能力还处于起始阶段,教师还不能一味的放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阶段,应该充分“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将方法的习得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立足“教是为了不教”的制高点进行教学。我想,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训练。

方法三:题目质疑法

从题目人手进行质疑,以问串联,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如:《蜜蜂》一课,

1题目处质疑:为什么做试验?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将答案连接起来,通过重组语言,完成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其实,在题目处进行质疑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预测。如果长此以往地进行训练,使学生形成了习惯,学生会受益终身的。

方法四:词语分组牵引法

有些课文以变化为线索,面对这一类文章,我们可以采取此法。如:《可贵的沉默》一课,插图与课文的叙述相映,共同构筑起来两种课堂氛围。插图一为孩子们沉浸在爱的回忆之中的兴奋场面;插图二为学生意识到自己“犯了错”的沉默场面。

一位教师依据课文本身的特点,巧妙地以词语暗示,实现了整体把握。

(一)认读两组词语:

第一组:异口同声神气十足左顾右盼

迅速兴奋

第二组:霎时安静沉静寂然无声躲闪的目光

与课文联系,与插图联系,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描述的是同学们兴奋的场面;第二组描述的是沉默的场面。

课文先写了兴奋的场面,又写了沉默的场面。同学们的表现是有变化的。)

(二)随孩子们的发现,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教师没有把词语孤立出示,而是进行了集中重组与“打包”,形成了板块。学生在词语的暗示下,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资源——插图,这与文章相映衬的情境,使得词语更加立体,巧妙地完成了对课文结构的梳理,实现了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方法五:顺“藤”摸瓜法

这里的“藤”是指从课题入手,分解之,感悟之,进而理清文路。

如《触摸春天》一课,

1引导学生先感知课题中的“春天”,再感知“触摸”。

2引导学生读课文,发现:课文第二自然段描

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第三至六自然段讲述了盲童安静触摸春天时的情景;第七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启示和感受。

3,默读课文,说说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触摸春天》一课,由于散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和本篇文章语言的特点,要实现与安静与作者心心相印比较困难,如果再没有对文章脉络的把握,真正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了。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更有坡度,更有层次性了。

方法六:过渡句提取法

过渡句在课文中往往很受重视,它承上启下的作用,让课文结构更严丝合缝,让读者更清晰明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这些重要的“资源”,进行有效训练。

《赵州桥》一课是中年级教材中典型的一课,实录一位教师的教学:

师: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老师最喜欢,注意,是最喜欢的一句话。可不是一般般的话。(生自由找)师:(边巡视边自言自语)你想啊,老师喜欢的句子:一、这个句子要非常的重要;二、要非常地严谨;三、一定对同学们的写作文、读书、说话有很大地帮助。这样的句子老师才喜欢。只有一句。(生纷纷地找)师:请你们读那句话。

生:(读课文)“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那么多的句子不喜欢,专门喜欢这一句,为什么?

生:我想应该是这座赵州桥经过了这么长历史还这么美丽,这样美观,所以您才喜欢。

生:概括地说明了赵州桥。……

师:现在我想给大家讲一点知识:听清楚,我为什么喜欢“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呢?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出了两点理由,现在我说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句子,咱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过渡句”。拿出笔来,就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上这三个字。(师生同写“过渡句”)

师:“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有两个:1,概括了上面一部分内容;2,还能够引起下面的内容(而且美观)。一句话能起两个作用,概括上面的引起下面的,简单地说这叫做承上启下。这样的句子妙不妙?那么,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了过渡句的知识,而且,顺势渗透了提取过渡句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七:置后法

有时对一些特点不十分突出,学生把握起来需要一番周折的课文。我们不要追求一步到位,而是放在细读文本之后,再来总结。给学生一个充分的领悟过程。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此项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可以先引着学生细读文本,之后,再整体把握,进行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保护了信心,也暗示着方法。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